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热轧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兆所  康永林 《特殊钢》2006,27(6):47-49
试验了180mm铸坯加热温度(1200℃、1180℃)、2.3mm热轧卷轧制道次(7道次、5道次)、精轧终轧温度(780~860℃)和卷取温度(≤710℃)对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铸坯加热温度,提高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有利于改善该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的磁性能;而粗轧道次对成品磁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特殊钢》2017,(2)
试验的取向硅钢冷轧板(/%:0.050C,3.20Si,0.15Mn,0.003S,0.023Als,0.009 0N)的轧制流程为220 mm连铸板坯-热轧至1.8 mm饭-l 120℃2.4 min常化-冷轧至0.23 mm和0.18 mm板,再经850℃5 min脱碳和700℃2 min渗氮处理,处理后钢板C含量为0.002 0%,N含量为0.018 0%、试验研究了600~1 200℃,17℃/h退火升温过程中,气氛中N_2比例(25%,50%,75%,90%)对0.23 mm和0.18 mm冷轧薄板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0~1 200℃升温区间,采用50%N_2和75%N_2时,0.23 mm薄板低温加热取向硅钢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其铁损为0.9 W/kg;采用75%N_2时,0.18 mm薄板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磁性能最佳,其铁损为0.8W/kg,采用25%N,时,0.18 mm薄板铁损为1.63 W/kg,磁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3.
《特殊钢》2017,(4)
无取向硅钢(/%:0.003C,0.58Si,0.20Mn,0.010P,0.002S,0.25Al,0.003 0N)0.5 mm冷轧薄板由2.6mm热轧板冷轧而成。研究了390~820℃退火再结晶组织比例对该钢磁性能、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发生再结晶时(390~480℃退火),退火温度对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很小;当再结晶组织比例≥70%时(560~820℃退火),降低退火温度能够有效提高抗拉强度,同时不显著恶化磁性能,但对硬度没有影响;当再结晶组织比例70%时(480~560℃退火),降低退火温度使磁性能剧烈恶化,但能够大幅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当退火温度560℃,再结晶比例70%时无取向硅钢的性能为抗拉强度R_m 470 MPa,HV1硬度值140,铁损P_(1.5/50)7.5W/kg,磁极化强度J_(50)1.70 T,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退火过程中张力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磁各向异性的影响,利用MULTIPAS模拟Fe-3.0%Si无取向硅钢连续退火过程中单位张力变化对硅钢磁性能及磁各向异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位张力从2提高到6 MPa,铁损P1.5/50和磁感应强度B50各向异性分别由10.50%、1.72%增大到11.11%、1.84%;单位张力为4 MPa时硅钢铁损最低为2.17 W/kg;单位张力为3.16 MPa时硅钢可以获得较好的磁性能及铁损各向异性;连续退火过程中最佳单位张力应控制在3~4 MPa。  相似文献   

5.
ZR3#轧机轧制硅钢片横向厚度精度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武钢ZR3#森吉米尔(Sendzimer)带钢冷轧机(工作辊Φ63.5 mm×1 180 mm,第一中间辊Φ102 mm,第二中间辊Φ173 mm)冷轧硅钢片的轧制工艺和辊型对钢板横向精度控制影响的基础上,调整和改进ASU轧辊的辊型和1~4道次的压下工艺减少压下设定张力,并将上工作辊改为两端带锥度的平辊,下工作辊仍采用3%凸辊.改进后轧制结果表明,ZR3#轧机轧制的无取向低牌号硅钢板的边降区由30~50 mm缩小到25 mm以内,横向厚度差由25 μm减小到15 μm.  相似文献   

6.
万勇  陈伟庆  吴绍杰 《特殊钢》2013,34(5):64-67
不含Ca和B,含Ca(0.0026%Ca)和含Ca-B(0.0027%Ca和0.0045%B)的3种无取向硅钢(/%:0.004~0.006C、1.31~1.38Si、0.34~0.41Mn、0.004S、0.027P、0.36~0.41Als、0.0022~0.002 8T[O]、0.004 8~0.0060N)由6.5 kg真空感应炉冶炼,锻成70 mm扁坯,热轧成2.5 mm板,950℃常化后冷轧成0.5 mm板,在30%H2+70%N2气氛经920℃ 3 min退火,炉冷。试验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中进行钙处理,钢中可形成CaO·6Al2O3和CaS,有效抑制了MnS的析出,有利于退火冷轧板晶粒长大。复合添加ca和B的退火冷轧板中未发现BN;含0.0026%Ca无取向硅钢退火冷轧板具有最强的{100}面织构和Goss织构组分,含0.0027%Ca-0.0045%B无取向硅钢退火冷轧板具有最弱的{112}<110>织构组分。3炉试验钢中,钙处理的0.0026%ca无取向硅钢退火冷轧板的综合磁性能最好,铁损P1.5/50和磁感应强度B50分别为4.32 W/kg和1.764 T。  相似文献   

