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负载氧化钛的膨胀石墨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钛酸四丁酯作插入剂,经反应、水洗、干燥、高温膨胀,制备了负载氧化钛的膨胀石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高锰酸钾、一定浓度硫酸、钛酸四丁酯与原料石墨的配比;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高锰酸钾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钛酸四丁酯用量对产品膨胀容积的影响;对各种形式的石墨进行了XRD物相分析及能量散射(EDS)表征。实验确定制备负载氧化钛的膨胀石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硫酸):固=3.0:1,KMnO4:C=0.5:1,硫酸浓度为75%,钛酸四丁酯:C=0.2:1,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0分(均为质量比)。最佳条件下负载氧化钛的膨胀石墨的膨胀容积为260ml/g;EDS证实了钛的存在;XRD物相分析表明,可膨胀石墨中钛以TiO2形式存在,膨胀石墨中钛以TixOy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制备膨胀石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平 《化工设计通讯》2004,30(2):49-52,60
以H2 SO4为插层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H2 SO4-GIC (可膨胀石墨 )。考察了用微波加热方法使H2 SO4-GIC膨胀制备膨胀石墨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制备的膨胀石墨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膨胀容积和更少的含硫量。微波加热可快速启动和关闭、加热速度快 ,比传统加热方法更节能、方便。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法制膨胀石墨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锰酸钾作氧化媒质无隔膜电解制备可膨胀石墨时 ,高锰酸钾用量、硫酸浓度、膨化温度和膨化时间等因素对石墨膨胀体积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m(H2 SO4 )∶m(KMnO4 ) =90∶1,液固比为 10∶1,电解时F间为 5h ,80 0℃左右膨化 30s~ 5 0s所得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可达 2 48mL/g。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法制造膨胀石墨的再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正交实验对电化学法制备膨胀石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各因素对膨化率由强到弱的影响次序 :硫酸质量分数、电解电压、反应时间、固液质量比、氧化剂用量。筛选出了以硝酸钾为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的最佳工艺条件 :硝酸钾用量为m(H2 SO4 )∶m(KNO3)=2 2∶1 ;硫酸质量分数控制在 85 %左右 ;电解电压 1 8V ;反应时间 3 5h ;固液质量比为每毫升电解液中的石墨为 0 1 1~ 0 1 4g。膨化过程中的最佳温度为 850℃ ,最佳时间为 30s,膨化率可达 2 0 5mL/g。  相似文献   

5.
超细鳞片石墨制备可膨胀石墨工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5目超细鳞片石墨为原材料,K2Cr2O7为氧化剂,浓H2SO4为插层剂,用化学氧化法制备可膨胀石墨(EG),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优配方及工艺条件,即m(石墨)誜V(98%H2SO4)誜m(K2Cr2O7)=1誜3誜0.3,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 min,膨胀容积45 mL/g。制取最大膨胀容积EG的最优工艺条件和石墨粒径有关,用小粒径石墨制备EG比用大粒径石墨制备EG需要的氧化剂的量多,完成插层反应所需的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黎梅  臧大乔 《炭素》1997,(4):46-48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制备的最佳条件是:石墨:乙酸酐:重铬酸钾:硫酸(98%)为1:1.0:0.08:0.3(重量比),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50分,该方法具有氧化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硫含量低(0.1%),膨胀容积大(260ml/g)等优点,并用仪器对产品进行了测试,目前未见其它文献做过此类报道.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不同活化方法制备活性炭吸附剂,并对影响活化产物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污泥吸附剂性能良好,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活化剂ZnCl2与H2SO4的浓度均为5mol/L(ZnCl2与H2SO4的复配比例为2:1),活化温度550℃,固液比1:2.5,活化时间2h。  相似文献   

