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编毛圈织物可根据其产品的稳定性、花型结构和其他特性的要求,用两梳、三梳或四梳进行编织。两梳织物耗用纱线最少,且能方便而经济地以高速编织,然而由于只有一把梳栉被用作地组织结构,这种织物的结构稳定性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Heinrich Ruff 公司就一种新的双面绒及其编织方法申请了专利。织物由地纱13和毛圈纱11组成。地纱13编织2×1罗纹横列,毛圈纱11仅在织物的一面形成毛圈,所形成的毛圈始终在织物反面由毛圈纱11和一根添加纱12共同组成的两个线圈之间,其中纱线12编织平针线圈。为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国际针织》1986年十月刊介绍,民主德国已在其生产的Mark Ⅰ型Liropol缝编机的基础上新研制成功14121型Liropol沉降片毛圈针织机(Sinker pile machine),可用于编织双面毛圈织物。 14121型Liropol沉降片毛圈针织机实质上仍是一种缝编机。机中装置九只经轴,用于喂给纬纱及毛圈(毛绒)纱,另有三只经轴用于喂给缝编纱。缝编纱将毛圈握持在所需部位。因此该机也可编织单面毛圈织物。此外,还可通过排列经轴的纱使织物上形成直条花纹。编织出的织物毛圈高度均匀,由于毛圈纱从毛圈沉降片上牵拉过,其毛圈密  相似文献   

4.
在小直径针织机上编织毛圈织物时,通常由成圈沉降片形成底组织,而由毛圈沉降片形成毛圈。由于成圈沉降片只能用来形成底组织,这样会造成毛圈变形、稀松,使得毛圈不清晰,就象疵点一样出现在织物的两面。当使用延伸性差的纱线如棉纱来编织毛圈织物时,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从毛圈的形成过程来看,毛圈疵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松散的毛圈被织针的针  相似文献   

5.
一、在经编机和拉歇尔机上生产毛圈织物(一)编织原理在经编机和拉歇尔机上,针装在平型针床上,因此整个幅度的织物一道编织。图1表示编织原理。一般用下列方法之一形成毛圈。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编毛绒织物,特别是经编毛巾布、天鹅绒织物、仿麂皮织物正在继续增长。这类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应通过针织和染整部门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 近年来经编机生产的毛圈毛巾结构(terry towel structure)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特别是在西德,已用经编毛圈毛巾结构生产床单、厨房和盥洗室的(窗)帘布以及家穿便服等。此种毛圈毛巾结构是在专用的特里料经编机上编织的,编织的织物可以是单面毛圈或双面毛圈。此种机器具有多  相似文献   

7.
西德纳伊拉里巴公司以经编机种类齐全而著名。最近发明了一种毛圈附加装置,应用在Copcentra型二梳和三梳经编机上。目前,三梳型的仅能用两把梳栉编织地组织,毛圈高度可通过升降毛圈沉降片床在3~7mm范围内无级调节。新装置被种种的专利所披露。  相似文献   

8.
单面机编织的两面毛圈织物在外观和性能上都与机织的毛圈织物相似,但因弹性好,穿着更为舒适。正反面的毛圈线圈是与布地线圈结合在一起的,能紧固在织物上,因此不会发生钩丝和线圈抻长现象。这种产品的用途很广,可做海滨服、童装、毛巾、床单、家具布等。文中就织物设计、原料选择、染整方法、编织技术等方面一一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9.
提花毛圈织物普通的编织方法是按设计要求,配置毛圈形成元件。所以,在圆型针织机上有一组握持沉降片,它是形成毛圈的主要元件。而在编织罗纹的具有针筒和针盘圆型针织机上,形成毛圈的毛圈针或舌针排  相似文献   

10.
当毛圈织物受到常规的剪毛整理时,剪毛损耗量达原织物重量的20%。由于原料价格昂贵,因而大大增加了剪毛织物的价格。文章提及的另外一个要素是为了常规的剪毛整理,编织毛圈织物时需要使用2.8mm高度的毛圈沉降片。而通常采用的毛绒织物的毛圈线圈长度不应超过2mm。这就意  相似文献   

