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桥让河流自行其道,同时也为终有一死的人提供了道路,使他们得以往来于两岸。桥以多重方式伴送人们。城里的桥从城堡通向教堂广场,乡镇前的桥把车水马龙带向周围的村子。水溪上毫不起眼的石板桥为丰收的车队提供了从田野到村子的通道,承荷着从乡间小路到公路的伐木车辆。高速公路上的桥被编织入进行计算的、尽可能快的长途交通的网络中。始终而且各不相同地,桥来回伴送着或缓或急的人们的道路,使他们得以达到对岸,并且最后作为终有一死者达到彼岸。桥飞架于河流和峡谷之上,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236-239
刘珩 香港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创始人 香港中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  相似文献   

3.
正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正式成立于2004年,由刘珩创立并担任主持建筑师,是由十几人组成的年轻有创意的设计团队。南沙原创以南沙为国内根据地,以香港为国际窗口,2009年底在深圳开设了工作室,多年来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着多元化的建筑创作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2,(3):209-209
将两到三个小户型集合成一个大户型加室外共享空间(小餐厅或小客厅)。集中布置基本空间、服务空间,另增将其基本空间和其他空间布置在不同的楼层,形成夹层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集中的原则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促进交往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模糊边界     
一个人哇哇落地时,头脑是没有概念的,头脑中的概念边界随着人的成长慢慢形成,用以判断事物。然而在这个观念飞速更迭的时代,甚至每个人一觉醒来.都怀疑我们自己是不是落后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建筑师这群思想意识常常走在社会前沿的职业人,许多固有的。具有集体意识性的观念却始终没有变化.依旧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学规划做规划,学建筑做建筑.学景观做景观……,  相似文献   

6.
7.
《世界建筑》2007,(10):134-134
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香港)正式成立于2004年初,目前以刘珩为主持建筑师,有来自内地、香港和德国的10人组成的设计团队,已完成和正在实施在南沙及内地的许多建设项目。多年来,以南沙为根据地,开展着小规模的、数量不多的建筑创作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17,(5)
在越来越多的更新改造项目中,环境重塑是建筑师尤为关注的问题。"城中村"和"城中厂"虽均为边界引发的产物,但又各有不同。边界无论是在制度层面还是在建筑学空间范畴都呈现出复杂的特征——不同的起因、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叙事。受古典园林的启发,文章认为若于环境重塑中以边界为工具,合理运用,或将营建出意料之外的宜人空间。在南沙玻璃厂改造项目中,应用了边界作为环境调控的工具,这是一次有思考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不断增长的年轻富裕一代以及创意专业从业人士推动了休闲咖啡餐饮文化的普及,并迅速地将咖啡相关的消费转变成一个极具竞争性的行业。在这个市场中,协调亚洲接受了为 GAGA 鲜语餐饮品牌重新设计形象的任务和挑战,这是一个以年轻,新鲜,现代以及时尚前沿的品牌形象同众多竞争者区分开来的品牌。协调亚洲通过提炼出 GAGA 鲜语成功的精华部分,营造出一种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界限的一体式空间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4,(3):138-141
<正>设计工作室埃埃埃地(studioiiid)由设计师陈统一、翟子涵、金一凡共同建立。3人来自不同的院校,即宁波大学、江南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因机缘巧合,于2019年米兰设计周开始共同创作,以研究型工作室的形式,共同探索着设计的意义与可能性。工作室的创作始于对环境和行为的好奇心。3位设计师强调设计过程的真实性,并享受着动手实验带来的不确定性。希望通过模糊既定的边界,为事物挖掘不同的语言,由此创造产品、家具和装置。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宫作为城市的"儿童之家"与"第二课堂",提供了探索新型教育空间设计的契机。介绍了广州南沙青少年宫开放式功能布局与首层架空的建筑理念,以及用建筑内外的游走路径串联起的空间序列,同时介绍了结构优化和BIM、参数化设计的应用,体现"技"与"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大建设背景下,城郊农村地区的风貌面临重写,亟待记录和研究。本研究旨在关注当代乡土建筑的生成机制,以杭州大都会南部的城郊地区——萧山作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着力关注于单体住宅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如何"界定"自身的居住边界,将"入户路径"(home path)作为一条线索,总结当地居民对居住边界不断自我定义的过程及其背后动因。  相似文献   

13.
刘磊  徐建三  雷艳华 《华中建筑》2011,29(1):116-119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穿行于各种边界之间.而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体验也是对边界的体验.该文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公共空间的典型形式,分析其空间属性以及构成手法.重点从空间领域性、秩序感、空间类型及功能方面探讨了公共空间边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边界作为一种媒介依存于建筑体块和空间的组合形态,在多远文化下的今天,呈现出愈来愈模糊的发展趋势。日本的建筑设计是基于日本传统的美学、宗教和民族环境发展进行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精神层面上的"禅宗"哲学影响最为强烈。日本建筑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和空间加以提炼,打造出具有日本性格的"禅意暧昧"——模糊边界。  相似文献   

15.
唐欣  钱竞  赖权有  张吉康 《规划师》2021,37(20):44-50
城镇开发边界是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高水平空间治理的关键政策工具.在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不仅是倒逼城市存量挖潜的约束线,还是空间治理新阶段主动引领和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调控线.文章以空间治理为视角,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提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重点把握三大关系:技术理性与规...  相似文献   

16.
刘小敏 《华中建筑》2007,25(8):95-101
通过分析,该文指出居住区边界空间形象是城市特色的基调,并从南京市城市居住区的实地调研出发,分析城市居住区的边界处理手法,探讨设计规律,归纳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如果人类的生活是一种连续并且完整的体验过程,那么城市和住宅之间的边界应该是模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居所的体验也应是完整的。建筑的本质是创造一个有限的空间,但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希望提供的是一种可以与周围环境产生共振的柔软的住宅体验这是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变化的空间序列在移动中被实现。  相似文献   

18.
798工厂是北京顺义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工厂区。它应该是典型的1950~1960年代的苏联规划模式在中国的产物。实际上,它是由原东德(DDR)社会主义援建的。在798中的许多厂房是包豪斯风格的或是经手包豪斯学员而设计完成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示范工程,798工厂不论是厂区工程还是它的工业生产都有着许多光辉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20.
《城市环境设计》2012,(1):254-255
"填形"的过程是从外往里强加给人的,实际上,从里往外才能符合空间和人的机制关系的最根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