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中,有不少中国文人由于种种原因东渡扶桑,在形成一次移民浪潮的同时,也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向日本进行文化传播的高潮。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文人在儒学、教育、史学、文学、武术、建筑、书法、绘画、医学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应学习借鉴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身哲学,把上善若水、少私寡欲、宠辱不惊、处下守柔、信言不美等警世格言、经典名句作为品行修养的重要内容,净化心灵,养育官德,惠施善政,为民谋福祉。  相似文献   

4.
“取下求上”是《墨经》概括老子实践哲学的命题。分析“取下求上”命题的产生过程,用《老子》中的大量论述来说明“取下求上”的命题可符号化为“取非A求A”,还可泛化变形为“非A则A”、“大A若非A”等多种实践哲学公式。论述老子辩证理论哲学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老子实践哲学可作为中华民族振兴的谋略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人们躁动的心态下,我们需要的是喧嚣后的反思,和反思后的心态的谐和。结合老子的时代状况进行细致地剖解《老子》,从老子哲学中我们探寻到他对个体心态修养的关注,"自然"、"无为"、"反朴"的理想人生境界是其个体心态修养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是"虚"、"静"、"柔"。老子智慧对浮躁的现代社会的个体心态修养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生活的诸多领域,老子提倡以水为师,其生活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社会生活美、人际关系美、个人生活美"等方面。在社会生活美的实现方略上,他倡导圣人无为而治;在人际关系美的处理策略上,他倡导慈爱节俭、谦让无争;在个人生活美的获取方法上,他要求人人虚静、无欲、无知、知足。这些深见可谓道家生活美学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生命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生命智慧引发了弥久不衰的思想魅力.文章结合时下我国高校教职工生命状况和职业发展态势,着重发掘和整理老子生命哲学中的“贵生轻物”的人文关怀、“贵柔不争”的处世艺术、“生死自然”的达观态度、“死而不亡”的终极超越等独特的生命智慧.认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职工,应既“育人”也“育己”,把握自己的定位,顺应生命的本性,纯真而自然地让个体生命之花自由而全面地绽放.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古典美学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对太极拳审美特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以及太极拳审美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帮助习拳者找到太极拳审美特征的理论根基。此研究对进一步丰富太极拳审美理论体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的特点是实践,文人音乐强调修身养性功能就是典型。诸如"天人合一"、"心斋"、"坐忘"、"移情"、"素琴实践"、"自况"等等,都是具体的表现。这些表现体现了超感性和超主体性的特点。相关文献中的许多文辞源于实践又导向实践,也体现了"做的哲学"精神。挖掘这种哲学精神,对中华美学的重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当代音乐研究、民间传统和教育实践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朱谦之的<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一书系统地汇集了19世纪之前中国思想文化西传的有关资料和当时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透过该书分析了十七八世纪中国哲学对欧洲产生影响的概况和原因.  相似文献   

11.
老子思想清新独特,主要来源于前人的经验、智慧,并受女性崇拜思想、杨朱“贵生“思想和彭蒙、田骈、慎到等“弃智“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精华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与相似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就是要用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传统哲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用传统哲学之精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老子思想中蕴涵了丰富的水哲学,以水论道,以水论人,以水为师,以水鉴事,以水德为执政理念,水之道德贯穿于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与政治观。在宇宙观上,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形而上本原,水是万物之形而下本原,形成"道无水有"的关系。在人生观上,提出"上善若水",人以水为师,具有水之德性和人格。在政治观上,崇尚水德,提倡无为而治;以水喻民,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14.
解读老子所谓的"道"及其引申出的"术".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之道,而此"道"亦为经验世界万物形成之规律.顺其"道"而行,对于统治者而言,即当以"无为"而为之;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则自处应"守柔",与他人、社会相处应"不争".老子的"道"论及其中体现的辩证思维,在方法论上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体现了老子所秉持的不同于儒家的一种价值观念.有得宠就有失宠,祸福相依,得失无定.人们高兴于得宠而担心失宠,却不知得宠意味着失去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老子哲学崇尚个体人格独立和自由,对于今天的社会价值观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我国学术界流行的:“老子讲转化不讲条件”这一观点相反,叙述了《老子》中存在着的大量反例。指出尽管老子没能从中概括出诸如:“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那样带着普遍性的结论,然而《老子》中已经包含了事物的转化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观点的萌芽。研究了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并详加论证了的转化的相对性问题,及其提出的转化的绝对性问题,指出毛泽东在进行了长期理论探索后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为解决此问题奠定了基础。认为当前弄清转化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南昌水专学报》2017,(2):48-53
"道"乃老子思想体系之核心概念。他将"道"定义为一种路径及其蕴含之规律,并论述了宇宙生成、万物生灭以及人类生存之道。老子坦言,他对道的解说不过是勉强而为之。老子告诫世人,悟道时应保持虚静;为更好地运用道,还须努力"得一",以求把道的"无为、无知、无欲、柔弱、谦卑"运用到"治国、作战、养生、处世"中去。  相似文献   

18.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源自西方的营销学理论,它改变了传统营销学单向传播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企业与消费者双向沟通的传播模式,极大地丰富、完善了营销学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从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概念入手,从老子辩证哲学思想的角度,深入解读该理论,并对企业如何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的循环统一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设计艺术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设计艺术研究中采用哲学的方法是理所应当的.只有运用哲学的方法,把设计看作是人与世界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我们才能对设计艺术进行整体把握,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设计艺术领域的某个局部看问题,从而解决设计艺术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艺术美学,他的绘画美学是其整个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绘画美学是通过对中国绘画艺术传统的诠释与拓新而建立起来的,他系统诠释了中国画艺术特征是诗书画乐"本一体",中国画艺术造型即非科学的"灵的空间"的诗性创造,中国画艺术精神体现为"空灵与充实"的辩证把握,中国画艺术妙境产生于"虚实相生"的审美表现。他的绘画美学以中西绘画艺术比较为视域,以探索中国绘画艺术意境为旨归,以解决中国绘画的虚实问题为中心,以对中国传统画学的创造性转换为着力点,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绘画美学体系,因此开启了中国化、时代化的绘画美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