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光学加工中快速、可靠地装夹光学元件,设计了真空夹具,对该真空夹具引起光学元件变形量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光学加工对夹具的要求,应用手动静压快速夹头以及传统真空吸盘结构,设计了真空夹具;接着,对真空夹具引起光学元件变形量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改进了真空夹具结构;最后,针对改进后的真空夹具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有防护层的真空夹具引起光学元件表面最大变形量在0.1 μm~0.32 μm之间,是没有防护层的真空夹具引起光学元件表面最大变形量的1/14.该种真空夹具可以应用于高精度光学加工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分子流传感元件的真空腔体漏率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子流传感元件测量真空腔体整体漏率,采用的测量装置由气体流量测量系统、真空抽气系统、恒温系统等部分组成.在测量系统中,流经传感元件的气流处于分子流状态,通过测量传感元件两端的差压,计算质量流量,可以得到真空腔体的整体漏率.实验中对多个真空腔体漏率的测量结...  相似文献   

3.
污水的真空收集技术在船舶、列车,建筑等领域有着广范的应用。而以真空粉碎泵为核心的泵站系统,则是真空排水技术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方式。本文参照目前可靠性较高的Jets公司的真空粉碎泵专利,分析了粉碎式真空排污泵的设计难点,推导获得了关键零部件设计计算公式,并针对我公司的具体使用环境,对粉碎式真空排污泵的各零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最终完成了样机的试制,并进行了试验检测。测试泵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与计算值仍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泵体设计。  相似文献   

4.
氟里昂清洗     
本文介绍一种无毒清洗剂-三氟三氯乙烷(即氟里昂113)及它的蒸汽去油的优点、清洗装置和清洗结果。 在真空系统中,降低真空零部件表面放气率是获得超高真空的重要条件。所以在真空系统的零部件安装之前,往往要对所有真空零件表面按照不同的材料,安排一定的工艺规范,进行严格的清洗处理。真空零件表面清洗有很多种方法像喷砂、三氯乙烯蒸汽去油、过氯乙烯蒸汽去油、氟里昂蒸汽去油,酸洗、在丙酮或乙醇中超声波清洗、电抛光、在950℃露点氢气中烘烤、在真空炉中烘烤,离子轰击等等。这里只着重介绍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清洗方法—氟里昂113蒸汽去油…  相似文献   

5.
电力电容器真空干燥及压力浸渍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海涛  邵立东 《真空》2005,42(6):58-59
传统的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是将芯体元件卷绕后,先在真空干燥罐内进行加热和真空干燥,然后将芯体元件压装到电容器壳内,再在另一台真空压力浸渍罐内进行真空压力浸渍.一体式的真空干燥及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将上述两道工艺合二为一,在同一台真空罐内进行一体式的加热、真空干燥和真空压力浸渍.本文介绍了这一工艺的研究和设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6.
由日本真空工业会和日本真空协会共同主办的1990年日本第12届真空产业展于9月19至21日在东京举行。参加此届展出的会社有125家,占了329个展出小间,规模超过过去任何一届。展出分四大部分:真空、划测仪器、真空装置、真空零部件及材料。一般低真空直联式油旋转泵和无油隔膜型真空泵、油扩散泵、低温离子泵、透平分子泵等均已形成系列产品,且总的特点是小巧、轻量、低噪音、低振动。  相似文献   

7.
《真空》2015,(6)
本文综述电阻式加热真空热处理炉中常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元件所用的材料特性,以及各种材料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常用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等。分析了金属及非金属加热元件损耗、损坏的主要原因,给出延长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小加热元件损耗的措施。最后为真空电阻式热处理炉用加热元件设计提出若干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真空系统设计与计算中,为了表征稀薄气体通过真空系统管路元件的流动,通常给出流导几率(即传输几率),流导几率是确定气体流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一些形状简单的管道通常都有解析公式可以计算,但对于一些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的真空系统管  相似文献   

9.
张以忱 《真空》2008,45(1):78-80
1真空系统的组成 1.1真空系统的型式 用于满足某种工艺要求,能够获得并测量有特定要求真空度的系统称真空系统。一个较完善的真空系统由真空室、所需的真空泵或真空机组、真空测量装置、连接导管、真空阀门、捕集器、及其它真空元件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典型的真空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由兰州物理研究所刘玉魁同志撰著的《真空系统设计原理》一书,即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真空工程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国内外有关真空系统设计最新成就的荟萃。 此书共七章,约29万字,插图近200幅,参考文献近百篇。内容包括:真空设计基础知识;真空装置中所用抽气手段、真空计、结构材料的选择方法;真空管路计算;真空元件的结构及计算;真空室的设计;真空系统设计与计算;真空系统调试等。书中重点论述了真空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时所必要的公式,数据、图表,以及各种真空元件的典型结构。 作者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真空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仅就冶金工业来说,为了熔炼各种合金钢及提高钢的质量,曾先后从国外引进许多各种大型真空熔炼设备和钢液炉外精炼设备;国内也自行设计制造了一些真空熔炼设备。从引进设备看,真空过程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如水蒸汽喷射泵、罗茨真空泵及阀门等都由压力传感元件(又称真空继电器)进行自动连锁控制,由于压力传感元件的失灵(或损坏),就被迫将自动改为手动,严重的影响生产。为了解决引进设备的配件和国内设备的需要,真空继电器科研组开展了压力传感元件的研制工作。 二、工作原理及组成 …  相似文献   

