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旋流—充气气浮系统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锡海  郭金基 《工业水处理》1990,10(1):21-23,16
从分析沉淀气浮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和有关的机理出发,利用射流溶气、布气板充气及旋流原理,研究出的一种有高负载能力,高气浮分离效率的新型回收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设备——旋流——充气气浮系统。气浮分离效率在97%以上,比常规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快十倍以上,能耗减少30%。  相似文献   

2.
含油废水气浮旋流组合处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含油废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必要在现有各种单一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组合处理技术,气浮旋流组合处理技术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关注.作者对现有各种气浮旋流组合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其分为充气水力旋流器、气浮与常规液一液分离用水力旋流器单体组合、气浮与低强度旋流离心力场组合3种类型.鉴于第3种类型已有成功工业化应用的产品.因此应该成为国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污水含油直接制约污水生化处理效果,气浮除油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气浮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电解气浮、散气气浮、溶气气浮、涡凹气浮,以及聚结+气浮、气浮+磁分离、旋流+气浮组合工艺的除油效果及应用现状,指出了气浮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在油田的广泛应用,采出液含水量高且乳化严重,油田水处理难度大。紧凑型气浮技术是旋流分离技术与气浮技术的耦合,具有处理量大、油水分离效率高等优点,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普遍未达到预期。文章综述了旋流场中气泡与油滴碰撞、黏附、失稳的微观机理;分析了旋流场对油滴与气泡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总结了3类紧凑型气浮装置的结构特点;指出了目前紧凑型气浮装置实际应用效果未达到预期的一些原因,例如气泡与油滴相互作用机理认识有限、装置关键设计参数未统一、溶气方式不紧凑不高效等;最后对紧凑型气浮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油气行业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焦油氨水的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泵、旋流分离器、气浮除油室、射流泵、射流器、溶气罐,进料泵设在旋流分离器之前,旋流分离器与气浮除油室连接,实现二级分离;气浮除油室连接射流泵引出部分液体,射流器与射流泵通过管道与溶气罐连接,用射流器引入氮气,氮气与射流泵引出的部分液体通过溶气罐充分混合,后由射流喷头射流释压打回气浮除油室。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和附属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分离效率可达85%以上。采用  相似文献   

6.
揭示了气浮除油的机理,总结了国内外3种著名的高效紧凑型气浮处理设备,对比分析了各种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除油效果。EPCONCFU、CMBF均采用弱旋流结合气浮的原理进行油水分离,而VersaFloTM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聚结器。各设备均直接或间接地增大了微气泡油滴的接触时间、碰撞几率、浮升速度,从而提高装置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倪玲英 《过滤与分离》1998,(2):37-38,46
本文介绍一种有别于纯气浮和水力旋流的油水分离技术,该系统通过一个喷嘴高速喷射产生的负压,吸气、气泡吸附、油气聚集、旋流分离,达到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此系统具有工艺简单、体积小、没有运动部件、分离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油水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旋流分离工艺对高岭土配水、底泥配水以及溢流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分离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随进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加,进口压力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旋流分离器的处理效果。生产试验研究表明,压力式旋流分离工艺对初期溢流污水的CODCr、SS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35.2%和47.4%,有效削减了初期溢流污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处理炼油厂污水处理场隔油池高浓度出水,通过采用磁分离技术进行净化。研究了磁分离处理效果并与污水处理场多级气浮工艺效果相比较。结果为,经磁分离工艺处理后 COD 平均去除率近60%,比现有多级气浮效果相对优异。待磁助剂回收利用后,药剂成本将与气浮药剂成本相当,但电耗较之大大降低,是污水处理场节能减排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充气型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综述了基于旋流离心与气浮耦合而开发的充气型旋流器的研究进展。结合影响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及待处理污水的物性特征,并指出集预处理与充气旋流分离于一体将是新型充气型旋流器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ANSYS-FLUENT数值模拟,分析了旋风分离器内压力分布和流场速度分布,对比不同气速和不同圆柱直径对旋风分离器分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气速的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分离效率会降低;针对一种新型旋风筒结构,将其圆筒直径从5.8 m减小到5.0 m,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韩竣崶  李昌勇 《硅酸盐通报》2017,36(10):3571-3574
在冷模试验条件下探讨了双出风型旋风筒的下出风口管径和高度对旋风筒阻力损失、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下出风口管径的增大,双出风型旋风筒阻力损失降低,下出风口直径d每减小0.2D,阻力系数平均减小10.64%,虽然分离效率会有小幅度降低,但依旧处于较高水平.而下出风口的高度增加,会导致双出风型旋风筒阻力损失升高,下出风口直筒段高度h每升高0.1d,阻力系数平均增加6.6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特点,结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的生产特点,在国内炼油厂中首次将装置含油污水引入冷焦水密闭处理系统,利用旋流除油技术将含油污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油和净化水均回收利用.实现了装置零排放的目标.该技术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 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 (CLC) a gaseous fuel is burnt with inherent separation of the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The oxygen is transported from the combustion air to the fuel by means of metal oxide particles acting as oxygen carriers. A CLC system can be designed similar to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ut with the addition of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on the return side. Thu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riser (fast fluidized bed) acting as the air reactor. This is connected to a cyclone, where the particles and the gas from the air reactor are separated. The particles fall down into a second fluidized bed, the fuel reactor, and are via a fluidized pot-seal transported back into the riser. The gas leaving the air reactor consists of nitrogen and unreacted oxygen, while the reaction products,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come out from the fuel reactor. The water can easily be condensed and removed, and the remaining carbon dioxide can be liquefied for subsequent sequestration.The gas leakage between the reactors must be minimized to prevent the carbon dioxide from being diluted with nitrogen, or to prevent carbon dioxide from leaking to the air reactor de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dioxide capture. In this system, the possible gas leakages are: (i) from the fuel reactor to the cyclone and to the pot-seal, (ii) from the cyclone down to the fuel reactor, (iii) from the pot-seal to the fuel reactor. These gas leakag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caled cold model. A typical leakage from the fuel reactor was 2%, i.e. a CO2 capture efficiency of 98%. No leakage was detected from the cyclone to the fuel reactor. Thus, all product gas from the air reactor leaves the system from the cyclone. A typical leakage from the pot-seal into the fuel reactor was 6%, which corresponds to 0.3% of the total air added to the system, and would give a dilution of the CO2 produced by approximately 6% air. However, this gas leakage can be avoided by using steam, instead of air, to fluidize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pot-seal. The disadvantages of diluting the CO2 are likely to motivate the use of steam.  相似文献   

