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低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是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我们曾在工艺等方面进行过多次“降乳”探讨,但效果均不理想,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运用FAD降低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降乳”效果明显,酒质与出酒率均有提高,是“增己降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浅谈增己降乳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采用增己降乳的方法,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进行多年。如何把浓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含量适当的降下来?笔者从事酿酒  相似文献   

3.
来稿摘刊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增己、降乳”措施赵福明天津渔阳酿酒有限公司(301906)乳酸是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 ,酒醅中乳酸主要由乳酸菌代谢产生 ;乳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乙酯。若己酸乙酯含量低于100mg/100ml,而乳酸乙酯在250mg/100ml以上 ,应“增己”。措施 :①更换优质人工窖泥。②减少粮醅配比 ,多甩醅 ,加糠。③低温入窖。若己酸乙酯达150mg/100ml以上 ,而乳酸乙酯偏高时 ,则“降乳”。措施 :①使用贮存一段时间的中高温大曲 ,降低入池淀粉浓度 ,加大用糠量。②采用富马酸降乳 ,0.1 %…  相似文献   

4.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增己降乳"科学、合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浓香型白酒乳酸乙酯过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客观地评价了乳酸乙酯在浓香型白酒中作用的两面性,阐述了“增己”和“降乳”二者的辩证关系,围绕“增己”为主,“降乳”为辅这一论断,结合作者39年的实践经验,从生产的各个环节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工艺措施,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TH—AADY在浓香型习水大曲丢糟中的应用关键词TH—AADY浓香型白酒丢糟应用肖世政习酒总公司东皇生产区(564600)表1酒质分析结果对比(g/L)项目总酸总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对照样1.204.312.282.701.090.12...  相似文献   

6.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增己降乳"科学、合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登 《酿酒》2007,34(5):4-7
对浓香型白酒乳酸乙酯过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客观地评价了乳酸乙酯在浓香型白酒中作用的两面性,阐述了"增己"和"降乳"二者的辩证关系,围绕"增己"为主,"降乳"为辅这一论断,结合作者39年的实践经验,从生产的各个环节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工艺措施,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汤世荣  王金生 《酿酒》1994,(6):20-21
乳酸、乳酸乙酯的生成机理及其降低措施汤世荣,王金生(山东省五莲县酿酒厂)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构成了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探讨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生成机理,采取相应措施,使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控制在合适的比例上,对促进我国浓香型白酒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白酒行业,浓香型白酒普遍存在己酸乙酯含量不足、乳酸乙酯含量过高的现象,严重影响白酒的品质。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乳酸菌数量急剧上升,导致乳酸乙酯含量过高的原因,以及现阶段对增加己酸乙酯降低乳酸乙酯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提高浓香型白酒品质。  相似文献   

9.
乳酸乙酯作为浓香型白酒的重要组成物质,它的含量及其与己酸乙酯的比例如何,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对此,本文针对浓香型白酒乳酸乙酯含量偏高的这一问题,提出了降低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乳酸乙酯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于桥 《酿酒科技》2001,(3):19-20
乳酸是乳酸菌同型发酵的产物,乳酸同乙醇酯化反应生成乳酸乙酯,乳酸乙酯是浓香型酒主体香味成分之一,是白酒中的主要呈味物质,不仅有柔和绵甜的口感,而且对已酸乙酯不家助香作用,在大量浓香型白酒中已酸乙酯与乳酸乙酯的比值多在1:0.5-0.8之间,(孙悟)  相似文献   

11.
就生香活性干酵母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试验。根据生香酵母和己酸菌的代谢规律及己酸乙酯的生成途径,制订了相应的试验方案,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曲酒己酸乙酯含量平均提高1.5g/L以上,为生香活性干酵母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实际应用创出了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12.
“增己降乙”提高浓香型酒的质量丛湘涛山东临朐酒厂技术科(262600)关键词白酒,浓香型,质量,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在浓香型酒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含量不宜过高;己酸乙酯的含量应适当地高于其它酯类,以保持其典型风格。我厂粮酒生产自1993年夏...  相似文献   

