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解决我国海上低渗油田一直面临的酸化注入压力过高的问题,引进了爆燃压裂酸化或称爆燃诱导酸化的技术并在陆丰油田首先运用,其特点是利用爆燃压裂预处理地层从而提升酸液注入能力。针对陆丰13-1油田低渗层的爆燃压裂酸化施工研发了一种专门处理爆燃压裂产生裂缝的高效酸,其基础酸液由盐酸、多元酸、有机弱酸构成,加入了缓蚀剂、防膨剂、表面活性剂、防垢剂和抗氧化剂。实验评价表明该酸液成品对陆丰13-1油田低渗层的岩粉溶蚀率约为26.5%,对N80标准钢片腐蚀速率为1.242 g/m~2·h,具有溶蚀能力强、防膨、缓蚀性能优越的特点,为陆丰油田低渗层的爆燃压裂酸化施工提供了一种可选酸液。  相似文献   

2.
针对塔河油田油藏埋藏深、厚度大、地温高、低渗透、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以不同浓度的盐酸进行酸化实验,实验表明,20%盐酸酸化效果最好。通过实验筛选2%HD-1为缓蚀剂,2.0%H-1为粘土防膨剂,0.4%BM-5为防乳降粘剂,0.5%CF25B为助排添加剂。确定的酸液配方酸液清澈透明,表面张力小,对铁的腐蚀速度低,防膨效果明显,与原油不乳化,结合液氮气举助排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产气泡沫酸酸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低渗透油田重复酸化油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和能量不足,造成酸液在地层中指进严重、返排速度慢、酸化效果差等现象,提出了自产气泡沫酸酸化技术。通过研制的自产气剂和DXQ-1高温起泡助排剂,实现自产气泡沫酸化。室内评价得出,自产气剂在酸液中或温度高于57℃时即可产生CO2气体,发气量大。DXQ-1高温起泡助排剂初期起泡速度快,稳泡能力强,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耐温性。自产气剂在井下生成泡沫,利用泡沫产生的贾敏效应,封堵地层中的大孔道,使后续酸液转向,提高了酸液与地层的作用效率;产生的气体和起泡剂具有高表面活性,大大提高了返排效果。在新民采油厂油井用该体系酸化,注入压力明显提高,返排速度快,增油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4.
胜利海上油田酸化油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化油形成的乳状液体系稳定性好,采用在用破乳剂和加热沉降等常规处理方法对酸化油破乳脱水无明显作用。导致酸化油处理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乳状液体系的pH值、酸化淤渣,以及酸化液中的盐酸、助排剂、防膨剂和缓蚀剂。针对酸化油破乳脱水问题,在地面集输系统中采取的处理措施主要为调整乳状液体系的pH值和控制酸化淤渣的生成。酸化处理剂可选取碳酸钠作为酸化油的碱化剂,加注量依据乳状液体系的pH值调至6~8范围内为原则,可选取TS—90破乳剂作为酸化油的破乳剂,加入浓度宜控制在200 mg/L左右。  相似文献   

