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散文)     
我们治水的老祖宗要算大禹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了他对治水的专注和勤奋;也说明,他是有个家的。据鲁迅先生说,他家的禹太太,怪丈夫不回家,还跳脚拍手地大骂了一通“杀千刀”呢。我们这些大禹的子孙们,不少是“治水世家”,以工地为家的。不少人在工地干活,在工地找对象结婚,在工地生孩子;孩子长大了,又治水,又成家,又养育儿女,……除了工地,好象再没有其他什么家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治水成功的大禹,世界各国只要有人治水的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大禹”。在印度洋岛国的斯里兰卡,人们自豪地把帕拉克拉马巴胡一世(1153~1186)誉为“我们的大禹”,可见这位800多年前的贤明国王的治水功绩是如何显赫了。斯里兰卡是湛蓝的印度洋上的一颗翡翠,这里盛产橡胶、红茶、稻米和水果,拥有世界上少有的热带植物园。然而,这花园般的国土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斯里兰卡人代复一代辛勤开发得来的,更是年复一年兴修水利的结果。斯里兰卡的历代国王有一传统而庄严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不受外  相似文献   

3.
正4月19日上午,2016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省绍兴市大禹陵广场隆重举行。据了解,祭禹前后,还举办各种与治水有关的活动,包括"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河长谈治水"论坛、全市五水共治成果展、动漫电影《大禹宝藏》研讨、越剧《鉴水吟》展演等。  相似文献   

4.
大禹,姓姒,又称夏禹、戍禹,我国古代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禹时期洪水泛滥,大禹继父亲鲧后主持治水。背着干粮,手持工具,勘测山川地势,足迹遍及九州。他改变了各氏族分散治水的办法,统一划分治水的区域,先导大河之水入  相似文献   

5.
淮安,这个青莲岗古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洪水搏斗了五千多年,大禹王没有留下江淮下游治水的传说,却永远把万古不灭的治水精神留给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子孙…… 建国45年来,淮安子孙们造化神工改天换地,谱写了治水兴淮的新篇章。他们高举熠熠生辉的“大禹杯”,告慰先圣。 ——题记  相似文献   

6.
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南岸的黄陵庙,是为纪念大禹开峡治水的功绩而建。从黄陵庙沿江上溯约3公里,就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站在耸立于中堡岛畔的三峡工程右岸混凝土纵向围堰上,隐约可以望到黄陵庙富丽堂皇的琉璃瓦。几千年过去了,治水英雄大禹的后代们依然在此为治理长江而不懈努力。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下游的江汉平原将告别水患连绵的岁月,但上游几百平方公里的沿江地带却将淹于水下。这就意味着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巴蜀文明的大三峡土地连同它千百年的历史遗迹和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将面临一个新的命运。一项为拯救三峡…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公祭大禹陵活动在绍兴举行周期生(钱塘江志编纂委员会)1995年4月18日至20日,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活动在绍兴举行。大禹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是我国第一个王朝一夏王朝的开国之君。他辛勤治水、奠定九州的丰功伟绩广传民间;艰...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治水始于大禹。大禹在总结其父鲧治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智慧才能,以忘我的精神奔波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孙叔敖传承大禹治水精神,在安徽治理芍陂时精选地址,为民谋利,能排能蓄;徐有贞治水事迹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曹谨的治水兴利,体现了古代官员的职责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展观,当代修建的红旗渠,更多的展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魅力。以上五个治水事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明依水而生、依水而盛。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水文化的发展史。回顾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大河文明,治水的历史深邃而悠长。治国先治水,有土才有邦。黄河、长江滋生了令世界敬仰的中华文化,而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大运河等一系列堪称世界的‘经典水利工程”,可谓居其首功。大禹、李冰、王景等古代治水英雄的背后,闪烁的是中国人治水理念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在武汉市汉阳区龟山东麓,有一处临江而立、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著名古迹晴川阁。晴川阁古建筑群中,除铁门关以外,所有的.建筑都是为纪念中华民族治水的先贤——大禹而建的。  相似文献   

