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天人相应。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三春"的不同。早春早春,阴寒渐退,阳气开始生发,乍暖乍寒。祖国医学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春季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而温  相似文献   

2.
过了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中医认为"天人相应",自然界阳气回升,人体的阳气也从收藏状态逐渐转为升发、释放状态,只不过这时的阳气很小,就像刚刚燃起的小火苗.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医学博士武月萍提醒大家,除了坚持"秋冬养阴"的原则外,还要辅助养阳,呵护阳气的"小火苗".  相似文献   

3.
《美食》2019,(6)
正"一日之计在于晨",古人认为养生要讲究时间点,而一天中最早的养生时间点——辰时,就是开启每日健康的好时机,早晨7点~9点,此时阳气浸润,万物生命也活跃起来。辰时胃经当令,好好吃顿早餐就能养好胃气,让身体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4.
春为四季之首。从立春之日起,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早春开始,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令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阳为要务.同时。特别注意要“防风”。中医养生学家认为,春季养生当注重以下四原则:养阳气.防风温、重养肝、勤锻炼。  相似文献   

5.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所谓"咬春",就是在立春这天要吃生菜,如萝卜、生姜等。"咬春"最宜吃萝卜春萌,夏长,秋敛,冬藏。春季阳气生发,中医认为,春季保健,应该要特别注意对我们的肝脏进行保养,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医生说,萝卜  相似文献   

6.
看落木萧萧,不时感受到一阵阵冷风带来的寒意,冬天来了.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养生时应"合天时,顺地理".天地四季的自然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相似文献   

7.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寒食节在每年冬至后的105天,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属于春季的春分与清明交替的节气。这时候的季节特点,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依《黄帝内经》"春夏养阳"之旨,饮食、起居及作息安排  相似文献   

8.
与自然相应, 生发阳气 ●本刊记者:不少读者来电询问,春天是否可以多做做艾灸,以助阳气生发? [武医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什么是艾灸.《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艾草有温阳、理气、暖宫、散寒、除湿、通筋活络等功效.而"灸"从结构上来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所以,灸就是长时间用火烤的意思.利用点燃的艾条、艾炷等在体表穴位上进行一段时间的熏灼,借由艾条所产生的气味和温度来达到治疗目的,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艾灸.  相似文献   

9.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进补、养生也尤为重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与大地相应”,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春季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0.
长夏宜健脾     
长夏特点 中医将年分为五季,与五脏相对应,并提出了"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的养生保健理论.在长夏时节,"湿"是主角.中医认为,"湿"与水同类,属阴,容易伤阳气,阻碍气的运动,导致脾胃运化不良.其次,湿邪重浊,其所致疾病多表现出沉重感,如头晕头重、身体困乏、四肢沉重等不适.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吃"的民族,现代人在尝遍了山中美味、水中珍馐之后,终于让素食走上了流行舞台。中国人是有食素传统的,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记载古人有"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并视素食为一种美德,老庄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也提倡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素食更是与佛结下不解之缘,现在大多素食餐厅的饮食风尚也与佛教及其所提倡的不杀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正所谓,食素就是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12.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又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由此可见,食物不但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更是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矿物营养和食用纤维不可替代的来源。在健身运动方面,更需要将食品营养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均衡的饮食营养与合理的体育运动会在增加个人体格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是阳气非常旺盛的季节,而“三伏”又是“阳盛”季节中的顶点时段,因此对于一些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夏季的“三伏”是个绝佳的调理时刻。在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将温暖的气息贯穿体内,从而纠正身体内的“湿”、“寒”、“冷”等症状,通过自然的方法重新梳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这么“神”吗,试试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1月7日立冬,立冬后一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俗语"冬季进补,上山打虎",但专家说也不能"盲补"。下面中医专家和营养专家给出了进补秘诀。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立冬进"补"也要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中医养生原则应该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少年阳气正盛,其实可以不补,或者小  相似文献   

16.
人为什么会失眠多梦 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入睡是阳气潜藏体内的过程,而醒来是阳气从体内转向体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阳气不足的朋友容易瞌睡,阳气旺的朋友则精力旺盛、不瞌睡.当身体出现了病理情况,阳气潜藏体内的过程受阻,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等.  相似文献   

17.
高嵩 《饮食科学》2008,(3):66-67
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春季食补宜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此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牛肉、鹌鹑蛋、芝麻、杏仁、枸杞子、豇豆、黄花莱等。  相似文献   

18.
说到保健养生之道,现代科学对春季进补的研究远不及对冬季进补的研究深入。然而中国的传统医学中有很多有效的实践经验、这些东方医学的宝贵经验,正在引起海内外生理学家、生化学家的注意。春季养生是四时养生之首,开端一定要搞好,否则会影响全年的生命活动。春季养好阳气,能预防冬秋之寒病,促进细胞核内生命物质的有序发展,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品种繁多的烹饪原料。人体的内环境开始由冬季向春季转化,人体之阳气亦随之升发,此时应养阳。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平补阳气的食品,《摄生消息论》中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咸宜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了“春七十二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应时蔬菜、瘦肉、鱼、豆类及豆制品等均为必需的食品。因春季多雨、多风、多寒、多湿,饮食是以辛甘、清淡为主,辛温祛寒,甘能健脾,清淡可利湿,使得人体能抗拒风寒…  相似文献   

20.
Susu  潘铭 《食品与药品》2011,(2):48-51
现如今,崇尚自然的时尚风席卷全球,美容护肤界也莫能外。古人说,"五谷为养",说明"吃"五谷杂粮对人体的健康能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但在美容护肤界,这个"吃"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吃"到肚子里的"吃",而是把燕麦、大麦、大豆、玉米等五谷杂粮中的有益成分提炼出来,添加到化妆品中来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也许你尚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