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外,市场上还有一种改色水晶,系利用放射性同位索钴~(60)强烈辐照而成。改色水晶色泽无天然色泽柔和,且时间长后要褪色。钴~(60)辐照只能使无色者呈烟色或使浅烟色变成深烟色,但到目前为止天然水晶还不能改成紫、蓝绿色等,以提高其价值。但紫晶可以褪色呈黄色。  相似文献   

2.
张丽 《中国宝石》2010,(4):238-239
颜色是评价珍珠品质的重要因素,珍珠的颜色丰富多彩.颜色差异直接影响其价格高低。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改色珍珠.特别是辐照处理改色珍珠。由于各国对有关珍珠改色的具体技术方法和工艺细节严加保密.限制了珍珠改色机理的研究和我国珍珠改色技术的发展。本文以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为研究对象,通过辐照处理改色实验.对珍珠辐照处理的改色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与天然黑色珍珠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为它们的鉴别提供了有效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3.
养殖珍珠的辐照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电子加速器对淡水和海水养殖珍珠进行辐照实验, 获得了大量的辐照改色样品. 实验表明, 辐照产生的颜色是稳定的, 辐照后珍珠不具有残余放射性. 淡水珍珠辐照改色的效果明显, 海水珍珠只能得到稍带银灰色的效果. 为了探讨珍珠辐照改色的机理, 对天然的文石和方解石晶体也进行了辐照实验. 通过系统对比辐照前、后珍珠的各种性质, 总结了辐照珍珠的鉴别特征, 讨论了辐照改色的机理. 认为珍珠中的有机成分与水的放射化学反应及Mn在辐照过程中的氧化作用是珍珠辐照改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无色—浅黄色方柱石样品进行电子辐照改色处理,并对部分改色后为褐色/烟紫色的样品进行了热处理,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情况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电子辐照处理可使无色—浅黄色方柱石样品变为紫色、黄色,部分样品带棕褐色调。经电子辐照处理成紫色的方柱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黄绿区有宽的吸收带;辐照处理成黄色方柱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吸收峰位置与天然方柱石基本一致,蓝紫区的吸收明显增强。笔者推测电子辐照致方柱石产生紫色的原因与天然紫色方柱石颜色的成因可能相似,而产生黄色的原因可能与O-色心有关。加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恒温时间为2h,恒温温度在500℃以下时,辐照产生的不理想的褐色调不能被有效消除;恒温温度为600℃,恒温时间2h以上时,辐照改色的样品褪色为近无色—浅黄色;加热气氛对方柱石颜色变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杨梅珍 《珠宝科技》1997,9(4):36-36,40
紫晶的改色实验研究杨梅珍当今珠宝贸易中,大部分黄水晶是由紫晶经过热处理而成的,尤其是对较次的紫晶进行热处理,可以得到颜色非常漂亮的酒黄色黄水晶,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实验室紫晶热处理实验,从热处理改色原理及加工工艺两方面进行探讨。1.紫晶热...  相似文献   

6.
紫水晶热处理及成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源 《中国宝石》2008,17(4):198-201
研究目的 天然产出水晶颜色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紫色、黄色、烟色、粉红色等。就有色水晶的价值而言,不同颜色的水晶价值相差也是非常的大,其中以金黄色的水晶价值最高.紫色水晶次之,而以无色水晶的价值最低。如果能够通过优化处理的工艺手段改善水晶的颜色,则会大大增加其价值.也就会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天然黄水晶颜色金黄,犹如黄金,深受人们的追捧,市场上常出现紫水晶经加热处理得到的黄水晶。主要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不同色调的紫水晶,通过加热处理实验,确定紫水晶的变色温度,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发现:紫水晶经过热处理后改色成黄水晶,可通过颜色、光泽、内部包裹体及表面特征与天然黄水晶进行辨别;热处理过程中,紫水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改变颜色,由紫色到无色到黄色,且变色温度(400~500℃)与恒温时间长短有关;经热处理后的紫水晶在红外光谱带中存在3 854、3 738、3 585、3 436、2 675、2 362、2 233cm~(-1)处吸收峰并没有消失,天然黄水晶则不存在特征的3 585cm~(-1)处吸收峰;紫水晶在紫外吸收光谱中540nm处吸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黄玉的辐照改色及赋色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辐照处理可以改变黄玉的颜色. 系统地阐述了天然黄玉的颜色, 综述了国内外在黄玉辐照改色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对黄玉及辐照处理黄玉颜色的赋色机制进行了探讨, 初步认为黄玉的颜色是由杂质元素、杂质离子心、电子-空穴心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核辐照技术在宝石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核辐照技术在宝石学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对用于宝石改色处理的核辐照源的特点及其作用以及宝石辐照赋色机制与效应进行了探讨,揭示由辐照损伤法产生的电子缺陷心的形成机理,并拟定适合辐照改色处理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沈才卿 《中国宝石》2006,15(4):148-150
近一年多来,本刊收到消费者来电和企业来函,均对目前水晶市场中的材料现状表示质疑和担忧,不少消费者对天然水晶,各成水晶以及铅玻璃的概念混淆不清,普遍认由“合成水晶就是玻璃”,这种错误的认识,也影响了水晶企业的发展;为使经营者更明确所经营的宝石材料成分.也使消费者辨别清楚,本刊特约中宝协人工宝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才卿先生就天然水晶、合成水晶、铅玻璃和“稀土玻璃”的特性以及如何区分作一个介绍,让消费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染色珍珠和辐照珍珠的常规鉴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染色的和辐照改色的珍珠,还有被称为“激光改色”的珍珠。收集了市场上的一些有色珍珠样品,进行了染色和辐照试验,获得了丰富的试验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了常规下鉴定染色和辐照珍珠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水晶透明、晶莹、闪亮,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早在石器时代,水晶就是制造石器的原料之一。在我国历代出土文物中,有许多水晶装饰品和工艺品,例如出土有水晶挂件、水晶珠、水晶杯、水晶碗等。 1905年,人造水晶问世。我国在1959年也培育成人造水晶。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工业用人造水晶已代替了天然水晶,故我国天然水晶矿山大多逐渐关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消费者争相佩带黄金饰品以为荣耀,近年黄金饰品一路下跌,而钻石首饰似乎销势上扬,但钻石毕竟价值太高,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接受,于是位于黄金和钻石之间的水晶饰品近期在首饰市场却备受青睐。水晶有天然水晶和人造水晶之分。天然水晶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SI。)有无色、紫色、黄色、褐色、茶色等,还有金发晶,绿发晶、黑发晶等珍贵品种,硬度为人人造水晶为水晶单体(碎水晶)与铅玻璃随用途不同按一定比例熔炼,再次结晶而成,大多为无色与紫色,等硬度为民5。因此要区别二者,只要将天然水晶与玻璃仿制品相互对划一下,哪个有划…  相似文献   