11.
潘杰 《江苏水利》2006,(6):46-48
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治水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水为魂的水利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发扬、光大,不断演绎着水文化的人文之魂。一、“大禹精神”的产生,树起中华民族治水精神的人文大旗中华民族的治水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传承的,且这种内涵和传承是植根于“以水为魂”的水文化理念之中。水利精神可以上溯至大禹治水时期。约公元前的2200年前后,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于是就有了大禹治水的生动传说,就有了传承至今的“大禹精神”,从实践层面留下了丰富的治水文化。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治理洪…  相似文献   

12.
大禹治水,是中国早期治水文明的重要一页.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往注意到了大禹治水所产生的历史文化作用,而忽视了大禹,作为神格意义上的人类英雄,所应当具有的神话支持系统的存在.这种存在不是一件两件神话故平与传说,而且一种上升到文明与哲学层次上启示,它为我们今天的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决利文明活动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质朴与动人的背景,它显示了早期治水文明的基本特证.天神授书的天人感应文化哲学的完美体现.这种天授神书或者神女授书的行为源于对治水英雄的感动,对大禹精神的认可与欣赏,这种授书行为使治水这类人事行为获…  相似文献   

13.
水利事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进步而存在,一位名家曾说过:“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灵渠、都江堰、大运河等古代水利工程令人神往,大禹、李冰、潘季驯等古代治水名家被人敬仰。今天,一位当代的治水英雄——党的好干部汪洋湖同志,以他平凡的事迹、朴实的人生、高尚的品质、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水利付出的牺牲。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赢得  相似文献   

14.
就象看见铁路想起詹天佑,翻开书本想起发明造纸的蔡伦、初创活字印刷术的毕升一样,每当看到长江大河奔流东去,我便想起中华民族的第一位治水英雄大禹。以我观察,对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怀有深厚感情的,绝非笔者自己。  相似文献   

15.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传说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一场滔天的洪水,获得了成功,并由此创建了夏王朝。之后,“分疏治水”便成为历代尊奉的一种重要治水思想,亦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我们不妨首先回顾一下分疏治水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利人宣言     
春光正浓 水利建设的征途上 走来了我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先躯李冰 我是新时代的一名水利职工 神圣的诺言伴着先辈的重托盛满了我的心胸  相似文献   

17.
吊大禹陵     
过门不入千伙敬,治水半功美名阵。世代神州吊贤祖,高风亮节比轩辕。吊大禹陵@陈训文~~  相似文献   

18.
黄颖南 《河北水利》2010,(10):17-17
<正>大禹是中华民族成功治水的典范,在他及后世治理、开发、利用、管理水和感悟水、欣赏水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水利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地域特性。1.大禹治水精神的内涵大禹"导三川、疏九河、会一泽、开二水"导洪入海,功成名就于水利,其治水精神,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就是弘扬中华文华。大禹治水精神主要包括:一是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民本精神,二是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传统水利的特点“治水者治国”。四千年前的大禹,就是以治水成功而成为夏王朝的开国之君的。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以来,除水害、兴水利的活动不仅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历代统治者对水利建设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是中国古代水利之所以历经曲折,但依然能向前发展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访大禹渡     
初称,楷三五同行访晋南丙城大禹渡电灌站,印象颇佳有感而成小诗两首。 岸阶晚坐 霖色临古渡,河风带晚凉。 岸阶且倚坐,谈笑说治黄。几斗,‘孟r·‘巴IL甲刀.人甲 神柏小憩 神柏郁森森.禹述千古闻。 至今清荫炎,常憩治水人。 注:垣上有古柏~株,雄立河干,处枝茂叶,浓荫幼地,青翠照人,相传为大禹休憩处。访大禹渡@段天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