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呼吸速率在线测定活性污泥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内源呼吸速率及最大呼吸速率同污泥浓度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得到内源呼吸速率同污泥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0.004 7 x-0.0113,对应的比呼吸速率约为5 mg/(g·h);最大呼吸速率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0.0232x-0.082 1,最大比呼吸速率约为23 mg/(g·h).利用上述关系可以通过在线测量呼吸速率求得混合液污泥浓度.其计算结果与普通测量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动态监测曝气池混合液的污泥浓度.  相似文献   

2.
定期测定暂停运行条件下活性污泥水质、EPS成分和呼吸图谱等指标,探索污水厂短期故障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厂在暂停运行条件下,EPS中蛋白质含量首先发生变化,其次呼吸图谱指标发生变化,最后水质指标才发生明显变化。呼吸图谱指标中,现状呼吸速率变化最为明显,异养菌呼吸速率和总呼吸速率变化幅度次之,准内源呼吸速率变化不明显。内源呼吸比例在污水厂暂停运行后下降较大,当暂停时间达到36 h,内源呼吸比例降至10%以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将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皂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海涛 《安徽化工》2005,31(6):50-53
论述了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环氧丙烷皂化废水的运行效果。将该工艺的特性参数与一般的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深井曝气法处理皂化废水不仅在技术方法上具有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污泥产生量少等技术特征,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占地省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采用射流曝气来供氧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和衬布废水的情况。主要介绍了试车中发现的问题、对原设备及工艺流程进行的改造、培菌过程及主要控制参数,并对改造后的调节池的净化作用进行了分析说明,论述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法曝气槽耐冲击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高得率浆废水浓度、流量、水力停量时间等因素对曝气槽混合液基质浓度影响规律,并在实验基础上,用微分方法推导出被处理废水浓度变动时活性污泥法混合液参数变化的方程。提出在被处理废水浓度锐变初期,对运行系统净化能力合理评估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6.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在低DO下处理草浆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某造纸企业麦草制浆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和各构筑物的尺寸及作用,并分析了该工艺处理麦草制浆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成本.该工程在投产初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国家排水标准.近年来,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该工艺也进行了调整,不但满足了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了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在低DO下处理麦草制浆废水.  相似文献   

7.
针对化工废水无差别的接管导致污水厂生化系统无法高效运行的问题,本文以实际化工废水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好氧污泥呼吸速率(OUR)的STOD值法(STOD=OUR废水/OUR内源)评价化工废水水质。此方法可将废水水质分别为可生化、难降解、有毒三种类别,对高浓度、低浓度废水水质的评价均快速、准确。利用STOD、发光细菌、斑马鱼、大型溞评价废水水质,正确率分别为100%、50%、62.5%、37.5%,STOD值更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废水水质。从而,本文提出了一套废水水质分类接管模型,实现了接管生化系统高效、经济运行以及难降解、有毒物质切实消减。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试验过程出现的污泥异常现象如污泥自身氧化分解,混合液出现红色及污泥膨胀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从进水水质和运行条件两方面进行同时控制,使污泥异常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可供从事设计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型活性污泥工艺——两池轮流曝气活性污泥法,试验研究了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效果及可行性。试验表明,两池轮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在进水COD浓度为402.18~413.06mg/L,总氮为54.02~61.86mg/L,氨氮为51.46~58.72mg/L,总磷为2.43~3.51mg/L时,  相似文献   

10.
董向前  张博 《水处理技术》2023,(2):66-69+80
设置了不同曝气方式,考察了运行模式(连续和间歇)对低表观气速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城镇低C/N废水过程中污泥特征及污染物去除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间歇曝气利于AGS的快速形成及污染物的去除。间歇曝气运行时AGS内污泥浓度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高达5.1~5.6 g/L,挥发性悬浮固体(VSS)/MLSS为0.72~0.75,粒径为741~758μm,均高于连续曝气组别。此外,间歇曝气提高了AGS内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提高至57.6 mg/g,其中蛋白质(P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多糖(PS)含量增加显著。EPS含量提高提高了AGS的机械强度。间歇曝气能提高AGS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总磷(TP)的去除,且稳定时期去除率分别高达94.6%~95.2%、82.5%~85.3%和86.5%~89.5%,均高于连续曝气组别。典型周期研究发现间歇曝气提高了AGS对COD的去除及厌氧期TP的释放,提高了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营养条件与间歇曝气方式对好氧培养的活性污泥累积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平衡的条件下PHB的最大累积量占活性污泥(MLSS)质量分数的12.5%;而在只添加碳源的条件下,PHB的最大积累量可提高到MLSS质量分数的19.2%;高碳源浓度有利于活性污泥累积PHB,以4.5g/L的乙酸钠为碳源,PHB的最大累积量达MLSS质量分数的41.7%,PHB的生成速率为265mg/(L.h)。以曝气30min停曝30min为循环的间歇曝气方式能有效提高活性污泥中PHB的累积量。与连续曝气相比,该间歇曝气方式使污泥最大累积PHB量占MLSS的质量分数提高了9%。  相似文献   

