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铅酸蓄电池新型正极板栅--复合钛板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琴  张富利  熊涛  曹建军 《电源技术》2003,27(Z1):193-196
研究了用热形成法在钛表面制备的钛基氧化物半导体(N1、N2)以及半导体上电镀铅后作为正极板栅的可行性,并与铅锑合金、铅钙合金板栅进行了单电极模拟电池对比实验,实验条件完全相同。考核标准参照GB5008.1 91启动电池标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镀铅后的N2钛基氧化物板栅(复合钛拉网板栅)在与铅基合金板栅相同膏量的情况下,容量均能达到设计值的要求;寿命经过4个大循环单元后,铅基合金腐蚀断裂,而复合钛拉网板栅仍然完好,没有明显腐蚀,只是活性物质有些脱落。说明复合钛拉网板栅无论从导电性还是耐腐蚀性均能满足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要求,而且其具有质量轻、高强度、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对于提高铅酸蓄电池比能量、延长蓄电池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LSV)、交流阻抗(EIS)、交流伏安法(ACV)、开路电位(OCP)等方法研究了铅-稀土合金作为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Sm,La或者La-Ce混合稀土的加入能抑制阳极膜中高阻抗的Pb(II)化合物的生长,降低腐蚀膜的阻抗,并增加膜的孔隙率。同时增加了析氢析氧的过电位,从而抑制了氢气和氧气的析出,有利于电池免维护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LSV)、交流阻抗(EIS)、开路电位(OCP)和腐蚀失重法(恒流腐蚀30 d)等方法研究了铅-硒合金作为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0.01%的硒就能明显增加析氢析氧的过电位,增大析氢和析氧反应的电阻,抑制氢气和氧气的析出,同时合金的相对腐蚀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参考了有关铅蓄电池板栅合金研究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板栅合金研究的结果,着重从普通型电池及少维护电池两方面综述了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蓄电池板栅合金的组成、性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2019,(6)
板栅被称作正、负极活性物质的"骨架"和极板的"血液系统",特别是正板栅的性能更与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向低Sn 含量、低Ca含量的正板栅合金中添加其它金属元素(代号Me),并对其及几种常规正板栅合金进行成分、金相、电化学,以及电池寿命的测试。结果发现,高Sn含量、低Ca含量的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长的使用寿命,而低Sn含量、低Ca含量的合金通过一些Me元素的加入,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性能,同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铅酸蓄电池板栅用铅合金中锑与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璟 《电池》2004,34(2):144-146
研究了锑和锡加入铅合金后对铅基合金的影响,并对腐蚀钝化阻挡层形成过程的工作原理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锑和锡在钝化层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铅锑和铅锡合金板栅表面钝化层由Pb、铅氧化物、PbSO4、锑氧化物或锡氧化物构成.锑在腐蚀钝化层中以复杂氧化物PbSb2O6的形式存在;锡在钝化层中的存在形式有Sn(Ⅱ)氧化物SnO和Sn(Ⅳ)氧化物SnO2;此外,Sn还可以Sn(Ⅲ)、Sn(Ⅳ)形式嵌入到PbO/PbOx和PbOx晶格中.Sn在钝化层中既可以沉积在氧化物晶界位置,同时又能渗入到晶格内部.  相似文献   

7.
铅酸蓄电池以技术成熟、成本低、安全可靠和材料回收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网储能、电信通讯、交通运输等领域。然而,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腐蚀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服役寿命。针对正极板栅腐蚀这一行业共性问题,讨论了正极板栅腐蚀机理,并从合金添加剂、导电涂层、电解液添加剂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提升正极板栅耐腐蚀性能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高性能铅酸蓄电池技术提供改良思路,并展望了未来研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8.