8.
可膨胀石墨对动物油脂的催化酯交换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少飞  庞秀言  李瑞方  李红霞  高婷 《炭素》2007,(4):19-22,11
本研究以动物油为原料,可膨胀石墨作催化剂,通过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了生物柴油。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油一醇质量比和催化剂加入量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确定酯交换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油醇质量比1:1.5、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20%、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控制为80℃。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催化剂用量及油醇比例。可膨胀石墨的膨胀容积越大,酯交换反应产率越高。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生物柴油产率。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4)后,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为0.935g/g。可膨胀石墨可以作为动物油脂与乙醇酯交换反应的催化荆。  相似文献   

9.
肖容华  徐景士 《广州化工》2009,37(5):97-100
采用混合球磨法制备了纳米级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ZSM-5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了其对冰醋酸酸和正戊醇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复合氧化物中m(ZSM~5/ZrO2)=4%,浸渍液H2SO4浓度为1.0moL/1,600℃焙烧3h,n(酸):n(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4.4%,在130℃下反应6h,冰乙酸的转化率达98.83%。并通过XRD、IR、流动Hammett指示剂法以及TEM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的酸强度为-12.70〈H0≤-11.99。  相似文献   

10.
低硫可膨胀石墨的制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乙酸酐为插入剂,H2O2和K2Cr2O7为氧化剂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最佳实验条件:m(石墨)∶m(乙酸酐)∶m(浓硫酸)∶m(H2O2)∶m(K2Cr2O7)=1∶1 4∶0 5∶0 12∶0 12;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5℃。制备出的可膨胀石墨膨胀后体积达到280mL/g,含硫量w(S)=0 11%。  相似文献   

11.
胶体石墨中石墨细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平  洪飞  刘瑄 《炭素技术》2002,(3):32-34
胶体石墨是一种多相胶体,其中的分散相(石墨)需求达到一细度,这是制备胶体石墨的先决条件,不同用途的胶体石墨细颗粒的纯度,粒子形态,粒度分布等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利用机械方法制备石墨细颗粒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石墨的结构,性能,粉碎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及所选粉碎设备,粉碎方式,粉碎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于膨胀石墨体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影响膨胀石墨体积密度的诸要素,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插入反应中氧化物含量、硫酸浓度以及膨化反应中膨胀温度、加热速率、可膨胀石墨质量,均能显著影响膨胀石墨的体积密度。  相似文献   

13.
膨胀石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性能、应用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对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朱文菊 《炭素》2004,(4):47-48
由于石墨材料的一些特性,使其作为燃料电池中的主要部件集流板的基础原料,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并致力于开发。  相似文献   

15.
王英  曲春浴 《炭素》2004,(3):21-22
通过对石墨合金的特点及其应用的介绍,指出石墨合金是一种优良的固体润滑剂,其应用范围几乎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6.
郭垒  张大志  徐铭 《炭素》2011,(4):3-6
对膨胀石墨蠕虫制备工艺流程中的分离阶段,干燥阶段,膨胀阶段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后续处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可膨胀石墨与残留混合液温度降至0~20℃时,先抽滤脱酸、再水洗至pH为5~6后将其抽干,于60℃干燥箱中干燥,400℃高温炉内膨胀20s时,得到的膨胀石墨蠕虫体积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三氯化铁为插入剂制备膨胀石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松 《炭素》2004,(3):26-27
探讨了三氯化铁为插入剂的膨胀石墨的制备技术,分析了反应物与膨胀容积、硫含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以膨胀石墨为原料制备的高导热炭材料(高导热石墨块、高导热石墨片)与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制备的高导热炭材料(高导热石墨膜)在微观结构及导热性能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由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制备的高导热石墨膜的石墨化度较高、La和Lc更大。高结晶石墨块、高导热石墨片、高导热石墨膜的热导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高导热石墨膜〉高导热石墨块〉高导热石墨片。  相似文献   

19.
石墨红外消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宏喜  王宏霞  薛丽 《炭素》2004,(4):41-43
从理论、实验两方面对石墨红外消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认为实验数值与理论数值之间存在误差,简要分析了原因,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柔性石墨生产过程中初压力、轧制方向、轧制咬入角和轧制辊径等因素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对不同密度的柔性石墨取向度的分析,对柔性石墨的强度机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