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塑料材料压缩蠕变测试仪分析了聚四氟乙烯/聚苯酯(PTFE/POB)共混物的高温压缩蠕变性能,研究了共混物的压缩回复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并探讨了POB含量对共混物蠕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耐蠕变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POB后,共混物结晶度增大,在POB含量为20%时出现峰值,结晶速率随POB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了聚四氟乙烯/聚苯酯(PTFE/POB)共混材料,主要研究了POB含量对PTFE/POB复合材料压缩回复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压缩回复性能在POB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最优;与纯PTFE相比,PTFE/POB共混材料的压缩率降低了58.93%,回复率提高了24.72%;加入POB后,PTFE/POB共混材料摩擦系数随POB含量的增加有所上升,但磨痕宽度、磨损体积和磨损率随POB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当POB质量分数为20%时,与纯PTFE相比,共混材料的磨痕宽度、磨损体积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78.1%,98.8%和98.6%。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拉伸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成孔机理及结构特征;对国内外聚四氟乙烯拉伸微孔膜加工工艺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膜材料的特征及性能;展望了聚四氟乙烯拉伸微孔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添加聚四氟乙烯微粉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小于5μm的聚四氟乙烯微粉在EPDM中分散较好,且不影响胶料的加工性能和硫化特性。随着平均粒径小于5μm的聚四氟乙烯微粉添加量的增加,EPDM硬度小幅升高,拉伸强度变化不大,100%定伸应力增加,拉断伸长率下降,直角撕裂强度下降,压缩永久变形明显减小,耐热空气老化性能显著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耐疲劳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聚四氟乙烯泡沫材料的成型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PTFE)泡沫材料的成型工艺,以悬浮聚四氟乙烯为原料,选用稠环芳烃作成孔剂。混合后进行预成型,将预成型产品进行烧结,烧结的起始阶段为干燥,使成孔剂逸出,然后进入再烧结阶段,可按不同配比制出不同介电常数的泡沫材料以满足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徐博  朱光明  祝萌 《中国塑料》2013,27(8):8-12
综述了航空航天用膨化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戈尔方法和成孔剂发泡方法;详细介绍了戈尔方法中关于原材料的选择、助剂的选择、拉伸条件的选择和热定型温度对孔隙率和孔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膨化聚四氟乙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钛酸铝多孔陶瓷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了成孔剂和烧结温度对钛酸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成孔剂对显气孔率的影响不同,成孔剂含量提高,显气孔率增加。但不宜过量,烧结温度上升,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提高,显气孔率和热膨胀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8.
有机酸类固体可燃剂改进膨化硝铵炸药流散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有机酸类固体可燃剂代替柴油,以达到改进膨化硝铵炸药流散性的目的。对两种典型的固体可燃剂对膨化硝铵炸药的爆炸性能、流散性和吸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固体可燃剂可以部分代替柴油作为还原剂,而不影响炸药的爆炸性能,可明显改善膨化硝铵炸药的流散性,该工艺没有污染和毒性,能满足绿色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孔隙度对开孔硅橡胶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文军  陈宏  张凯  陈晓丽 《橡胶工业》1998,45(11):647-651
采用溶析成孔技术制备的硅橡胶泡沫材料,随着成孔剂用量增大,其密度减小,孔隙度提高。根据Gibson和Ashbys理论分析,随着孔隙度提高,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拉伸性能降低,而压缩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棉浆粕为原料、脱脂棉为增强纤维素,并分别以氯化钠、无水碳酸钠和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制备了纤维素海绵,探讨了相同条件下不同成孔剂对纤维素海绵形态结构、吸水保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制备的纤维素海绵的孔隙结构较为均匀饱满,吸水保湿性能和力学性能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孔隙率和孔径对反应烧结多孔氮化硅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洁  罗发  朱冬梅  周万城 《硅酸盐学报》2007,35(10):1327-1331
研究添加成孔剂法制备的有球形宏观孔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在不同孔隙率和孔径下的介电性能.通过控制成孔剂苯甲酸的加入量和调节成孔剂的粒径可达到烧结体的气孔率和孔径可控的目的.结果表明:随着成孔剂量的增加,样品气孔率变大,反应烧结后烧结体中的α-Si3N4相增多,样品的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anδ降低.在成孔剂加入的质量分数为30%时,随着成孔剂的粒径变大,反应烧结后烧结体中气孔的直径变大而气孔率不变,样品的ε'和tan δ也相应降低.得到的样品中最低的ε'值为2.4297.  相似文献   