铅酸蓄电池用拉网板栅合金Pb-Ca-Sn-Al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铅酸蓄电池用扩展板栅合金,通过金相组织观察、耐腐蚀试验、电化学性能测试、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Sn对合金极化和腐蚀速率的影响及AI的烧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酸蓄电池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极板的尺寸有很大关系,如何开发质量轻、活性物质利用率高的板栅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课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立体网状正极板栅。对以这种板栅制成的电极为正极的电池,采用恒流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恒流放电实验,证明新型板栅能够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9%;交流阻抗实验表明,新型板栅电极的阻抗为常规板栅电极的10%;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新型板栅电极的峰值电流高于常规电极。实验结果证明:新型板栅优于常规板栅,可提高铅酸蓄电池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Tafel曲线研究了阀控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的电化学行为。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扫描速度增加,体系的可逆性逐渐变差,峰值电流随扫描速度增大而升高。不同温度下循环伏安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析氢量和析氧量逐渐增多,氧化峰与还原峰的峰值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化学极化减小。电化学阻抗谱表明,板栅的耐腐蚀性和电导率与电荷转移电阻有关。Tafel曲线表明,高温时效工艺的正极板栅更容易腐蚀。  相似文献   

11.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氧化膜性质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慢速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电极的阴极还原曲线,可以确定正极板栅氧化膜的性质:膜的组成及膜成分的含量。正极板栅氧化膜的性质是决定电池放电容量及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正极板栅氧化膜的性质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合金材料和确定适当电池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各种金属元素在低锑铅合金(超低锑铅合金)和铅——钙合金中的作用,介绍了合金腐蚀的各种新研究方法,分析了腐蚀膜的组成、腐蚀产物的性能及形成机理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的EIS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信国  林道勇  包有富  王瑜  栾中华 《电池》2003,33(3):139-141
用交流阻抗(EIS)和交流伏安(ACV)法研究了纯铅、铅锡以及两种Pb Ca Sn Al合金在900mV(vs.Hg/Hg2SO4)极化不同时间后的行为。测试表明腐蚀膜是由外层的PbSO4和内部的PbO构成,PbO的导电性较差,是形成钝化层的主要原因,加Sn有助于降低PbO的厚度,有效防止钝化层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Sn的氧化产物导电性较好,夹杂到腐蚀膜中提高了腐蚀膜的导电性,并有利于导电性PbOx的生成,保证电池在深循环条件下的应用。但对于长时间的极化来说,钝化层的导电性还是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锡的氧化物又逐渐溶解于硫酸中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鲜明 《蓄电池》2001,(3):42-45
从添加剂的成分、化学性质和对蓄电池性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现在使用的各种极板添加剂 ,对于不同的应用模式 ,如何选择添加剂 ,也介绍了相应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作为铅酸蓄电池的第三电极,板栅合金在整个铅酸蓄电池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铅酸蓄电池板栅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板栅失效机理、传统板栅以及新型板栅的发展概况,旨在为板栅合金的成分设计以及整个板栅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为发展长寿命、高性能铅酸蓄电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分析了铅蓄电池重量比能量与循环寿命的关系,解决了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研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板栅腐蚀和枝晶短路,对今后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制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刘广林 《蓄电池》2005,42(1):37-37
提出铅酸蓄电池极板与板栅设计中除r、α和γ系数之外的一个新的重要系数—空间系数k。k的物理意义是,涂膏生极板中可涂填铅膏部分的空间与极板内部几何空间之比。极板内部几何空间定义为涂填铅膏的生极板除边框之外的三维尺寸的乘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正极板栅材料及正板铅膏添加剂两方面综合研究了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板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铅钙合金作板栅,在正膏中加入0.2%的Y添加剂,所制成的正极板,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
在采用低锑和“混合式”板栅的免维护汽车蓄电池中,当含锑量降低时,正极板栅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异常的腐蚀现象。为加速搁置寿命试验,下述两种方法似乎有效:仅仅将正极板浸渍在低密度的电解液中;或者将一合金片放在低密度电解液中进行定电位腐蚀。作者观察了Pb—Ca—Sn合金和铅—低锑合金在经受这两种试验时的腐蚀方式,结果证实,上述试验的确是加速搁置腐蚀的有效方法。此外,还发现,含锑量越低,整个腐蚀层和t—PbO层愈厚,特别是在含锑量低于1%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期刊登了钱健同志的“开发少维护电池,促进行业发展”一文,为与之配合,加深对低锑合金的认识,本刊特地组织翻译了这篇文章供读者参考。本文对低锑合金及添加硒、硫、铜等元素后的特性及影响论述颇详。编者希望目前国内已采用低锑合金板栅制造电池的单位积极提供它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寿命影响的稿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