12.
王德喜 《真空》2000,15(3):18-21
本文介绍了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磁力耦合元件计算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并用此法对超高真空磁力耦合元件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一些有关结构参数优化的结论 ,对磁力传动元件的优化设计和合理选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空间应用中的不锈钢电镀Ni-Au工艺不锈钢零部件已广泛地在空间中应用,如使用不锈钢膜片作为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元件。印度空间研究机构曾经使用25μm厚度的Au-Co合金作为真空钎焊的垫材,然而它会导致高的废品率,而且直到装配完毕也检查不出粘结缺陷。另...  相似文献   

14.
真空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和边缘性的学科,其现状和未来发展是与其它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随着应用面的不断扩大,真空技术也必须同时得到发展,真空获得技术尤其是如此。就真空技术本身而言,其主要范围仅仅包括:各种类型的真空泵、用于全压强和分压强测量的各种类型的真空计和质谱计及其校准问题、真空系统及其组成材科和元件、真空工艺和检漏技术等。当然,在涉及这些方面的同时,其理论基础是必须包括在内的。上述这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2019年5月15-17日地点: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展出范围:真空获得设备真空应用单元及真空工程配套设备等真空应用设备真空阀门及真空零部件真空镀膜设备真空备品、备件、真空材料、真空泵油等真空测量仪器、真空检漏仪器等各类实验室检测仪器、测试技术设备、分析仪  相似文献   

16.
《真空》1991,(2)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 112真空技术专业委员会定于 1991年 4月 15 日至 4月19日在莫斯科召开国际真空标准会议。会议由 ISO/TC 112真空技术委员会秘书国苏联主持,参加会议的有“P”成员(积极成员)和“O”成员(观察员)全体。我国从 1989年起为“P”成员国。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真空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姜燮昌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赴苏联参加会议,团员有杨乃恒、李承禄、路玉玲、孙东等组成。会议主要内容有: 1.真空元件(法兰、管路、观察窗、导入元件)的尺寸参数标准。 2.油旋片泵、扩散泵、冷凝泵、涡轮分子…  相似文献   

17.
600KeV高能量离子注入机是一台大型的真空设备(图1,外型尺寸为10米×8 米×8米)。全部真空管路长为1724cm,真空容积为760升。在这样由几十个真空元件连接而成的庞大的真空系统里装有上千个形状各异、材料不同的束流元件,形成了近20万厘米~2的放气表面积,再加上多处的橡胶密封和大量焊缝以及离子源的进气,使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动态真空,因而给真空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美国陆军研究室研究了钛的真空钎焊工艺,改变钎焊合金及钎焊条件的影响等。根据此项研究获得的结论用来帮助开发在特殊环境中制造钛结构的能力。这些特殊环境包括零件位置不易于接近或者邻近部位有废金属元件而怕受到损伤而无法焊接等。  相似文献   

19.
低温真空腔体结构设计及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金祥  陆燕 《低温工程》2006,(1):40-43,59
为适应未来航天低温光学系统的需要,研制了1套测量光学元件低温场和低温变形的系统。该系统由真空机组、低温真空腔体、防振系统、测量装置等主要部分组成。其中低温真空腔体是该系统中关键的装置,为光学元件的低温真空实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低温真空腔体的结构设计、真空度和传热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且对梯形薄壁绝热支撑进行了详细结构热分析和COSMOSWORK软件的传热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满足低温真空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真力 《真空》1974,(Z1)
“真空计”和“真空规”我国还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一般经常混用。这里暂将整套测量装 置称作真空计,而将暴露在真空环境中的传感元件称作真空规。 一般认为真空技术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但只是在近三十年来由于真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尖端科学,才突飞猛进地发展,成为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例如,近三十年来各国相继成立了专业的协会组织,创刊了多种专业杂志。在国际上,58年召开第一次国际真空会议后,成立了“国际真空科学技术组织”(IOVST)以后改为“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IUVSTA)。这些情况都反映了真空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