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小面积的高吞吐率AES协处理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AES协处理器的结构设计,加解密部分采用加解密复用的单个轮函数迭代的无流水线结构,内含的密钥调度电路可进行128、192与256位密钥的动态双向密钥调度.该协处理器可配置在ECB、CBC或CTR工作模式下,工作模式与数据输入输出的处理不影响处理器的数据吞吐率.基于SMIC 0.13μm CMOS工艺的综合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关键路径延时最短为4.45ns,在206 MHz的最高时钟频率下,128位密钥长度下的数据吞吐率可达到2.4Gb/s.电路门数为7.848万门. 相似文献
2.
徐迪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7):179
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硬盘,固态硬盘运行速度更快,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大量碎片而影响使用速度,再加上无噪音等诸多特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固态硬盘相关概念并研究其基于SATA接口的总体设计,并提出了固态硬盘在存储方面的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3.
4.
一种基于NAND Flash固态硬盘的坏块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NAND Flash的固态硬盘存在坏块,坏块无法用于存储数据,需要对其进行管理。每个块用1位信息与之对应建立坏块表,根据坏块表建立逻辑块转变为物理块表,一个逻辑块对应多个不同的物理块。逻辑块转变为物理块表可排除上层对于坏块的操作,保证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SATA固态硬盘Power Cycle功能自动化测试方法,用于验证SATA固态硬盘在上下电过程中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保证SATA固态硬盘在多种应用场景中都可以保持正常且高效的运行状态.通过分析标准SATA协议与ATA命令集协议,针对SATA固态硬盘Power Cycle工作流程,在DriveMaster和ULink Power Hub软硬件平台基础上进行脚本编程,对SATA固态硬盘Power Cycle功能进行自动化测试.测试方法包含基于标准协议提炼出的测试流程图,软件平台DriveMaster脚本编程和DriveMaster平台与ULink Power Hub硬件组件联动设置,待测硬盘运行状况记录,发生异常时运行环境记录,测试结果汇总等内容.为满足用户对SATA固态硬盘使用需求,测试过程在经典用例\"写入数据-下电-上电-读回比较\"基础上,为SATA固态硬盘制造多种不同写入压力,模拟SATA固态硬盘真实使用场景,从厂商角度保证SATA固态硬盘中数据完整性以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7.
《集成电路应用》2014,(8)
正航天飞船上的高技术,有可能装进您的超级本电脑。近日,三款高可靠固态硬盘产品上市。这是航天高科技企业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宇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创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产品,是利用航天高可靠技术进军民用和工业领域,使"中国航天"固态硬盘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各行各业的积极探索。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元富博士在发布会上表示,之所以选择进军固态硬盘领域,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技术优势。作为一家航天高科技企业,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容量固态存储设备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为解决在航天复杂、恶劣应用条件大容量数据存储的需 相似文献
8.
10.
11.
基于数据缓存机制的RFID安全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和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安全机制,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不足,并将数据缓存机制应用于解决现有的几种安全隐患,讨论了机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应用分析表明,基于数据缓存机制在射频识别技术系统安全防护应用中适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射频识别的室内定位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室内定位的技术主要包括红外传播技术、802.11 WLAN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超声波定位。而射频识别(RFID)技术依赖其合理的系统造价、良好的定位精确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无接触通信以及RFID射频标签的部署、携带便捷等诸多优点,正逐渐应用于室内追踪定位中。本文从用于室内定位的RFID标签的角度出发,将当前主要的RFID室内定位技术分为无源、有源和半无源RFID定位3类,并对每一类中涉及到的主要定位算法的当前发展状况及其优缺点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间件技术作为射频识别(RFID)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窗的RFID中间件数据过滤算法,并仿真比较了经过动态时间窗和固定时间窗过滤后的数据冗余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态时间窗的数据过滤算法可以较好地提高RFID中间件中传输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FPGA硬件加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FPGA芯片Cyclone II系列为核心,构建FPGA硬件平台,提出一种以资源优先为目的的DES、AES加解密设计方案。通过分析S盒的非线性特征,构造新的复合域变换,避免因同构变换产生的资源损耗。加解密过程中利用轮函数硬件结构的复用,达到硬件资源占用的最小化。整体采用内嵌流水线结构,减少逻辑复杂度的同时提高处理速度。实验结果验证了FPGA硬件加密的资源占用率远低于ASIC的硬件加密,执行速度达到Gbit/s,加密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满足雷达系统对信息加密传输的要求,对高级加密标准(AES)的计数模式(CTR)重新设计,将其改进成流加密的工作模式。通过进行结构折叠和算法重用,有效地减小了资源占用,提高了吞吐率。在Spartan3型号的FPGA上,仅占用728个slice就可以实现276.53Mbps的吞吐率。本设计实现了节省硬件资源的纯逻辑模式和速度较高的分布式内存模式,并且完成实时密钥调度和流水线设计,获得了高可靠性、高吞吐率和高安全性。通过对实际雷达数据的加密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显示了流加密模式的AES在雷达系统加密传输中的强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家用汽车的普及使汽车防盗系统的研究就成为当前越来越热门的课题,因此,研究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RFID技术与GSM模块一起组成的网络式汽车防盗系统能实现对汽车的远程报警、跟踪、控制,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报警器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探讨了RFID和GSM系统在汽车防盗中的应用,给出了该应用的具体实现框图,并对其实现的功能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Hakan Cam Osman N. Ucan Volkan Ozduran 《AEU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2011,65(12):1015-1022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ensure secure and robust communication, a new type of data encryp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called Multilevel/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d-Continuous Phase Frequency Shift Keying (Multilevel/AES-LDPCC-CPFSK) is carried out. Here, we have chosen AES for data encryption, LDPC codes for error correction and CPFSK for modulation. We have evaluated error performance of this scheme over Wide-Sense Stationary Uncorrelated Scattering (WSSUS) multipath channels with channel equalization. We have simulated 5-level AES, 2-level LDPC for 4CPFSK and 16CPFSK over WSSUS channels modeled by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oject #207 (COST207). We have concluded that our proposed structure has promising results compared to Turbo Codes for all SNR values in WSSUS channels. 相似文献
19.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一种重要方法。接触式识别易受恶劣环境影响且易受机械磨损,而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非接触性解决了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等难题。通过对射频天线各种性能参数的研究,分析出了远距离RFID读写天线的设计优化方法.使工作频率为13.56MHz.遵循ISO15693协议标准的RFID读写器有效读写距离拓展到30cm左右,实现了RFID读写器的远距离读写功能。 相似文献
20.
药品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监管自动化,减少人为干预。本文针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特点,研究RFID在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了药品安全管理的内容,分析了RFID在我国药品行业推广应用面临的困难。最后,结合条形码技术提出了药品供应链追溯管理的RFID应用模式,并从技术层面介绍了药品企业RFID应用架构设计和药品监管平台实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