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磊  唐斌  房梦旭 《电讯技术》2021,61(10):1297-1301
针对射频识别搜索树防碰撞算法中通信数据量大、识别时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少通信复杂度的防碰撞算法.在标签中引入前缀长度寄存器和响应标志寄存器,在阅读器堆栈区存储前缀个数信息,阅读器通过发送前缀长度信息,对标签进行分类搜索,阅读器和标签不再发送对方已经识别的序列号,有效减少了通信数据量.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二叉树搜索防碰撞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明显减少系统通信复杂度,提高标签的搜索速率.  相似文献   

2.
付钰  钱志鸿  程超  刘晓慧 《通信学报》2016,37(1):123-129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机制的位仲裁查询树(GBAQT, bit arbitration query tree based on grouping mechanism)算法。该算法根据标签ID自身特征分组,采用3位仲裁位来取代传统1位仲裁识别标签的方式,通过碰撞位信息得到传输数据,从而能避免一些空闲时隙。算法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GBAQT防碰撞算法具有较少的总时隙数,系统效率和时隙利用率也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3.
RFID即射频识别:自动辨别出某一射频信号,辨别目标对象,获取给定数值。常规情形下,这类体系整合了阅读器、常用电子标签。阅读器发送拟定好的广播,接纳标签信息;收到指令以后,标识再被传递至固有的阅读器。数值在传递时,含有上下路径的传递。伴随技术进展,运用范畴正被拓展。若选出来的区段含有双重的标签,在同一时点都去发送标识,就会彼此碰撞。跳跃式流程内的动态搜索,创设了防撞击这类的新颖算法,提升运算成效。  相似文献   

4.
杨顺  马骏 《激光杂志》2014,(9):114-115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经常出现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传递信息,进而相互干扰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的碰撞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判别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碰撞距离的概念,通过对碰撞距离的判别来确定搜索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比其他几种算法有所提高,传送数据量降低了很多。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传输数据量,提高识别速率。  相似文献   

5.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当下最重要的科技之一,以其广泛的应用性将有越来越大的发展前景,RFID技术也由于其非接触的特性,遇到了多目标识别过程中的信息碰撞问题。现对Aloha类防碰撞算法、二进制树防碰撞算法以及改进算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跳跃式二进制树形搜索防碰撞算法.通过设置LIFO栈,充分利用碰撞节点信息使其能快速、有效地识别RFID标签.通过对其分析,该算法的执行效率能够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7.
张韩飞 《电子世界》2014,(12):374-374
射频识别技术作为自动识别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针对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碰撞问题,论文介绍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的防碰撞算法。  相似文献   

8.
田晶 《信息通信》2014,(2):50-51
RFID作为物联网的感知与识别技术处于体系结构中的感知层,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由于RFID技术在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储标签数据碰撞问题,造成了读写器数据读取的不可靠和不正确,导致RFID防碰撞算法成为系统开发的核心问题。经过实验得出结论,基于二进制树的防碰撞算法是常用的解决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菊  陈伟  莫磊 《电视技术》2018,(6):54-57
在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时隙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双时隙动态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利用阅读器堆栈形成进一步搜索命令;响应标签分为两个子集,并分别在两个时隙发送数据信息,一次搜索最多可识别4个标签.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减少了搜索次数和识别时间,提高了RFID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动态自适应搜索矩阵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动态自适应搜索矩阵防碰撞算法。新算法利用曼彻斯特编码可以准确识别碰撞位的特性获得碰撞信息,通过一定的规则构造搜索矩阵,能够逐段式搜索,并引入碰撞前缀查询机制获得准确的发送前缀,使搜索矩阵动态可变,同时使用碰撞堆栈自适应地调整搜索路径,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避免了空闲时隙的产生,加快了标签的识别过程。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新算法克服了传统的基于二叉树搜索的防碰撞算法的缺点,提高了搜索效率和系统吞吐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王雪  钱志鸿  刘晓慧  程超 《通信学报》2015,36(7):129-137
将整棵大查询树分为若干分支,在每一个分支内进行标签识别,减少碰撞发生的概率。算法分为前缀确定和分支查询2个阶段,在前缀确定阶段读取所有标签前缀,每个前缀代表一个分支,依次遍历每一分支;查询过程采用后退式搜索策略和动态搜索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够从查询次数、时延、吞吐率多方面改善RFID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秦连芃  王喆 《电子测试》2012,(11):27-3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RFID显得愈为重要。标签碰撞的应用在RFID系统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RFID防碰撞算法是RFID系统中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决定了RFID系统可以识别多个标签的能力。目前防碰撞算法在时域上主要可以分为非确定性算法(ALOHA算法)和确定性算法(树形算法)两大类。本文分析了现存的两大类算法中主流的防碰撞算法,总结出两大类算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进一步证明此结论,并总结未来研究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碰撞位信息查询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通过信息位编码避免了空闲时隙,在多叉树搜索的同时对多个碰撞位进行编码查询,避免了碰撞位信息附加查询时隙。根据碰撞位的个数和最高碰撞位的位置信息,阅读器自适应地选择对标签进行信息位编码多叉树搜索或二叉树搜索。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新算法的总时隙数减少了17.8%,吞吐率提高了21.5%。  相似文献   

14.
彭琦  庞宇 《数字通信》2014,(2):42-44
标签碰撞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常见问题,该问题影响了RFID系统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在分析已有防碰撞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帧时隙分组ALOHA算法,结合码分多址技术,提出了新型的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小标签之间的碰撞概率,缩短读写器操作时间,提高吞吐率,很适合应用于具有较大数量标签的RFID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9%-16.3% compared to other ALOHA-based tag anti-collision algorithms when the number of tags is 1 000.  相似文献   

16.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须采取有效的防冲突算法解决多个标签与阅读器数据交换时引起的数据冲突问题.在对ALOHA算法和二进制算搜索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防冲突算法.该算法采取动态互补的二进制树形搜索法,充分利用已得到的冲突信息.有效减小了判决过程中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有效解决标签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时隙预测的RFID防碰撞ALOHA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萌  钱志鸿  张旭  王义君 《通信学报》2011,32(12):43-50
在得出EPC协议防碰撞机制中累加因子C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预设差值门限的方法调整帧长,并明确了识别结束条件;同时,采用时隙预测二进制选择机制对下一时隙响应标签数量进行预测,对空闲时隙加速跳过,碰撞时隙进行实时二进制散列处理,从而减少无效时隙的出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增加系统吞吐率,降低开销与时延,为将RFID标签作为感知终端的物联网系统在数据采集方面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