11.
在双针床经编机上编织毛圈织物时,一般是在一个针床上装普通织针,在另一个针床上装无钩针,依靠两个针床的协同工作进行编织。但双针床经编机的机构复杂,调试比较麻烦。在单针床经编机上编织毛圈织物  相似文献   

12.
问与答     
问:国产Z 303双梳栉经编机能否编织毛巾织物? 答:最初的细针距经编起毛圈织物就是在双梳栉特里科经编机上编织的。较典型的方法有二类:1.脱圈法;2.超喂法。脱圈法是利用一个横列每根针上垫纱,另一横列部分针不垫纱,脱套后形成毛圈。最简单的是两把梳栉1隔1穿经纱编织的经编毛圈(毛巾)织物。但脱圈法编织的底组织疏松不宜做衣料,只作某些工业用。至于超喂法又常分前梳栉超喂和后梳栉超喂二种。编织超喂法毛圈织物时,关键问题是超喂的那把梳栉的经纱张力调节问题。在垫纱、成圈时,超喂梳栉经纱张力只有处于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经编毛巾织物的编织原理和设计方法,以毛圈建模数据分析和毛圈形态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重点提出了一种经编毛巾织物仿真的新方法——毛圈模型填充法。通过研究单个毛圈建模数据中各要素与组织结构、原料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想状态下的基础毛圈模型,接着分析了影响毛圈实际形态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生成形态各异的仿真用毛圈模型以及毛圈模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最后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经编毛巾织物的仿真。  相似文献   

14.
谈兆奎 《纺织学报》1990,11(2):22-24,45
本文阐述在小口径单针筒圆纬机上编织双面毛圈的工艺过程,设计了新的沉降片和走针轨迹,提出用二次弯纱一次成圈编织双面毛圈的新工艺,并成功地制成了样机和编出了质量较好的双面毛圈织物。  相似文献   

15.
一、单面毛圈织物的编织技术不管编织的方法如何,也就是说,单面乔赛针织机也好,还是针筒针盘式的针织机也好,都采用同一编织原理。形成毛圈线圈的每一路上都有两根纱,一根纱是毛圈纱,另一根纱是地纱。它们通过共同的导纱器按添纱的关系喂入到织针里,有时,地纱和毛圈纱也可分开用各自的导纱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常规挡风层面料厚重、不透气等问题,开发了一款新型挡风层面料。介绍了采用毛圈组织,分别以111.0dtex涤纶网络丝为毛圈纱,83.3tex涤纶网络丝和77.8tex的氨纶为地纱,在24针/25.4mm的单面毛圈机上编织该挡风层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经过与对照织物进行比较得出:该面料具有丰满的双面绒效果,织物厚度小、透风性小、保暖性好,具有良好的挡风性能和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MCPE2.4型电脑提花毛圈机上开发单面浮线提花织物的工艺,包括花型编织图、意匠图及织物实物图等。重点描述了第一横列的预成圈原理,并指出了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郭晨  蒋高明 《纺织学报》2014,35(4):142-0
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毛圈织物,本文利用二维矩阵对这类织物结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包括花型意匠图以及花型编织图,并讨论了其意匠信息向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依据上述模型和理论,借助Visual C++开发环境,自主研发了一款专业纬编提花毛圈织物CAD系统,文中详细说明了实际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随着对其数学模型的不断优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类织物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经编织物的基础上编织的毛圈针织品是受人喜爱的。这类针织物在特里科、拉舍尔经编机和某些专用设备,例如利罗波尔缝编机或克拉夫特马蒂克缝编机的缝编装置上均可编织。高度一致、间隔均匀的毛圈,可以利用地纱一隔一行成圈,在地纱不垫纱的针上使毛绒纱一隔一横列编织和脱圈而形成。在利巴公司的毛圈机上将线圈拉过毛圈  相似文献   

20.
Karl Mayer公司的KS4F BZ型经编机可编织单面长毛绒或双面长毛绒织物。若编织一面是毛圈、另一面起绒的织物,就要对其中一面进行割绒。这样,要使其中一面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