13.
在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中,辛酸乙酯的绝对含量并不高,但其香气强度贡献值比传统观点认为的四大酯中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均要大,仅次于己酸乙酯;通过GC-O嗅闻技术,也证实了微量的辛酸乙酯在浓香型白酒中具有比较明显的水果香;适量的辛酸乙酯含量对酒体复合香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含量会对酒体中其他香味成分表现出抑制作用.辛酸乙酯及其特征性在清香型、凤香型白酒中也同样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4.
浓香型白酒与乳酸菌、乳酸、乳酸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维青 《酿酒》2010,37(3):90-93
介绍了浓香型白酒生产中乳酸菌的来源、乳酸菌和乳酸降解菌在白酒发酵中的作用及乳酸、乳酸乙酯在白酒中的功能。并建议通过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乳酸菌、乳酸、乳酸乙酯的变化等情况来调整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陈龙 《酿酒科技》2020,(5):60-64
为了确定浓香型白酒一个生产周期不同排次白酒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以古井镇某酒厂一个生产周期不同生产时期所产的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与己酸乙酯之比的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白酒中主体风味物质在生产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并采用色谱结合白酒品评技术对分段摘酒进行了研究,以期最终达到量质摘酒的目的。结果表明,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含量随排次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新老厂区乙酸乙酯与己酸乙酯之比排次差异显著,乙酸乙酯与己酸乙酯之比呈现增长趋势;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随着断酒酒精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乳酸乙酯随断酒酒精度降低而增加,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和异戊醇随断酒酒精度降低呈下降趋势,总酸含量随断酒酒精度降低呈上升趋势。以上研究为进一步解决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结合色谱检测技术指导酿酒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高度浓香型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与己酸乙酯含量接近,使酒体放香压抑,味醇厚绵长和闷甜、带有涩味,饮后醉酒时间长、醒酒慢、偶尔还伴有失重的感觉,乳酸乙酯含量和己酯乙酯含量的量比关系适当并对总酯、总酸、高级醇、总醛量比关系的调整,使酒体醇和回甜、不辣口、下喉舒适自然、不上头、醉后醒酒快,可以解决“放香浓、香暴、醉酒时间长、醒酒慢、醒酒后偶尔还伴有失重感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酿酒》1984,(2)
黑龙江省浓香型白酒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主体香不突出,己酸乙酯含量低,乳酸乙酯含量高,二者比例失调,造成酒味不协调、闷而不爽净、后味短而淡、喷头小、余香短等缺点。我们经过三年的试验,采用高度摘酒的方法,降低了乳酸乙酯的含量;利用己酸菌发酵液和双轮底长期发酵的措施,增加了己酸乙酯的主体香味物质。成品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由原来的101.71毫克增加到358.6毫克/100毫升;乳酸乙酯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8.
产酯酵母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酯类在白酒的香气形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的含量占香气成分的首位,也是区别于其它蒸馏酒的主要特征之一,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及己酸乙酯三大酯类占白酒总酯组成分的90%以上。由于其组成分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区分白酒所属的香型:乳酸乙酯及乙酸乙酯存在于所有的白酒之中,含量较多,它们是清香型及米香型的主体香气,所不同的是前者乙酸乙酯大于乳酸乙酯,后者恰好相反,乳大于乙,并含有较多量的β—苯乙醇;若再加以一定量的己酸乙酯就形成了浓香型的主体香气;在酱香型中上  相似文献   

19.
罗维  许聪 《酿酒》1995,(5):54-57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罗维,许聪(内蒙古河套酒厂)一前言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风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典型性及其内在质量主要是由于白酒中所含各种风味物质的比例关系决定的。乙酯类是白酒的主要香气成分,其中以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含...  相似文献   

20.
金佩璋 《酿酒》1990,(6):29-31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剖析白酒中香气成份,自1979年轻工业部在洋河酒厂举办第一期培训班以来,至今已较普遍地应用于全国各名优酒厂,这对科学地控制产品质量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浓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气己酸乙酯含量及其和其他香气成分特别是乳酸乙酯之间的量比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白酒质量的关键指标。各种档次白酒的己酸乙酯含量已正式列入轻工业部QB—850—53、QB—941—84标准,规定所用的气相色谱定量法采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吐温-60混合柱,是根据1974年内蒙轻工研究所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