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构成铅酸蓄电池的板栅、铅膏和塑料等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将废蓄电池破碎后,采用筛分分级-粗粒级螺旋分级机除塑料-中粒级球磨-球磨料摇床分选流程,能将板栅、铅膏和塑料彼此分离,互含率均小于0.5%,为无污染再生铅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外废铅酸蓄电池的预处理张邦安世界再生铅生产的原料80%来自废铅酸蓄电池,由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传统的方法是混炼法,即将进厂的废蓄电池散料全部投入反射炉内,于1300℃左右的高温下熔炼。由于熔炼温度高,带来环境污染严重、金属回收率低、能耗高等一系...  相似文献   

3.
废铅酸蓄电池胶泥的低温熔盐还原固硫熔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废铅酸蓄电池胶泥低温熔盐还原固硫熔炼新工艺, 该工艺以次氧化锌作固硫剂, 焦粉为还原剂, 在800~900 ℃的工业纯碱熔体中还原熔炼废铅酸蓄电池胶泥, 实现了再生铅的低温、低碳、清洁冶炼。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熔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纯碱质量为固态物的2.835倍、固硫剂为理论量的1.1倍、还原剂为胶泥的16%、熔炼温度为880 ℃的最优条件下, 获得很好的冶炼指标: 铅的直收率和总回收率分别为96.64%和98.06%, 氧化锌固硫率为94.70%。新工艺具有低温、低碳、低耗、高效、清洁和过程简单等优点, 对废铅酸蓄电池胶泥及铅烟尘等再生铅原料的清洁冶炼和原生铅(锑、铋)的清洁冶金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废铅酸蓄电池无害化处理与循环产业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铅占再生铅原料的85%以上,如不合理回收利用将造成新的污染源和资源浪费。通过分析国内处理与再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废铅酸蓄电池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步骤,并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原则,诠释介入废电池处理再利用领域的生产企业应当结合新品生产,组成循环产业链,完成"回收处理-再生铅冶炼-新品生产"的闭环循环系统,探讨电化学产品循环经济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5.
河南豫光金铅富氧底吹处理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河南豫光金铅富氧底吹熔炼工艺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铅的生产实践。废旧铅酸蓄电池与铅精矿经过配料一起入炉熔炼,确保炉料铅品位在45%~50%,硫含量在16%~18%,控制渣中w(FeO)/w(SiO2)=1.4~1.7,w(CaO)/w(SiO2)=0.4~0.7,熔炼效果好,铅硫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6.
甲基磺酸体系铅电沉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铅电沉积体系稳定性差、环境污染严重、腐蚀性强等问题,提出采用甲基磺酸(MSA)体系电沉积铅,考察了电流密度、铅离子浓度、MSA酸度、温度和极距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200 A/m2、铅离子浓度150 g/L、MSA酸度50 g/L、温度45 ℃和极距3.5 cm的条件下,可获得平整光亮、结构致密的铅板,纯度可达99.98%,此过程电流效率高于99%,能耗为612 kWh/t,相较于传统硅氟酸体系能耗(800 kWh/t)降低了188 kWh/t。该体系具有稳定性强、不含卤素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固相电解法从废铅酸蓄电池中回收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阴极固相电解还原法,将脱硫后的铅膏置于特制的阴极架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以直流电进行电解.对电解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阴极固相电解还原法从废铅酸蓄电池回收金属铅的最优工艺参数是;电解液w(NaOH)为10%~15%、电压1.4~2.0 V、温度40~60℃.  相似文献   