7.
采用提Si降Mn的成分设计,进行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50WG470性能改善试验。50WG470原成分为1.4%Si-0.3%Al-0.8%Mn,试验钢成分为1.8%Si-0.3%Al-0.2%Mn。两种成分钢采用相同的工艺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成分调整后,50WG470磁感B_(50)提高0.003 T,铁损P_(1.5/50)降低0.15 W/kg,屈服、抗拉强度提升20 MPa左右。试验钢常化卷晶粒尺寸明显较对比钢大,从而导致其γ纤维织构相对较弱、高斯织构相对较强。无取向硅钢常化卷晶粒尺寸对成品卷晶粒尺寸的影响不大,试验钢较对比钢成品晶粒尺寸差异不明显。Si元素较Mn元素对无取向硅钢的固溶强化作用明显更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平连铸直接复合成形工艺制备了断面尺寸为50 mm×30 mm×3 mm×R4 mm的铜包铝复合棒材,通过多道次平辊轧制和精整拉拔,制备了断面尺寸为60 mm×8 mm的铜包铝复合扁排,研究了合理的轧制工艺、扁排的力学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扁排的最终轧后宽度与侧边部开裂具有相关性,可通过轧制过程的压下量分配和轧制温度控制扁排宽度,从而防止边部开裂.合理的轧制温度为室温至200℃.在室温平辊轧制时,较为合理的轧制制度为5道次平辊轧制,第1道次压下率为20%左右,最大道次压下率为30%左右.轧后经1道次精整拉拔,可获得外形尺寸精确、表面质量良好的铜包铝复合扁排.经退火处理后,铜包铝复合扁排电阻率为2.084×10-8Ω·m,抗拉强度为122.7 MPa,延伸率为22.0%,界面剪切强度为25.9 MPa.   相似文献   

9.
50W47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加热炉加热温度偏高。加热温度过高抑制成品再结晶晶粒长大,并恶化再结晶织构,从而导致磁性能不良。采取降低加热温度、减少硫的质量分数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50W47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取向硅钢热轧采用多种宽度连续混合编排条件进行同宽轧制的板形控制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1700热连轧机轧制工艺参数和实测的轧辊辊形,建立了辊系弹性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发现:在其它轧制条件相同情况下,轧制1300mm左右宽度无取向硅钢凸度最易超标和难以控制;弯辊力对1300mm宽度无取向硅钢的凸度和边降调控范围比1100mm硅钢分别增加56.8%和28.1%;1300mm同宽单位仿真发现,轧制单位中后期带钢整体凸度显著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采用常规工作辊的局部"猫耳朵"磨损导致边降显著,不仅中后期无取向硅钢边降不断增大,且占带钢整体凸度的比例不断增大,由前期的42.9%增加到中后期的50.9%和54.1%.  相似文献   

11.
对成分(%)为0.003C、1.46Si、0.38Al的0.5 mm冷轧无取向硅钢板进行夹杂物、组织和织构的测定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样铁损各向异性为7.56%-11.01%;合理提高无取向硅钢50W470热轧时的终轧温度,有利于提高织构组分密度;同时延长冷轧板的连续退火时间,以利于位向晶粒充分长大,从而减少铁损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了弯曲圆弧半径(2.5~7.5 mm)、拉紧力(20~80 N)和试样轧制方向对进口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反复弯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弯曲圆弧半径R为5 mm时,随拉紧力由20 N增加到60 N,纵向试样的反复弯曲次数由24次降低到11次,当拉紧力由60 N增至80 N时,反复弯曲次数不变;拉紧力为60 N时,弯曲圆弧半径R由2.5 mm增至7.5 mm时,纵向试样的平均反复弯曲次数由6.5次增加到20.7次。纵向试样的反复弯曲次数较横向试样高6.6%~22.7%。  相似文献   