5.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酸化后速敏增强、易出砂等问题,研制出了一种以聚醚胺、季铵化试剂、AMDMDAAC共聚物等为原料,具备抑砂、防膨、缩膨功能的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通过室内实验,对所研制的新型双季铵盐抑砂防膨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作用机理探讨,结果表明该新型抑砂防膨剂与酸液配伍性良好,其抑砂、抗冲刷、防膨、缩膨等性能明显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可作为酸化添加剂在疏松砂岩酸化解堵作业中使用,也可单独作为抑砂防膨剂在油井转注、水井试注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油田酸化用助排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研公司在酸化施工过程中,油井出现的乏酸返排的问题,通过总结现阶段国内外解决酸液返排的方法,即向酸液中加入助排剂来提高乏酸返排效率。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主要应用的5大类酸液助排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能,讨论了未来助排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型助排剂产品与配套返排工艺相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双赢,为国内酸化施工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酸化淤渣的生成、防止和清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际江  赵福麟 《油田化学》2000,17(4):378-382
酸化淤渣的生成是影响酸化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酸化淤渣的影响因素、酸化淤渣的生成机理以及酸化淤的防止和清除。酸化淤渣是原胶体分散体系的动力稳定性、电力稳定性和空间稳定性被破坏后胶质沥 从油相中析出形成的,因此原油物性和酸液构成(如酸浓度、酸液类型和酸液中Fe^3 等)是影响酸化淤渣的两个主要因素。根据对Fe^3 和H^ 不同响应,酸化淤渣分为酸致淤渣和铁致淤渣。可用表面活性剂控制酸致淤渣的产生,用铁离子控制剂防止铁致淤渣的产生。通过机械的方法、超声波法、溶剂法可消除酸化淤渣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田酸化用粘土防膨剂种类,然后析了其作用与原理,最后结合实际阐述了油田酸化用粘土防膨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表外储油层酸化防膨剂的评价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采用不同防膨试验方法评价不同类型粘土防膨剂,并以回归曲线和价值工程分析防膨效果。由分子结构理论提出分子保护膜的防膨机理新观点,论述了酸液中添加具有多种功能的非离子型防膨剂QC—1可提高表外储层酸化与排酸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西油田低渗油藏强水敏性伤害储层,油井转注水初期,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注不进的实际问题,基于黏土矿物的防膨原理和现场防膨经验,为了提高XH-F3防膨剂的防膨效果,采用乙醇与注入水混配,其防膨率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了油田指标要求。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防膨技术,岩心破碎率低、腐蚀率低,配伍性好。现场实验表明,注入该防膨型醇水配制的酸液,酸化后注入压力大大下降,注水量增加3~5倍,达到了防止黏土矿物膨胀、实现近井地带酸化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樊家油田的酸化效果,针对樊家油田的储层特征,对油田应用的酸液及各种添加剂进行了实验和筛选评价,从而优选出适合该油田的酸液和添加剂,并对二者之间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液添加剂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酸化作业中使用的一些主要添加剂如增稠剂、缓蚀剂、酸缓速剂、铁稳定剂、粘土稳定剂及降滤失剂、酸液助排剂等产品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指出许多酸化液添加剂都在朝着耐温、抗盐、无地层损害的方向发展,提高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满足高温油藏和深井酸化作业残酸返排的需要,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复配研究,得到了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其性能评价结果表明,HC2—1具有使用浓度低、表面活性高的特点,在20%的HCI溶液中,当其浓度为50mg/L时,表面张力为20.7mN/m;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在180℃下恒温48h,HC2—1仍保持较高的表面活性;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加有HC2—1的20%HCl溶液和CaCO3反应至HCl完全消耗,整个反应过程体系无新相生成且表面张力基本不变;可增大酸液体系的润湿角,进一步降低毛细管阻力,使酸液返排率由46%提高到97%,在促进酸液返排的同时与原油不发生乳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渤南油田低渗高温欠注井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具有的潜在损害(粘土矿物、低孔低渗)、不适当酸化和重复酸化对储层的潜在损害、地层流体的潜在损害、储层敏感性损害因素及油层保护、以往增产措施等可能对低渗储层造成的损害进行了研究,得出相关结论,为渤南油田欠注井采取酸化增注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华北油田砂岩油藏具有低孔低渗、敏感性矿物含量高、储层温度高的特征。为了解决常规酸液体系存在与储层反应速度快、有效穿透距离短、二次沉淀显著等问题,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新型络合酸体系的分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包括络合酸的核磁共振碳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缓速性能、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缓蚀性能以及从岩心流动实验和润湿性测定两方面表征酸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络合酸体系的酸岩反应速度低于常规土酸体系酸岩反应速度的40%;对Ca2+、Fe3+、Mg2+金属离子的螯合值分别是272 mg/g、455 mg/g、167 mg/g;对钢片的腐蚀速率是2.873 g/(m2·h),远远低于行业一级标准(10~20 g/(m2·h));地层岩心酸液流动实验渗透率增加倍数大于2;酸化后岩心的润湿性均偏水湿。研究一种具有缓速、抑垢、深穿透的新型络合酸体系,对于华北油田砂岩油藏低渗透储层的酸化增产,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庆油田低渗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姬塬长2油藏具有低渗及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等特点,在该油藏酸化液体系已确定的基础上,筛选了适合该油藏的酸化液添加剂,并评价了各添加剂在酸化过程中的作用。选择氯化铵为防膨剂,醋酸和柠檬为铁离子稳定剂,XP为缓蚀剂,CF-5B为助排剂,BE-2为破乳剂,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液添加剂、酸化液体系及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本研究为同类低渗透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子长油田长2油层从1997年大规模开发以来,主要依靠自然能量开采,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地层压力逐步下降,近井地带结垢严重,出现卡泵甚至停产,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在对该区储层矿物成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酸液体系进行筛选优化,采用10%盐酸+2%冰醋酸+3%氟硼酸+2%氢氟酸+1%缓蚀剂+1%活性剂+1%助排剂+2%黏土稳定剂+1%铁离子稳定剂+1.5%防膨剂+1%清蜡剂配方,试验效果较好。在子长油田余家坪等区块88口井的现场试验中,酸化解堵有效率在75%以上,平均单井增油39.6t,有效期半年左右。该措施工艺技术简单,成本低,见效快,成为近年来长2油层挖潜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热化学复合酸化解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稠油油藏进行常规酸化解堵易造成二次伤害,且残酸返排较难。以江苏油田W5块稠油为对象,开展了热化学复合酸化解堵技术研究,即优选合适的酸液配方,采用酸液溶蚀部分岩心及有机堵塞物,提高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同时在酸液中加入A剂,在后置液中加入B剂,分段注入后让其在地层中发生热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利用热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和气体,对地层有效升温,溶解有机物,降低原油粘度,促进残酸返排。优选出的多功能添加剂KB—28在降低表面张力和缓蚀性船上的作用较为明显,但抗酸渣的性能不强,因此在酸液中使用了抗酸渣剂KS—96。  相似文献   

19.
刘先勇 《钻采工艺》2012,35(1):89-92,14
利津油田利912块白云岩储层属薄层裂缝型层状油藏,油藏埋藏深、压力高、非均质性强,针对这一特点,采用"稠化酸酸压+裂缝闭合酸化工艺"对其进行开发。通过盐酸酸化试验确定20%盐酸作为基础酸液,通过试验筛选1.5%的EL-10为缓蚀剂,2%的EL-4和KCY-03为黏土稳定剂,0.5%的EL-19为破乳剂,0.5%的EL-11为助排添加剂,5%的EL-22为稠化降阻剂。确定的降阻稠化酸和闭合酸在常温下和95℃下配伍性良好,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低、降阻性能良好、防膨效果明显,能够适应利912区块白云岩油藏的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要求酸液具有耐高温、延缓反应速率和降低滤失速率的性能,为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长效酸液体系。通过优选聚合物、破胶剂和助排剂,筛选出一种新型长效酸液体系配方:20%HCl+0.9%聚合物A+2.5%缓蚀剂H+1.0%助排剂C+1.0%破乳剂Q。评价结果表明,该长效酸液体系耐温耐剪切性能好,腐蚀速度低,缓速性能及助排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