8.
对富氧底吹熔炼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铅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工业生产实践,得出将废旧铅酸蓄电池与铅精矿经过配料一起入炉熔炼,确保铅品位在45%~50%之间,硫含量在16%~18%之间,控制渣中FeO/SiO2=1.4~1.7,CaO/SiO2=0.4~0.7,熔炼效果好,铅硫回收率高,资源得以综合回收,是一种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再生铅清洁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铅酸蓄电池节能减排的现状出发,结合自有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在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实施与推广,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铅酸蓄电池节能减排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湿法炼锌渣和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等含铅固废难以经济有效回收利用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含铅固废还原固硫混合熔炼新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查了还原剂配比、碳酸钠配比、设定铁硅比FeO/SiO2和钙硅比CaO/SiO2等因素对熔炼效果的影响, 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还原剂配比10%、Na2CO3用量4%、设定铁硅比1.4、钙硅比0.5, 在此条件下, 铅平均直收率为91.98%、渣含铅0.68%、锍含铅4.33%, 综合固硫率82.47%。该工艺流程短、清洁高效, 可实现一步炼铅和固硫熔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浸出含锂废渣中的锂,考察了温度、液固比、硫酸浓度和搅拌速率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5∶1、硫酸浓度10%、搅拌速率400 r/min、反应温度70 ℃、反应120 min时,锂浸出率达到94.63%。通过正交实验和动力学推导,确认含锂废渣中硫酸浸出锂的动力学模型为收缩核模型,浸出表观活化能为10.39 kJ/mol,浸出过程中速度控制步骤是固膜扩散。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以氯化钠溶液为浸出剂从含硫酸铅物料中浸出铅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氯盐法浸铅的基本原理,考察了温度、时间、氯化钠浓度、盐酸用量及液固比对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含硫酸铅物料的铅浸出率达到93%以上,氯盐法浸铅的较优条件为:温度90℃,浸出时间9 h,NaCl浓度250 g/L,盐酸用量为1∶1(mL/g料),液固比为(16~18)∶1。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CRT含铅玻璃中铅的浸出率, 研究了不同样品在氢氧化钠溶液体系中铅的浸出率变化, 考察了二氧化硅、还原性铁粉等不同添加剂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二氧化硅等物质, 并不能改变CRT玻璃的非晶状态, 但能起到分散作用, 降低样品粒径, 提高铅浸出率;还原性铁粉在机械活化中能起分散作用和降低键能的作用, 且在浸出过程中有微量置换作用, 从而大幅度提高铅浸出率;水是良好的分散剂, 湿磨过程中, 粉末会与不锈钢球磨罐中的铁发生反应, 使铅浸出率显著提高。不添加任何物质机械活化的样品金属铅浸出率仅为40.86%, 添加15%铁粉机械活化或湿磨处理后的样品, 在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3 h, 铅浸出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硫酸为浸出剂,进行了酸浸初步分离铁、钪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硫酸浓度等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液固比10∶1、硫酸浓度10 mol/L条件下浸出30 min,铁、钪浸出率分别为11.32%、58.41%。酸浸铁、钪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赤泥酸浸铁的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41.79 kJ/mol;而赤泥酸浸钪的过程符合多相液固区域反应动力学特征,受扩散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6.72 kJ/mol。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黄铁矿经高温焙烧制取硫酸后产生的铜品位为0.87%硫酸渣的铜浸出动力学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矿石的性质,研究了矿石粒度、初始酸浓度、液固比、搅拌速率、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硫酸渣矿样中铜浸出的影响,采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硫酸渣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硫酸渣铜浸出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从浸出过程控制模型、浸出动力学方程、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方面确定了硫酸渣浸出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为内扩散过程控制,得出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9.96 kJ/mol。  相似文献   

16.
用铅冰铜作为原料进行氧压酸浸提取铜试验,考察影响铜浸出率的各种因素。一段氧压酸浸处理铅冰铜的最佳条件为:铅冰铜的粒度为-45 μm,浓硫酸的质量为150.00 g,反应温度为100 ℃,浸出时间为150 min,氧气压力为1.0 MPa,液固比为3.0: 1;铅冰铜中铜的浸出率能达到98%以上。铅冰铜两段氧压酸浸试验表明,该方法在提高铜的浸出率同时也能使浸出液中杂质含量减少。铅和硫富集在浸出渣中,实现了铅冰铜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范武略 《矿冶工程》2020,40(5):97-99
以废弃线路板为研究对象, 通过球磨强化盐酸-氯化铁体系浸出废弃线路板中的锡。考察了盐酸浓度、氯化铁浓度、反应温度、球磨机转速和反应时间对锡浸出率的影响, 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氯化铁浓度12 g/L、液固比4∶1、反应温度50 ℃、球磨机转速50 r/min, 此条件下锡浸出率达到98.83%。该工艺较好地实现了废弃线路板中锡的高效提取, 为废弃线路板有价金属回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蒙自产出的含铟氧化锌进行了铟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考察了酸度、温度、物料粒度、搅拌强度等因素对铟浸出的影响。高酸条件下铟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 反应级数为1.194, 同时测得其反应活化能为10.97 kJ/mol;反应速度常数k与物料粒径的平方成反比。试验结果表明: 高酸条件下浸出含铟氧化锌才能获得较高的铟浸出速度, 通过提高温度、降低物料粒度等方式可以强化铟的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