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以后,“可持续性”在概念层面上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与贯彻的同时,在其概念界定与如何将这一纯抽象概念具化到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切实操作方法上出现了巨大的困难。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基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EIA)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在意识到城市规划领域因规划缺陷及规划失效而可能引起的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彰响之后,借鉴国外实践中关于可持续性评价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同时分析了可持续性评价介入规划编制过程的三个契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以英国相关实践为借鉴,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评价为论述重点,对评价步骤及其与城市规划编制过程的相互协调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宁波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20位。受宁波城市规划局委托,我们承担了为规划局就各方面提供清晰的方案,并以此作为宁波市未来城市向东可持续性发展的依据.整个规划范围包括新城中心和周边39平方公里的城区。  相似文献   

3.
冯春燕 《建筑知识》2014,(7):118-118
城市规划评价是城市规划运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城市规划不足、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城市规划评价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完善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综合性。本文对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的涵义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具体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评价是一种政策评价技术,主要用于检验政策目标与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性与一致性,本文介绍了可持续评价的程序、方法、准则和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其对于我国城市规划评价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可持续性的评估与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可持续性报告是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成员、企业、各种团体组织等了解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工具,其内容包括可持续性目标的定义和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指标的结果分析要向社会公布,指标外性能要进行定期评估。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可持续性评价的发展脉络与实践背景下,论述了可持续性评价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的概念、基本内容、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介绍了《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最后探讨了我国未来开展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与地下空间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福生  陈林 《地下空间》2002,22(1):49-52
本文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低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若使地上,地面,地下空间协调发展,合理科学的规划好地下空间,珍惜地个珲间资源,健全地下空间法律法规,统一地下空间管理机构,则可高效率的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8.
《建筑创作》2005,(3):42-49
在法国进行了20多年的地方分权政治运动,使许多城市日益关注其自身的变化,各大城市纷纷开展重要的城市建设,不仅体现了这些城市的雄心壮志,也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规划,从整个区域到公共空间的安排以及景观和建筑之间关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性与全球经济中影响评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宣言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并成为全球行动的纲领.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及一些世界性组织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度量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标准亦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可持续发展是既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需要的能力,又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其中隐含着两个基本的前提,或曰两对矛盾:环境与发展.取得经济发展以确保我们现在及子孙后代生活标准的提高,保护和改善现在和将来的环境;现在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源于协调发展的收益与潜在的环境成本.那么,如何对发展的效果作定量的评价?因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地球上的生存条件的增强,而不是削弱.意味着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要在其补给的限度内,意味着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不仅仅是人造的财富,还包括自然的财富.例如清洁和充足的水源,优质的可耕地,丰富的野生动物,以及大片的森林”.但是,目前的评价多数仅限于对当前效果的评价,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对过去的状况作评价,更要对未来的发展作评价;不仅要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低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 ,若使地上、地面、地下空间协调发展 ,合理科学的规划好地下空间 ,珍惜地下空间资源 ,健全地下空间法律法规 ,统一地下空间管理机构 ,则可高效率的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1.
12.
对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协调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力 《规划师》2000,16(3):17-19
作者从分析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内在关系入手,对城市旅游规划的技术原则及其和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玲玲 《城市建筑》2014,(17):34-34
现代化城市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布局与建筑设计。城市是由建筑组成的,好的设计对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节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出发,分析了设计与规划的协调发展,并对未来城市建设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之间产生的矛盾,根据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探求“两规”协调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找“两规”协调的切入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Sustainability and Airport-Led Urban Develop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rports are no longer places where planes just take off and land but have evolved into major business enterprises with spatial impacts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that extend deep into metropolitan areas. They are vital hubs in the global space of flows. Airport-led urban development, notwithstanding its employment and income generating capabilities and potentials, comes with costs and risk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A host of planning issues are raised. Traditional NIMBY reactions against airport expansion are evolving into more fundamental critiques of aviation around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Medi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viation industry's pro-growth stance and more sceptical perspectives i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aviation. This may prove an oxymoron but it remains vital to link airport planning to the broader planning of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nd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必然联系,有着非常紧密的相互协调关系。在建筑设计时只有注重两者关系的科学协调,才能使设计方案减少缺陷,达到完美。本文分析探讨了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确定城市或者区域的优先发展地区或者发展方向时,通常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条件如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用地条件等进行分析比较.为了避免个人直觉式的欣赏评价,符合现代社会日益精确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个性化需求,建立可以量化的评价体系来协助确定优先发展区域和主要发展方向在类似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合<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试图借助数学工具和系统分析方法,来建立多条件下比选的量化分析方法和框架,为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方向、空间选择等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项城市规划设计的国际性实践操作案例.通过2项案例探讨了景观规划、景观都市主义以及可持续性和可具弹性方面之新举措,对这些内容背后存在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回顾和揭示.在此基础上,针对实现具有可持续性和弹性的社会城市化过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规划和设计上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的实践操作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