12.
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以棉浆粕为原料、以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制备了纤维素海绵,探讨了成孔剂用量对纤维素海绵形态结构、孔隙率、吸水性、保湿性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孔剂用量的提高,所制得的纤维素海绵平均孔径变大,孔壁变薄,通孔增多,但成孔剂用量过多时,海绵孔壁会产生轻微断裂。此外,随着成孔剂用量的提高,海绵的孔隙率及吸水保湿性提高,拉伸强度则有所下降,综合考虑海绵的性能及成型过程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当成孔剂用量为纤维素溶液的3倍为宜,所得纤维素海绵的孔隙结构均匀饱满、综合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3.
Al2O3多孔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娇 《辽宁化工》2009,38(4):239-240
采用乙基纤维素为成孔剂制备了Al2O3多孔陶瓷,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造孔剂含量、球磨时间及烧结温度均对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和抗折强度有影响。烧结温度的升高使得气孔率降低,但变化不明显,抗折强度明显提高。随造孔剂含量的升高,使得气孔率逐渐上升,超过20%后变化趋于平稳。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试样呈现气孔率下降和抗折强度升高的趋势。以烧结温度为1580℃,造孔剂含量20%;球磨时间为2.5h的条件下,可获得高显气孔率、抗折强度较高的舢203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14.
李维亮  吕相南  张华  金江 《硅酸盐通报》2017,36(5):1562-1566
以氧化铝纤维和玻璃粉为主体材料,活性炭粉为造孔剂,通过半干压成型工艺制备了高温烟气过滤陶瓷.详细研究了玻璃粉含量、造孔剂含量以及烧成温度对材料过滤阻力、抗折强度、显气孔率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原料配方和烧成制度进行了优化,最优配方为:氧化铝70wt%、玻璃粉30wt%、外加造孔剂25wt%、羧甲基纤维素钠8wt%,最佳的烧成温度为1100 ℃,制得的高温烟气过滤陶瓷抗折强度8.9 MPa,过滤阻力95 Pa,显气孔率达59%.  相似文献   

15.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出了多孔陶粒。为了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性能较好的粉煤灰多孔陶粒,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煤矸石的掺量、成孔剂、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粒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如气孔率、吸水率、抗压碎强度、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等。研究结果表明,成孔剂是影响多孔陶粒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当煤矸石掺量20%、成孔剂15%,经1160℃烧成的多孔陶粒样品有着较大的抗压碎强度,显气孔率也达到58.22%。样品的晶相组成为钙长石,及少量的方石英和赤铁矿。其内部孔隙丰富,大孔与小孔交错分布,是一种兼具较高气孔率和较强力学强度的优质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16.
陈晨  于景媛  李强 《硅酸盐通报》2021,40(1):241-251
本文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孔隙呈现梯度分布的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Ag-HA)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分布、烧结温度和载Ag含量对梯度多孔Ag-HA陶瓷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测量了烧结后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压缩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层造孔剂含量增加,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7.
付振生  金江 《陶瓷学报》2011,32(3):385-389
采用氧化硅为原料,木屑作为造孔剂制备了多孔的氧化硅陶瓷材料。借助于气孔率测试、抗弯强度测试、介电性能测试和SEM测试手段分析了造孔剂和烧结助剂的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BN作为添加剂烧成的氧化硅抗弯强度最大可达到14.80MPa。加入木屑作为造孔剂制备的陶瓷可以形成明显的气孔,气孔率最高可达到48.40%,介电常数最低可以达到3.0。  相似文献   

18.
以镁渣,粉煤灰为原料,添加造孔剂(电石渣、碳粉)和增强剂(高岭土、膨润土)制备多孔陶瓷,并研究造孔剂和增强剂种类和含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造孔剂后,多孔陶瓷的烧失率、吸水率和气孔率升高,体积密度和强度降低.同等含量时,碳粉具有较好的造孔效果;多孔陶瓷的烧失率、吸水率和气孔率最高可分别达到30%,38%和53%,体积密度最小达到1.4 g/cm3;添加增强剂后,多孔陶瓷的强度大为提高,但其吸水率、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增加.高岭土的含量不大于10%时,其粘结增强效果明显优于同等含量膨润土的;多孔陶瓷的压缩强度可至28 MPa.  相似文献   

19.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3,49(15):25025-25034
Si3N4 is a novel implant material with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replacement of human hard tissues. The biomimetic human bone structure used in this study was created using digital light-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 of pore-forming agent content on the cur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3N4 ceramics was studied.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ore-forming agent content, the cure depth of the ceramic suspension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hile the excess cure width decreased. Furthermore, as the pore-forming agent content increased, the porosity of the sample increased, wherea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Young's modulus decreased. The maximum porosity of the sample at the optimal mass ratio (pore-forming agent: Si3N4 = 5:10) is 58.48 ± 0.49%,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Young's modulus are 79.01 ± 6.78 MPa and 18.18 ± 0.26 GP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