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江南建筑"是在功能上满足现代需求、在形式上立足于传统江南民居要素的传承,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江南建筑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展现传统建筑风貌的新建筑形式,而新江南建筑外观设计中的要素即为江南传统民居中反映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的特征形式要素。文章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新江南建筑外观设计的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将这些要素在新江南建筑外观设计的运用中反映建筑传统风貌的作用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对今后的乡镇建筑设计实践以及江南地区的传统风貌塑造进行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今"仿古浪潮"和"嫁接风格"的泛滥,显示出建筑风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缺失,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风貌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双重考验,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风貌管控。本次研究借助西安大明宫周边街区的风貌研究,探索历史文化风貌现代公共建筑的风貌控制策略。分析历史风貌基因,结合现代公共建筑的空间需求,总结历史建筑元素与现代公共建筑结合的4种方式,提出建筑风貌分区的"二八原则"策略、风貌结构的"系统控制"策略、建筑立面的"三段控制"策略,以及地标街区的"黑白清单"策略,并为各街区制订建筑风貌图则,对建筑的尺度、高度、色彩、材质、界面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通过以上策略,以期实现兼具传承性与创新性,既能体现地域特征,又能适应全球化下城市功能需求的"旧貌新颜"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3.
城市历史建筑和空间环境是人类 宝贵的财富,建筑创作必须处理好新建筑与 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对历史环境的破 坏。潼南大佛寺作为巴蜀摩崖佛寺的重要一 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本文 从潼南大佛寺古朴素雅的人文环境出发,依 托潼南大佛寺西广场建筑及景观设计项目, 结合潼南大佛寺的保护规划,综合运用规划 学、历史建筑保护、建筑设计、景观学等方面 的知识,对大佛寺古朴素雅的历史人文景观 进行发掘与提炼,探讨建筑创作与大佛寺历 史建成环境在风格风貌上的协调处理手法, 并阐述现代建筑技术表现传统建筑风貌的 特殊处理方式,塑造契合潼南大佛寺人文特 色的西广场建筑与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少飞  范林 《工业建筑》2014,(2):166-170
青岛城市风貌保护区的建筑设计,需要从城市发展历史、城市风貌特色、具体城市区域和建设地段现状入手。从对若干相关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分析与总结看来,建筑规划设计应遵从与城市风貌保护区协调的原则,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对周边保护建筑进行复制和模仿,而应在建筑体量、比例和尺度、形式和风格以及材料和细部方面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同时又能自然地表达新建建筑应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青岛城市风貌保护区的建筑设计,需要从城市发展历史、城市风貌特色、具体城市区域和建设地段现状入手。从对若干相关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分析与总结看来,建筑规划设计应遵从与城市风貌保护区协调的原则,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对周边保护建筑进行复制和模仿,而应在建筑体量、比例和尺度、形式和风格以及材料和细部方面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同时又能自然地表达新建建筑应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袁铮 《华中建筑》2006,24(8):52-54
新的单体建筑设计应当服从校园的整体规划,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尊重自然、继承历史,在满足自身的实用功能的同时又能融入整体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使新建的单体建筑既反映建筑内部的和谐,又要兼顾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和谐,新老建筑统一于校园的整体。该文试图通过对武汉大学教工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分析。阐述在大学校园设计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历史建筑以及校园整体风貌和谐与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黎懿贤 《城市建筑》2023,(10):50-53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保留着不同的空间特征。如何推进片区整体建筑风貌改造,以及对片区建筑进行置入、保护及修缮,是街区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难题。在符合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的城市设计背景下,文章探究了将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与改造过程中的必要性,提出把握片区建筑设计的整体方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并针对不同风貌的建筑提出不同的设计与改造路径:新建建筑置入、建筑单体改造、建筑群落整合、建筑功能置换。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ATR绿环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历史与现代性建筑是为满足某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的需求,利用当时的材料和技术而建造的。建筑历史就是人类如何建造的历史。满足现代人需求,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而建造的建筑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现代性。这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与建造方式有关,却与建造时间不必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在上海某个住区里曾受追捧的"欧式住宅"也是现代的,它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薛林平  石玉 《华中建筑》2012,(3):163-169
