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和上海高桥分公司共同完成的“炼厂气预转化催化剂开发及工业应用”项目,于2006年5月30日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开发了Z503型炼厂气预转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已成功应用于上海高桥分公司新建的制氢装置上,此装置设计采用预转化技术,原料为焦化干气、加氢干气等炼厂气。专家认为,Z503型预转化催化剂强度大、活性高、稳定性好,适用于炼厂气等轻烃原料绝热转化制取富甲烷气的过程,为我国制氢原料向炼厂气为主的低碳烃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于降低制氢成本、优化装置操作、扩产节能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11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洛阳分公司、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共同承担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合同项目“CDC重油深度转化降低汽油烯烃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6.
7.
一种用于绝热预转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含镍(质量分数)1%-20%、钾(质量分数)0.4%-5%并负载于铝酸钙载体上,总催化剂孔隙度超过40%,其中超过70%的总孔隙度由孔径至少为500×10^-10m的孔贡献, 相似文献
8.
用共沉淀法制备天然气预转化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评价,并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经过200 h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天然气预转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天然气的转化率达到11.9%~12.0%,热重表征说明该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的失活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化学分析、BET流动色谱法,X射线衍射及小角散射等方法,对天然气转化催化剂的失活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催化剂中Ni组分有流失现象,流失率约为10%左右;失活催化剂中有NiO、NiC等新物相存在,比表面积增大。与新鲜催化剂对比分析可知,作为载体的α-Al2O3,失活后在(012)和(104)晶面上平均晶粒度减小;Ni在(111)晶面上的晶粒度变化不大,但在晶面(200)上的晶粒度增大。失活催化剂的孔径分布改变较多,小孔的比率相对增加,而在孔径为25nm附近的过渡孔减少。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采用多次浸渍的方法制备了节能型天然气转化催化剂(NLY-1催化剂),将其用于低水碳比天然气一段转化的放大试验。考察了反应压力、水碳比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了TG,XRD,SEM表征。试验结果表明,NLY-1催化剂用于天然气一段转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器入口500~520℃,反应器出口780~800℃、压力3 MPa、空速3 500 h-1、水碳摩尔比2.5~2.7;在此条件下,CH4转化率可达到61%。1 000 h连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NLY-1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性。表征结果显示,NLY-1催化剂反应后没有明显的积碳,具有良好的抗积碳能力;反应前后NLY-1催化剂的晶格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NLY-1催化剂与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一段转化催化剂相比较,CH4转化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17.
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工研究院(兰州,730060)承担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研究项目于2000年12月16日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评估中心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在主、助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剂的负载化等方面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完成了“LLDPE用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及“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的合同任务。在主催化剂研究方面,合成出了7种茂金属化合物,有3种具有产业化前景,其中,茚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体系已申请中国专利;进行了三甲基铝(TMA)的小试、模试研究,其合成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甲基铝氧烷(MAO… 相似文献
18.
孙可华 《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2006,36(5):15-16
由石科院和中石化福建长岭催化剂分公司等承担的“RAX-2000A型吸附剂的研制及工业应用试验”项目通过了中国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4,(4):56-56
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所、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及中国石化镇海分公司共同完成的“07MnNiMoVDR钢制大型低温乙烯球罐研制”项目,2014年5月30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填补了-50℃低温高强钢建造乙烯球罐的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麦郁穗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8,29(2):19-19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承担的“三级旋风分离器陶瓷内衬单管开发及工业应用”近日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认为该产品性能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