14.
奇妙的水晶     
柳函 《中国宝石》2010,(2):134-137
水晶千姿百态.有的如水般清澈透明.有的因其中的包裹体而千姿百态。天然的水晶晶簇,水晶晶洞是赏石爱好者的首选.在艺术家们的手中,还可以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制作成首饰。4月的上海国际珠宝展期间.东海水晶业者展出的水晶艺术品精彩纷呈,本刊将其中精品展现给喜爱水晶的人士.让大家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水晶饰品在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的旅游市场上十分火爆,各式精美绝伦的天然水晶石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晶主要分天然和人造两种。天然水晶是一种透明的石英晶体,成分为二氧化硅,呈六角柱状结晶。由于天然水晶质地纯洁、硬度较高、晶莹剔透,给人以形态优美、天生丽质的感觉。其中以天然水晶球、紫晶等为主的水晶系列受到青睐。人造水晶则是混合石英砂及氧化铅等多种矿物,以精细的切割技术及无瑕疵的打磨功夫制造而成。其中  相似文献   

16.
周勇 《四川丝绸》1994,(2):47-47
涤纶染色织物染疵回修技术简介井研县丝绸印染厂周勇在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过程中,因停电、机械、电气故障或操作失误,染料、助剂质量问题等往往产生色花、色渍等染疵。一般采用剥色后重染或改色来掩盖,不但生产成本增大而且剥色后重染或改色后仍存在病疵,再说色泽也...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辐照改色宝石饰品近来,一些人误认为佩戴珠宝首饰会有损人体健康。其理由是一些低档宝石被伽马射线或中子辐射过,使其呈现出艳丽的颜色或迷人的光泽,从而使这些宝石带有相当量的放射性物质。患乳腺癌和肺癌的机率将成倍地增加。事实上,这种牵强附会的推断是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批未经揭示的高质量合成及改色钻石进入钻石市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同时给鉴定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笔者对从某公司购得的一批合成及改色钻石进行了详细观察测试,包括放大观察,发光现象及光谱特征测试等。研究结果显示,化学气相沉淀法(CVD)合成钻石均近于无色,高压高温(HPHT)合成钻石均呈黄色,两者净度级别均较高,经辐照处理后钻石样品呈蓝色,但净度差;CVD合成钻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没有显示明显特征吸收峰,辐照处理钻石显示GR1辐照损伤心;在DiamondViewTM下,合成钻石样品可见蓝色荧光和层状生长纹。用常规的鉴定方法难以将合成和天然钻石区分,需要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DiamondViewTM下的荧光图像等特征才能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9.
怀集的天然水晶谭子荣怀集,是广东省天然水晶产区。早在六七十年代,怀集冷坑镇的三坑和马宁镇的湖氵朗地区就发现不少天然水晶。随后,该县矿产部门便成立了水晶收购站进行收购,年收购量约50吨左右。近年,有人相继发现在下帅、中洲、桥头、梁村、兰钟、大岗、启固、...  相似文献   

20.
齐成 《网印工业》2005,(4):36-37
水晶指天然的石英晶体,一般呈六方柱状.不含杂质的水晶,洁净无色,剔透闪亮,并能在日光下折射出七彩颜色,非常漂亮,而如果含有杂质,就会带有颜色,色彩迥异,如著名的黄晶、紫晶等.如今天然的大块水晶不多,一般多为人造的,采用无色石英加热到2000℃时结成透明的单晶体,通过切割、打磨等方法制作成各种高级工艺品、镜片等.虽然用天然或人造水晶制作的产品有耐高温、耐磨、不易受酸碱腐蚀等性能,但因其存在制作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等缺陷,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的“水晶工艺品“一般都是用有机玻璃、透明树脂水晶胶等塑料产品来替代水晶而加工成仿制品,这些仿水晶制品透明度很好,外观与水晶基本一致,且加工制作方便,原材料易购,价格也便宜,可以大批量机械生产,也可以家庭手工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