火车站作为近代中国新出现的重要建筑类型,因其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中西合璧、不拘一格的建筑风貌。这些火车站往往设计优秀、价值颇高,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主义的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该文以天津静海站为例,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史料和现场调查,梳理其由规划到建设的建筑设计过程;其次,列举大量同期德国本土建筑及山东德式建筑实例对比归纳其建筑设计语言,试图其探索风格背后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性较高的应用学科,其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外形上,同时也体现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体现的是我国建筑学发展历程,近代建筑理念对建筑设计中文脉的表达越来越浓厚,通过对古建筑设计中文脉思想的探究,可完善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及传承方式,同时加强建筑设计领域对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历史、建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对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及历史价值做出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初探古建筑设计中"天人合一"的文脉思想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从事建筑设计二十余年来,对建筑创作的认识一直是惑解交织的:如"历史或传统的文化价值对现在还有哪些影响"、"如何使建筑成为环境(城市或自然)的一部分"等。通过创作研究及实践,感触最深的是看到当代各种建筑文化思潮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在这里建筑艺术更多地表现为象征性、抽象性、隐喻性和建筑立面(表皮)的独立性特征;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也会随之相应改变,并且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就使得研究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回顾历史,我们知道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社会历程,审视当下,我们清楚处理好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关系决定了现代建筑的理想未来。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7,(9)
建筑设计思维历经衍变和发展的过程,仅停留于技术层面的建筑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艺术感与技术性兼并统一是新时代对建筑设计提出的新要求。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性是实现这一"新要求"的关键;是促进人类建筑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创造性的将实用性于观赏性凝聚为一身;如何构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构思模式进行讨论与分析,希望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量与质的统一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杭州富阳东梓关村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有部分"文革"时期建造的建筑经过重新设计,改造为符合古村风貌的民宿.文章从东梓关"梓缘"民宿经营使用的角度出发,探讨民宿建筑设计、改造建设和后期使用等序列化问题.该项目的设计,是先解决民宿不同功能的应用需求,再来谈该类型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技术问题,是以打造未来建筑的应用而给建筑设计提供指导方向,从而作为以后的设计目标,同时解决原老结构建筑、老功能建筑改造为现代结构及新功能建筑的问题.通过对梓缘民宿的精心设计,并介入到实际运营中,较好地满足了建筑的各项功能要求,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后建筑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14.
徐晨起 《建筑》2020,(6):68-70
建筑设计事业繁荣发展的进程中,一些问题不容小觑。历史建筑与地域建筑得不到科学的改造和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缺乏文化传承、地域特征、民族品格的国际化建筑、趋同化设计,这些建筑生硬的坐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中,冲击着城市的肌理。当代设计师有责任做出理性的探求,以求得一条历史建筑科学改造与现代城市地域建筑的拓垦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文化建筑是指在相应的历史年代,并且具有纪念性的建筑。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建筑可以共存。可以将历史文化建筑作为展览性建筑,形成文化景区,也可以从历史文化建筑中汲取相应的建筑元素应用到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顾大庆:"福田经验"及其反思Gu Daqing:The Futian Experience and Related Reflections顾大庆,"8+1建筑联展"策展委员会联合主席,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中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与当代问题,以及香港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新艺术”运动引领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是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现代建筑则是对于失去批判和反思能力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击,并试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找到现代建筑新的发展方向。虽然二者产生的时间、背景、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精神的突破和思想的革新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现代建筑的这两次飞跃推动了建筑设计不断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艺术”运动与后现代建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特征对于当代建筑设计都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南街地段建筑设计方案为例,从历史空间、城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历史风貌区建筑更新的设计出发点和设计要义。新建筑在建筑尺度与规模上形成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生活主轴的有机对话与和谐过渡,体现福州民居与现代建筑杂糅的建筑空间和形态。  相似文献   

19.
城市凝聚了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积淀,城市的魅力来源于历史、超越于历史.历史的积淀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肩负的责任。而如今,城市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甚至也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在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自己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传承。现代城市正一步步地吞噬着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宅院、居住群落渐渐地被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和地段,我们的城市正渐渐地失去她独有的记忆与个性……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这点,以个人、团队的力量,身体力行、奋勇创作,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探索着如何走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之路。基于此背景,“2012城市建筑文化论坛·上海”(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60周年庆学术论坛)于5月15号在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0.
董迎春 《华中建筑》2006,24(11):18-20
该文通过大理农业学校学生食堂和多功能厅综合体建筑设计万案的设计过程,着重探讨了在建设控制地带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现代建筑功能与传统建筑风貌的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