13.
采用40 t氧气顶吹转炉-180 mm×495 mm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试制了0.5 mm×480 mm 3 t 50W1300冷轧电工钢带(铸坯成分%:0.04~0.06C、0.82~0.96Si、0.35~0.40Mn、0.015~0.017P、0.014~0.019S)。通过钢包吹氩,控制钢水终点温度1650~1670℃,钢中氧含量由72.9×10-6降至22.9×10-6。试制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成品的电磁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达到GB/T2521-1996中50W1300标准要求,适用于小型电动机转子的制造。  相似文献   

14.
实验用低碳贝氏体钢(%:0.042~0.045C、1.43~1.47Mn、1.0~2.5Cu、0.29~0.30Mo、0.025~0.029Nb、0.011~0.018Ti,0.0013~0.0023B)由5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实验结果表明,随铜含量由1.0%增加至 2.5%,8-Cu在钢中沉淀速度加快,峰值硬度增大;随Cu%的增加,轧后直接淬火(DQ)钢的屈服强度由865 MPa增 至918 MPa, DQ+500℃回火钢的屈服强度由935 MPa增至1140 MPa,但1.0%~2.5%Cu DQ+500 ℃回火钢的抗 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均比DQ态钢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表面和心部温度分别为1150℃和1240℃的30CrMo钢350 mm×450 mm铸坯轧制Φ230 mm棒材的工艺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以研究单道次10%~30%压下率、100 mm总压下量时双道次50 mm-50 mm、10 mm-90 mm、90 mm-10 mm等轧制工艺对棒材心部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道次压下率20%时心部致密度有一定改善,压下率30%改善明显;总压下量100 mm时50 mm-50 mm轧制工艺心部致密度改善最不明显,10 mm-90 mm工艺心部致密度改善最明显。现场轧制结果符合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HRB400高强度钢筋(%:0.19~0.25C、0.40~0.60Si、1.20~1.50Mn、≤0.040P、≤0.040S)由120 t转炉—钢包吹氩-120 mm×120 mm连铸工艺冶炼.为提高HRB400Φ12 ~22 mm热轧带肋钢筋的综合力学性能,冶炼时进行加5 kg/t钢MnSiN+0.4~0.9 k...  相似文献   

17.
刘靖  张艳  赵杰  席军良 《特殊钢》2008,29(6):15-16
为实现奥氏体再结晶控制轧制,根据石钢30 t转炉生产的GCr15轴承钢再结晶图,结合现场1 150~910℃14道次轧制Φ35 mm圆钢的工艺制度,通过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连铸坯切取的试样进行1 150~910℃6道次的模拟试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累计变形量82%,试样的再结晶率达91%,晶粒度为6级。若提高Φ530 mm轧机的实际轧制的压下量,使累计变形量由52%提高至60%,可使Φ35 mm GCr15轴承钢的晶粒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8.
朱红一 《特殊钢》2009,30(3):50-51
安阳钢铁公司通过100 t转炉-100 t LF-200 mm×1 500 mm连铸机-2800 mm中板轧机生产流程开发了Nb微合金化高强度船板。生产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通过精确控制钢的成分(%:0.13~0.16C、0.33~0.43Si、1.31~1.42Mn、0.007~0.014P、0.005~0.0185、0.021~0.039A1、0.018~0.022Nb),精轧开始温度950℃,精轧累积压下率≥50%,终轧温度780~850℃,使AH36牌号6~25 mm钢板的晶粒度为9~9.5级,屈服强度360~475 MPa,抗拉强度490~610 MPa,δ5伸长率18%~36%,0℃冲击功110~221J。  相似文献   

19.
梁娜 《特殊钢》2018,39(3):66-69
开发的Q460D钢(/%:0.16~0.18C,0.42~0.48Si,1.40~1.46Mn,0.012~0.020P,≤0.005S,0.11~0.12V,0.020~0.050Al,0.010 2~0.013 9N)的冶金流程为≥40%铁水+废钢-50 t电弧炉-LF-VD-260mm×300mm坯连铸-轧制Φ70~100mm材。通过EAF终点控制[C]≥0.07%,[P]≤0.015%,LF精炼渣碱度≥3.0,喂Al、Ca线,控制Al 0.030%~0.05%,控制[S]≤0.005%,LF出钢前喂氮化锰线等工艺措施,钢的力学性能稳定,屈服、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冲击功分别为470~504 MPa,576~695 MPa,19.0%~27.5%和32~60J,钢的成分及各项性能稳定性高,探伤合格率为93.7%,满足汽车轴头用钢高洁净度、高均质化、高性能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