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G吸附分离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溶液中低浓度的乙酸.通过静态实验,研究溶液中DMAC的质量分数对吸附结果的影响,分析D301G树脂对乙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DMAC的存在降低了D301G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但D301G树脂对于低浓度的乙酸仍具有良好的吸附与再生性能.D301G树脂对乙酸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吸附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变、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均小于0.说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放热、熵减小的过程.对吸附过程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D301G树脂对乙酸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生物传感器分离富集Pb~(2+)的性能,本文基于重金属离子富集与检测一体化量热式生物传感器,采用大孔D113树脂颗粒进行吸附实验研究。以吸附率为指标,考察了树脂用量、吸附交换时间、温度、Pb~(2+)质量浓度和pH值等不同工况对树脂分离富集铅离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113树脂对Pb~(2+)的吸附率随树脂用量和吸附交换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温度、pH值和Pb~(2+)质量浓度的增加均有利于吸附交换过程。在树脂用量为4g,吸附交换时间为60min,吸附温度为30℃和pH值为7.0的离子强度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优,实际测得D113树脂对茶叶中铅离子的吸附率达85%以上。说明D113树脂适用于铅离子检测目的生物传感器的分离富集处理过程,可作为重金属检测生物传感器的载体。该研究对提高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取发酵液中的乳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乳酸产品收率和纯度,实验筛选得到国产315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提取发酵液中乳酸,并研究其对乳酸、乙酸、丙酮酸及柠檬酸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动态吸附及洗脱效果.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315型树脂对乳酸等有机酸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特征参数n>1,属于优惠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液膜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符合Boyd 液膜扩散模型.动态吸附及洗脱实验结果表明,以15 BV/h、pH 188上柱吸附,再用1 BV/h的去离子水洗脱,可实现发酵液中乳酸的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增甘膦钙溶液进行脱钙处理,重点探讨了该树脂对Ca2+的等温和动力学吸附行为,研究了pH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及树脂的重复使用性,并对钙离子脱除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a2+的吸附不受溶液初始pH影响,在20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为52.87 mg/g,且经5次重复利用后,对Ca2+的回收率仍可维持在98.2%以上;该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另外,该树脂在处理实际增甘膦溶液时可实现钙离子的高效脱除;机理分析表明该树脂对Ca2+吸附以离子交换反应为主。这为复杂有机废液中钙的分离脱除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浓海水中溴的动力学行为,测定了吸附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考察了温度、溶液初始浓度、搅拌转速和pH值对树脂吸附溴的动力学实验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树脂对溴的最大吸附量为2.489 4 mg/mL;吸附过程的控速步骤主要为颗粒扩散控制;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8.98 kJ/mol,反应级数n=0.531 4;搅拌转速对该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pH值控制在3.0~3.5范围内有利于树脂对溴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大孔树脂LS-106对对叔丁基苯酚(4-TBP)的吸附性能。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了树脂对4-TBP的吸附性能,随着pH值降低,树脂平衡吸附量增加。在温度为303.15、313.15和323.15K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吸附平衡数据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4-TBP在LS-106型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过程属于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分别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LS-106大孔吸附树脂对4-TBP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对丙酮酸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法考察了pH值、温度、氯离子浓度的影响,从而得到了D315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洗脱丙酮酸的最佳参数:在pH=3和室温下,静态吸附150 min,可以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67.63mg/g,吸附后可以采用盐酸或氯化钠溶液洗脱丙酮酸;D315树脂对丙酮酸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该过程为放热过程,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
