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应急准备的充分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原水污染造成的影响,提高应急队伍应急保障能力。策划和设计应急演练,成立应急队伍,编制演练文件,保障演练物资,采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锻炼了应急队伍,达到了检验与磨合应急响应机制。使应急队伍进行实战性体验,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并邀请媒体记者广泛宣传,使市民对生产自来水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市民对水质安全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电梯工业》2014,(4):15-15
为全面提升电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日前,山西阳泉市质监局在北国商城开展了电梯双盲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电梯双盲应急救援演练是指事前不通知参演单位演练时间、地点和演练内容等,重点检验使用、维保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传递是否畅顺,各部门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以及预案的可操作性,在突发时间发生后各部门的职责定位是否明确,应急指挥是否科学、应急处置是否得当。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14日,由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武警第二总队联合主办的2018年度全国公路交通军地联合应急演练在江苏镇江举行。多部门的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本次演练以"冬季公路交通综合应急保障"为主题,突出军地协同、军民融合应急处置,在镇江市312国道综合管理中心设主场地,在泰州328国道外环高架设置分场地,共计884人和179台设备参与演练。演练设置了预防预警、情况接报、军地联合响应、灾情侦察与研判、干线公路除雪除冰抢通和保畅、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快速打通、团雾天气船撞桥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铁为检验应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于2011年12月9日开展了首次不预先通知的"列车火灾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本次演练突出"实战性",采取演练前不事先告知民警和地铁工作人员的方式,仅在开始前1小时,随机抽取演练线路、区间及车站后派员前往现场。  相似文献   

5.
寇鼎涛 《市政技术》2012,30(5):170-173
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演练的定义、原则和目的,并以某工程实际演练为蓝本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应对工程事故的处置能力,避免或减少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提高应急抢险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Z1):16-17
<正>本文从交通应急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交通安全应急平台中的基础资源利用率低、监测信息利用不充分、应急处置协调不通畅等瓶颈问题,结合多源信息融合、云计算等技术特点及优势,从交通应急监测预警、多信息融合到多部门联动等方面提出依托信息新技术的交通应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陈绪华 《城市煤气》2012,(10):50-50
为进一步提高燃气抢险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供气,2012年8月31日,邹城市燃气总公司在市交警大队的配合下,在营西路南首开展应急抢险演练。邹城市政府副市长田成柱观摩了演练过程。  相似文献   

