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移动群体感知中,移动终端集成了丰富的感知设备和通信端口且分布广泛,能够收集、共享各类感知数据.然而,由于移动设备在感知能力、通信端口、移动规律等方面存在异构性,这与要收集实时、精确且覆盖全面的感知信息之间存在矛盾.为了在异构群体中收集优质的感知信息,提出了一种带有任务拆分的感知任务迁移算法(简称STOTS算法).该方法感知信息质量在感知数据覆盖率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何欣  刘天须  丁爽  白琳 《计算机科学》2017,44(1):113-116
移动群智感知应用依赖于以人为主导的移动用户参与,用户的移动规律和用户所携带感知设备的剩余资源等都会制约其参与感知服务的能力,从而影响系统的感知质量。现有研究工作对服务节点的选取操作比较单一,因此有必要设计合理的节点优化选择机制,选择到达并覆盖目标区域的最优服务节点集,从而保证对目标区域的感知质量。针对服务节点的优化选取展开研究,基于人的移动特性,定义节点服务度量标准,并结合遗传算法设计服务节点优化选取算法,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服务节点优化选择机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可以有效选取最优服务节点集,达到提高混合群智网络感知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群智感知任务中区域全覆盖感知成本过高问题,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的移动群智感知任务分发(CS-TD)机制。首先提出了感知任务整体成本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参与感知任务的节点个数、节点的感知次数与数据上传次数;然后基于成本模型,分析感知节点的日常移动轨迹,结合压缩感知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节点轨迹的压缩感知采样方法;其次通过区域全覆盖最少节点(RCLN)算法,选出最佳节点集合,对节点进行任务分配,利用压缩感知技术恢复节点数据;最后在多次感知任务的迭代中对感知节点的可信程度进行评定,保证任务方案的最优性。对CS-TD分发模型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与已有的CrowdTasker算法相比,CS-TD算法平均成本降低了30%以上。CS-TD模型能有效降低感知节点的消耗,能在全覆盖感知任务中降低整体感知成本。  相似文献   

4.
基于负载感知的数据流动态负载均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梓杨  于炯  卞琛  王跃飞  鲁亮 《计算机应用》2017,37(10):2760-2766
针对大数据流式计算平台中存在节点间负载不均衡、节点性能评估不全面的问题,提出基于负载感知算法的动态负载均衡策略,并将算法应用于Flink数据流计算平台中。首先通过有向无环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节点的计算延迟时间作为评估节点性能的依据,并制定负载均衡策略;然后基于数据分块管理策略实现流式数据的节点间负载迁移技术,通过反馈实现全局和局部的负载调优;最后通过实验评估时空代价论证算法的可行性,并讨论重要参数对算法执行效果的影响。经实验验证算法通过优化流式计算任务的负载分配提高了任务的执行效率,与采用Flink平台现有的负载均衡策略相比,任务执行时间平均缩短6.51%。  相似文献   

5.
郗旻  齐勇  赵季中 《计算机工程》2008,34(3):124-126
在上下文感知服务器中,需要收集大量的上下文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必须通过服务器集群并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才能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该文提出基于预测负载进行自适应负载均衡的算法,采用支持向量机预测系统运行下一个阶段的负载量,结合当前系统各节点处理情况进行动态负载分配过程,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不进行任务的迁移以减少迁移所带来的系统消耗。通过比较表明,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器性能。  相似文献   

6.
王继良  黄丽嫦  唐晖 《软件学报》2016,27(S1):102-112
随着Android和iPhones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群智感知网络成为研究热点.人们携带这些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环境感知数据.人们的移动具有社会性,其移动轨迹难以预测,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数据收集算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多Sink群智感知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地点的感知数据收集方法.首先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以移动设备与Sink节点之间的距离、连接时间和相遇概率为性能指标,提出最优Sink的选择机制,确定感知数据的目标传输节点;受PeopleRank启发,提出基于地点的数据转发方法,以优化下一跳选择策略.最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感知数据的传输成功率,而且转发开销和延迟有了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群智感知中隐私泄露和多任务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辅助群智感知位置隐私保护(EALP)多任务分配机制。首先,考虑群感知任务具有地理相近特征,利用改进的模糊聚类(FCM)算法对任务位置进行聚类组合,改进聚类数目指标,提高多任务分配的合理性。接着,为了防止云平台和感知用户之间的共谋,在任务分配阶段,提出一种位置隐私保护协议,在感知用户、云服务器和边缘节点之间部署同态加密,云感知平台能够安全地计算感知用户的移动距离,而不知道感知用户的位置和任务聚类中心位置。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多任务分配优化方案,兼顾平台和感知用户两者利益,优化感知用户执行任务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所提机制在保护位置隐私的前提下提高了任务完成率,降低了系统的感知成本和用户移动成本。  相似文献   

8.
徐哲  李卓  陈昕 《计算机应用》2017,37(1):18-23
针对在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机会通信完成数据传输会消耗大量时间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枢节点的多任务分发(HTA)算法。该算法利用节点在移动网络中社交关系属性不同的特点,通过中枢节点选择算法将部分节点作为中枢节点,并将其用于协助任务请求节点分发任务。在任务请求节点与中枢节点相遇时,同时给中枢节点本身和它的从属节点分配任务,并由中枢节点负责向从属节点分发任务与回收任务结果。基于The ONE模拟器进行实验,与在线任务分配(NTA)算法相比,HTA算法时间成本平均降低了24.9%,同时任务完成率平均提高150%。实验结果表明,HTA算法能够提高任务的完成速度,降低时间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9.
谢兵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0):3014-3019
移动云计算可以通过应用任务的计算迁移降低执行延时和改善移动设备能效,但面对多云站点选择时,迁移决策是NP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能效计算迁移算法。为了实现截止期限和预算约束下执行时间与代价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将优化过程分解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用户对时间与代价参数的偏好,设计一种CTTPO算法对应用进行分割,生成迁移模块(云端站点执行)和非迁移模块(移动设备执行);然后为了实现云端多站点间的迁移模块调度,设计一种基于教与学最优化方法的MTS算法,进而产生效率最优的应用调度解;最后设计一种基于动态电压缩放方法的ESM算法,通过多站点的性能缩放进一步降低应用执行能耗。通过两种随机应用结构图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在执行效率、执行代价以及执行能耗上要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普适网格中移动设备在迁移过程中出现的任务执行的不连续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网格环境中普适设备的迁移策略,实现了移动设备在所提交的网格任务不中止执行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当前的环境自动进行迁移。其中触发切换算法和目标选择算法使得普适设备在迁移过程中能够主动地选择有效的资源进行切换,任务的无缝迁移算法则达到了在迁移过程中普适设备提交的网格任务能够不间断执行的要求,并且通过理论与实验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