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镉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镉的主要动力学因素。通过实验找出了过程的限制环节,推算出交换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及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衣康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不同交换树脂对稀水溶液中衣康酸的吸附行为,D001强酸性树脂对衣康酸发酵进行预处理后,采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对预处理液中的衣康酸进行分离。通过静态交换实验,确定了D301树脂对衣康酸的静态交换度。通过动态交换实验,确定了交换流速为3mL/min,硫酸洗脱剂,以3倍于理论交换容量的氨水为再生剂的工艺过程,衣康酸的回收率较重结晶提高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0℃时木糖和木糖醇共存体系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得出两者等温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给出了两者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研究两者不同质量浓度混合样品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得出两者的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结果验证了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木糖醇结晶母液中木糖与木糖醇的相互分离行为,为木糖醇吸附分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羟基螯合树脂的结构特性,详细研究了多羟基螯合树脂对Fe3+、Co2+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等温吸附等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温度下,在HAC-NaAC体系中,树脂对两种离子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树脂对上述2种离子的交换动力学符合Boyd G.E.方程,即交换由液膜扩散控制,且树脂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上海汇脂树脂厂的3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D61和D001,研究了树脂对模拟氮肥厂废水(氨氮、Ca2+,Mg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15,120,70mg/L)中氨氮的Freundlich和Lagergren吸附等温式,在30~50min内树脂对氨氮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式,根据吸附等温模型,树脂结构特征和再生等评价方法筛选出用D61树脂去除该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效果较好;并研究了D61树脂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D61树脂对氨氮的吸附在初期快速反应阶段(前20min)既符合拟一级Lagergren反应动力学模型又符合拟二级Lagergren反应动力学模型,而整个过程理论分析采用拟二级Lagergren反应动力学模型较好,实际应用时采用拟一级Lagergren反应动力学模型速率较快,因而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特性,并对其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该吸附过程表现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为44.52kJ/mol,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吸附由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电镀废水中镍的去除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镍离子.首先对SI-2树脂的结构进行能谱分析和红外表征,然后探讨p H、初始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镍离子吸附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SI-2树脂对镍离子的等温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SI-2树脂是无机硅胶型树脂,交联反应发生在树脂中的羟基上;p H=5时吸附最佳,树脂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 000 mg/g;吸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为-24.21 k J/mol,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SI-2树脂对镍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活化能为1.532 k J/mol.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是整个吸附过程的主要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PAN浸渍树脂对锌(Ⅱ)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对Zn(Ⅱ)吸附的最佳pH为6.0;其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吻合,表明化学吸附过程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CH-90阳离子交换树脂对PTA模拟废水及工业废水中Co~(2+)、Mn~(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pH、CH-90树脂的质量浓度、接触时间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3.5、CH-90树脂的质量浓度为2.0g/L时,CH-90树脂对模拟废水中Co~(2+)、Mn~(2+)去除率达到最佳,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5.4、50.5mg/g,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描述。而在工业废水中,由于有机物的大量存在及pH的影响,最合适的CH-90树脂的质量浓度为24g/L。吸附后的树脂在强酸中脱附,能够重复再生15次以上,降低树脂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胺型腰果酚醛树脂对Cu2+、Pb2+与Cd2+的吸附-解吸行为,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溶液pH为5.5时树脂的吸附量最大,等温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热力学数据显示树脂的吸附以自发的吸热的化学吸附为主过程;动力学特征可用Lagergren准二级方程描述。采用0.1mol/L稀硝酸对吸附在树脂上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洗脱,解吸率可达95%以上,且降温有利于提高解吸速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树脂型号和硫化条件对离子交换分离钨钼的影响,探讨了微波场下除钼树脂脱硫再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除钼树脂经951MHZ微波诱导、碱性食盐水协同解吸,可基本恢复其吸附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Cu(Ⅱ)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H5—6时,树脂对Cu(Ⅱ)的吸附量较高;Cu(Ⅱ)在交联壳聚糖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吸附速率常数随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0.702kJ/mol.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聚苯乙烯进行氯甲基化处理,获得了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树脂,然后把吡啶固载到树脂上得到含吡啶型聚苯乙烯阴离子树脂。通过FT-IR和元素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树脂的结构并对其吸附碘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在中性水溶液中对碘的吸附能力比在酸性条件下强,碘在树脂中的吸附符合液膜扩散机理,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拟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