8.
燃气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燃气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危害性大,因此应急预案演练对燃气企业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黄岛输油管道事故案例中相关单位应急管理及处置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急预案演练对燃气企业的重要性,对应急预案演练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介绍了桌面推演的特点与优势,详细阐述了桌面推演策划的四个环节及桌面推演实施的三个阶段,总结了桌面推演对燃气企业的几点成效。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态     
《Planning》2013,(12)
<正>2013年度公路交通联合应急演练在陕举行11月28日,2013年度公路交通联合应急演练在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举行。演练模拟了在特长公路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起火的场景,检验了交警、武警交通部队、医护、路政等部门联合进行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担任演练总指挥。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刘占琪在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指挥中心观摩了演练。演练首次采用视频互动形式,将现场画面传送至交通运输部全国路网调度中心及各省区交通指挥中心,实现联网实时观摩。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检验高速公路隧道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消防部队处置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3月7日,我市在渝武高速公路西山坪隧道举行了首次长隧道抢险救援演练,市消防总队特勤支队、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及市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加了演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应运而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暴露出许多瓶颈问题,如预警阈值确定困难、传统服务器受硬件限制可靠性差等。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将云服务器(ECS)、云数据库(RDS)和云网站等数据安全储备系统嵌入到“牛顿力变化监测预警系统”中;然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灾变信息监测预警需求,建立长期、短期和临滑预警模式及阈值,并开发出灾变信息发布APP终端、微信公众平台和监测点GIS自动搜索系统,集多源信息发布和搜索技术于一体;最后,利用该系统提前45 d对南芬露天铁矿“2016–1101滑坡”进行长期预报,提前30 d进行中期预报,提前4 h在全矿范围内发出灾变临滑预警,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证明该系统具有信息发布及时、平台丰富、发布面广等特点,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滑坡灾变监测预警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城口县庙坝镇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中,综合采用了宏观巡查、裂缝观测、全站仪监测、GPS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对滑坡堆积体进行全天候监测,为抢险救灾总体决策及24h不间断抢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成功进行了3次预警,避免了重大险情的发生。该文在分析各种监测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中多种监测方法综合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灾害防控是建设防灾型城市的基础。通过分析河南罕见暴雨诱发地下空间内涝特点,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致灾因素,提出了相关防控体系构想。首先总结河南特大暴雨和灾情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及城市地下空间排水防涝系统等方面探讨罕见汛期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致灾因素;随后从极端天气下地下空间致灾风险评估、灾害防控规划及灾后城市恢复规划等方面提出特大暴雨下城市地下空间灾害防控体系构建方略;最后针对城市地下空间面临的复杂多样性挑战,从生态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科学地下空间防控体系构建及完善地下空间灾害应急救援措施方面阐述构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保障防灾的时效性和可达性,实现防灾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分配.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防灾空间结构战略规划、应急救灾空间规划与城市防灾设施空间规划.文章通过对城市防灾空间系统的规划原则与整合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城市防灾减灾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室外仓库和大型室内仓库等大空间场合,利用多源信息融合决策方法,构造了一个实用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多路时分复用技术,将感温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红外CCD图像探测器构成火灾多源探测器组,实现火灾级别的准确预报,实现火灾报警任务,提高火灾报警的可靠性,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6.
行为与环境认知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外显反应与内在机制,对于绿色空间人本尺度规划设计实践至关重要。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从使用行为与环境认知2个层面对国内外研究方法与内容进行梳理和评述。其中,使用行为层面主要包括自我报告记录、直接观察图析、位置识别技术追踪和位置服务技术映射4类方法,描述绿色空间中的使用行为特征;环境认知层面主要包括主观描述、实验设计及移动互联网技术3类方法,深入解读绿色空间中的使用行为动机。通过研究方法的应用方式、适用尺度以及研究内容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经历了由微观尺度质性到多尺度计量分析的过程,由“主观描述”“客观解释”向“多元数据探索”的转变。旨在对“以人为本”的风景园林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深,随之而来的施工风险也大大增加,尤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量丰富的地区,或紧靠雨污水管的工程,由于基坑围护结构漏水造成的事故数量明显增加.除了在技术上提前预防,施工中严把质量关外,对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技术也非常关键,处理的及时与有效,就会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结...  相似文献   

18.
安全性是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若由于初时设计不当,将严重影响地下空间中广大民众的人身安全;科学的规划,将有效提升地下空间的综合防灾能力。本文针对南京地下空间面临的主要灾种类别,系统梳理了其在防灾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未来地下空间应满足“内部防灾和外部减灾”两方面的需求,并针对火灾、水灾等主要灾种,布局相关防灾设施,制定实施措施;同时,明确了防洪排涝设施、避难场所与应急物资储备库等不同类型项目结合地下空间建设的策略和选址。最后,提出了平灾结合策略,以及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设施系统发展建设的三大契机。  相似文献   

19.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岩层破裂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勘探采矿局 (CSIRO)开发的用于岩层破裂监测的微震监测系统 ,为能将之应用于中国深井灾害的监测 ,提出了对软硬件改造和开发井下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视化微震监测系统的初步方案 ,这一系统的开发应用对改变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防震减灾的迫切需求,提出并设计了城市地震信息处理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各项功能和实现方法。在根据数据标准规范整合的地震专业数据库基础上,系统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震害评估专业模型,采用Oracle+Arc SDE+Arc Engine二次开发方案,实现地震信息的综合处理、灾情评估、应急指挥与辅助决策等功能。目前系统已经在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中成功应用多年,在提高区域防震减灾能力方面发挥了切实、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