15.
鲁娣  袁惠新 《过滤与分离》2011,21(1):9-11,15
设计并构建了气泡发生器、旋流浮选器的结构以及旋流浮选的流程.浮选性能包括两个方面:分离效率和气浮浓缩倍数.得出了压力降与处理量之间的关系;压降比与底流分率的关系;处理量与分离效率和气浮浓缩倍数的关系;底流分率与分离效率和气浮浓缩倍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进出风方式对旋风筒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考宏涛  张少明 《水泥》2001,(1):20-22
针对旋风筒内存在的局部二次涡流,对传统的旋风筒做了几种形式的改进,通过冷态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进出风方式对旋风筒的压力损失、分离效率和切割粒径等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为开发新型旋风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评价输气站场用多管导叶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计算了入口速度7~27 m/s、颗粒密度1000~5000 kg/m3、颗粒浓度2.5~2500 g/m3、操作压力1~5 MPa条件下21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 结果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压降主要来自单管压降,约占整个压降的80%~90%,旋风子单独使用和并联使用时其流场分布规律相同,沿轴向对称分布,中心涡核处压力最低;分离效率和压降均随入口速度增大而增加,粒径为1~10 mm的固体颗粒分离效率从30.57%增加到63.86%,压降从9053 Pa增加到116864 Pa,在入口速度7~27 m/s范围内基本能除尽粒径大于6 mm的颗粒;随颗粒密度增加,分离效率增大,压降几乎不变;操作压力增大分离效率降低,而压降略增加. 各单管间进气量波动均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8.
任国明 《化肥设计》2001,39(3):54-55
叙述了合成氨生产造气工段吹风气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与注意事项,指出在改进工况操作,减少只风带出物的同时,设置干式旋风除尘与水膜除尘,可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粉尘达标排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移动式,旋流—气浮选污水处理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双罐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思路,该装置的第一密闭罐中有一锥形旋流缸,第二密闭罐是多滤芯沉降过滤罐。该装置的原理是利用污水源的压力,通过一个喷嘴高速喷射产生的负压吸气,液旋流混合浮选,并采用多滤芯方式增过滤面积,达到高效处理污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赵各庄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各庄矿选煤厂原煤、煤泥筛分试验表明:原煤由难选煤转化为极难选煤,原煤煤泥中细粒级含量较大,细粒级煤泥灰分较高。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精煤产率低、介耗超标和工艺系统复杂等问题,采用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脱泥不分级选煤工艺替换原跳汰—重介—浮选联合分选工艺。从受煤系统及原煤准备,分选、脱介及脱水作业,煤泥重介分选,介质回收,粗煤泥回收和煤泥水处理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措施。最后对选煤厂技术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后,赵各庄矿选煤厂简化了煤泥水系统,解决了选煤厂洗水浓度高的问题;选煤系统最大处理能力由300 t/h提高到450 t/h,节省吨煤加工费928.8万元/a,利润可达4500多万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