12.
活性污泥工艺中,曝气时间是影响系统处理效果的重要运行参数。研究了曝气时间对污泥吸附性能和聚集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期间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100 mg[CODCr]/g[MLSS]时,恢复污泥性能的最佳曝气时间为2 h,过长的时间将降低其性能。污泥性能与LB-EPS和TB-EPS的质量比及多糖和蛋白质的质量比具有负相关性。曝气使污泥EPS中的LB-EPS和TB-EPS的质量比及多糖和蛋白质的质量比均下降,从而使得絮体中具有更多的氢键缔合倾向的官能团,提高了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聚集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金属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生产领域以及污水处理过程。当纳米金属进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后,可能会对其中的污泥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效果与稳定性。综述了纳米金属及其金属氧化物对活性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如有机物、氨氮、总氮等的去除情况,以及对厌氧颗粒污泥甲烷产量的影响,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纳米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对污水生物处理效果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臭氧氧化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对活性污泥采用臭氧处理,以考察污泥的减量效果及其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0.01~0.15gO3/gVSS范围内,污泥浓度显著下降、SCOD浓度迅速升高,活性污泥总悬浮固体(TSS)最大可以减少39.6%,SCOD浓度可提高60.6倍,污泥的SCOD产率为0.6739gSCOD/gVSS,同时发现,破解后的污泥活性和体积指数SVI下降;试验确定最佳臭氧投加量在0.03gO3/gVSS左右。试验结果对今后污泥减量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初步研究了臭氧、单独投加氯化铁、先臭氧曝气后投加氯化铁、先投加氯化铁后臭氧曝气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分析了臭氧作用时间、Fe Cl_3浓度及氯化铁/臭氧组合次序对活性污泥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臭氧作用时间的延长,污泥的悬浮固体(TS)、挥发性悬浮固体(VTS)及VTS/TS均逐渐减小,污泥比阻先略微上升后逐渐下降,污泥上清液中的COD增加明显。单独投加氯化铁后,污泥比阻和污泥上清液中的COD均逐渐降低。氯化铁/臭氧组合工艺对污泥的作用效果不同,污泥的TS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Fe Cl_3/O_3O_3O_3/Fe Cl_3Fe Cl_3;污泥上清液中COD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O_3O_3/Fe Cl_3Fe Cl_3/O_3Fe Cl_3;污泥比阻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Fe Cl_3/O_3O_3/Fe Cl_3Fe Cl_3O_3。实验结果表明,Fe Cl_3/O_3法在污泥减量化及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方面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且加入HgCl后吸附效果较好,原因是抑制微生物活性的污泥,化学稳定性好,吸附能力也相应加强;另外,硝化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能力要好于普通活性污泥;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能更好地拟合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动力学吸附特征,表明吸附是化学吸附和颗粒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微波预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勇志  刘晓敏  李玉友  张昱  费学宁  王愉晨 《化工进展》2013,32(9):2221-2226,2252
介绍了微波预处理污泥的作用机理及作用过程,包括污泥絮体破解、污泥细胞破碎及有机物的释放、有机物水解、美拉德反应等,总结了微波预处理污泥的作用效果(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特性)、影响微波预处理效果的因素(污泥特性、处理条件)和微波预处理污泥对其后续厌氧消化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试验规模偏小,预处理方式为间歇处理,在对污泥中有毒有害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去除研究方面还需加强。提出今后应重点开展微波组合工艺对污泥中有毒有害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去除的基础研究,同时积极开发相关设备,开展微波预处理污泥的连续和中试研究,推动微波技术在污泥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曝气量对不同填料CANON反应器运行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引言一般而言,生物脱氮是采用常规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去除的,但此工艺对大多数高氨氮废水而言,并不适用,这是因为高氨氮废水往往会面临碳源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