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创新已受到包括设计在内的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关注。社会创新本质上是众人"参与"的创新。参与式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和一个开放协同的设计过程,具有"共同"创新的属性,并越来越成为收集集体智慧和共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途径。文章旨在探讨参与式设计与社会创新的关系,发掘参与式设计在社会创新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社会、文化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传统艺术需要找到新的媒介以适应这种改变。当前对侗族剪纸的保护形式在应用性与传播性上尚有欠缺,数字媒体的介入将对此现状产生部分改变。对侗族剪纸的再设计需要对其背景、情境等知识进行全面了解,这样的设计才是真实的、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强调使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研究与设计。文章将对湘黔桂侗族剪纸进行设计探索,落实于影像设计和交互设计两方面,试图从以下几个层面探索参与式设计的可能性以及具体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真正为设计可用的本土知识为主的学习型设计知识资源平台;用影像、交互等设计方式关注手工艺传人及他们的生活,真正向他们学习,并采用参与性设计方法,"共知共行"协同创新,将传统艺术以大众更可触及的方式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为社会创新而设计,利用数字媒体的特点传播辐射,扩大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关中方言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关中方言文化专题网站,因此,基于Dreamweaver CS6等软件,通过搜集、采访、拍摄、录制等方式,以多媒体元素形式记录关中方言文化,设计并开发了"关中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专题网站。该网站具有网站首页、方言概况、方言资源、保护与传承以及留言板等模块,实现了关中方言文化的信息化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参与式方法符合受教育者的特点、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和实践性的要求.在参与式教学中,以组建团队、社会调查、参与评价为核心,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参与机制,保证参与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养成素质.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传统手工艺的活态化传承,对地域性手工艺进行现状分析,对现有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方法进行创新和挖掘,以更好的进行保护和传承,使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更好地被了解。通过案例分析,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活态化创新原则,对现有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论述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结合现代审美与艺术的新鲜血液,主动融入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以传承人为保护主体和利益主体,以政府政策为保障和支持,以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为实施基础。在热爱里注入创新,才能使传统手工艺真正成为"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参与式设计方法发生变革,与以往定性研究为主的参与式方法不同,线上互联的参与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直接、快速地了解用户需求的途径,也使用户更直接、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成为可能。文章通过引入以双钻模型为核心的设计流程,用以分析以往参与式设计实践与互联平台下新兴的参与式设计模式在产品设计各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后者对于设计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主体性的觉醒以及主体性教育的广泛开展,"主体参与"己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实施、参与教学评价等已得到普遍重视并得以大力推行。本文探讨以依托Sakai为平台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和实验数据分析,Sakai平台为参与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基于Sakai平台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林芯  敬荣强  许传朝  冯华 《微电脑世界》2003,(23):80-80,82,83,84
“当一位摄影师逐渐摆脱技术层面,开始关心影像的内容,如影像的社会意义、美学的构思与深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那么他就不再是单纯的影像拍摄人员,而成为影像文化的思考者和缔造者。”  相似文献   

9.
在非遗项目发展及传播中应用数字技术,可有效保护非遗资源档案,多元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及途径,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本文主要结合非遗数字化的概述,分析数字技术对非遗项目发展及传播的价值,探讨非遗数字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及传播非遗项目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扩展的BLP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经典BLP模型中的非可信主体当前敏感级fC和“宁静原则”存在的不合理性,针对该问题,利用动态变化的主体敏感级v-max/a-min代替主体当前敏感级fC。为解决完整性保护问题,提出一个扩展的BLP模型,模型中引入主体的完整性和主客体的可信度,对于客体可信度,从完整性和可信性2个方面进行保护,同时对主体的可信度采用动态变化原则,并给出一个EBLP模型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处于一个重要的数字化背景,各种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已在各个领域内进行运用,并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保护工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诸多的限制,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也易出现损坏、遗失等等负面情况,而采用数字化技术就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以上诸多问题,同时可促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工作、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得到提升,从微观角度上,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具有促进作用;从宏观角度出发,这对国内社会整体的发展也具重要意义。故此,在本文中就针对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主要目的对促进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保护工作进行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蕴涵着贵州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贵州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的数据挖掘,采用词云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等,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有价值的关键文本信息,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运用本体技术可以实现非遗资源数字化管理,有利于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共享。项目首次将文物保护领域的本体框架CIDOC CRM用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这一非遗领域,并结合建筑领域的特性对CIDOC CRM模型结构进行选择和扩充,定义建筑领域非遗知识本体的概念类及其属性,并在实例化过程中运用TextRank算法处理文本语料,实现本体实例的扩充,将本体模型进行数据映射,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实现可视化展示。实验表明:运用上述方法构建传统建筑非遗知识本体模型是可行的;创建的本体能将各种碎片化知识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该方法可用于对领域知识进行管理,将在建筑领域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以旧为核心的词新的活力,新的发展与保护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是一条捷径。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现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物质文化产业的矛盾。我们的大环境急需对文化特别是地域特色十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开发、新开发,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被大众重视。它的经济与文化作用被广泛关注。将这两个大的文化概念下来两种不同的形态,结合研究。为研究和发展指明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互动旅游中,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互动旅游的重要元素.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为例,在分析研究南音传承、发展与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南音虚拟与增强现实互动旅游系统的设计思路.使用虚拟现实开发引擎Unity 3D及增强现实开发工具包Vuforia SDK,结合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环境日趋园林化、景观化、生态化,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正在逐步加强,但是对于民间艺术部分几乎还没有应用,文章正是以此为切入口,把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合在校园景观中,对民间艺术进入高校景观做了一个铺垫,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寻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剪纸的艺术特色,分析剪纸应用在校园景观中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潜意识的唤醒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基因融入到数字化设计中,提高用户参与度、积极性,扩大传播范围,加快传播速度,实现对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的保护传承。通过感性分析法、形状文法等对节气进行研究后提取节气内涵、色彩及形态基因,结合数字化技术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进行设计。通过李克特五点量表法对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与设计实例《节气宝宝》共同论证将节气文化基因进行数字化设计是可行的。该思路既节约非遗保护成本,又能达到较好保护效果,为其他非遗传承保护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医学珍贵的艺术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针对针灸铜人等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手段传统单一,体验性差和传播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综合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化方法。以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腧穴针灸铜人为对象,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然后利用XML语言对其承载的传统中医知识进行表示与存储;其次,基于改进的二次误差度量和递进网格算法实现了铜人多分辨率简化模型的自动生成;最后,基于Unity引擎开发了一套针灸铜人虚拟交互展示系统,实现了穴位、经络和常见疾病等传统中医知识在三维虚拟场景下的可视化展示与交互查询。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为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和交易是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 作持续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采用SaaS 作为交易平台云计算最终交付的技术方法,并使用基于MVC 的系统开发模式和 JSP 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B2C 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交易平台。通过两个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交易平 台各功能模块运行稳定,能够按照交易流程正确运行商品上架、订单管理、发货管理等各项交易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photoshop实现浮雕图像“数字拓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晓丽  吴中福 《计算机科学》2008,35(12):224-228
拓片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目前正面临着一系列尴尬问题.一方面,无论是其自身作为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还是对于文化艺术及其它领域的重要研究价值而言,拓片艺术都应当得到弘扬与发展.然而另一方面,拓片的传统制作方式又与珍贵文物的保护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基于此,充分发挥艺术专业学科的优势,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一套将浮雕物的"实物照片"转化成"数字拓片"的方案,并通过试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