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雷诺数Re絮凝池有效能耗系数α的关系及絮凝池综合指标与流动相似准数的关系,两个方面研讨了该指标的物理意义。并通过对几种现有絮凝池设计参数的分析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该指标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说明,综合地反映了絮凝过程对水力条件和能量输入的要求,用它替代GT值作为絮凝池设计的控制参数更为合理。结合工程实例,本文还介绍了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絮凝池的适宜的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穿孔旋流絮凝池中污泥斗的高度和絮凝池的尺寸,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对絮凝池内部流场和流态特性进行分析;以涡旋速度梯度、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作为絮凝评价指标,研究污泥斗高度对絮凝水力条件的影响,并确定不同处理规模的絮凝池所对应的最优污泥斗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手册的参考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得到的污泥斗高度最优值比设计手册中提供的污泥斗高度参考值低10 cm,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絮凝池施工的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且更加有利于絮凝池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首次提出强化絮凝过程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运用该理论设计了微分旋流絮凝池,并对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此外还分析了传统絮凝池和微分旋流絮凝池中的微分场特性。结果表明,与目前水厂运行的絮凝池相比,在原水浊度为60~320NTU时,经8min的絮凝、15min的沉淀后,微分旋流絮凝反应池可使浊度降至2NTU以下,絮凝时间减小了近50%或更多,说明该絮凝池具有混凝速度快、絮凝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比我司下属D水厂的网格絮凝池与折板絮凝池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正常水质,无论取水低峰期还是取水高峰期,网格絮凝池与折板絮凝池运行效果相差不大;对于排涝期水质与高浊度水质,折板絮凝池处理效果优于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沿程待滤水浊度数据显示,折板絮凝池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网格絮凝池和折板絮凝池运行维护情况相差不大,但D水厂的折板絮凝池平行直板区最后一段因设计原因有死水区,该区域有出现池面浮泥现象,需要人工清理。  相似文献   

5.
絮凝构筑物设计阶段普遍使用基于层流理论的甘布公式计算平均G值,对絮凝池内部细节设计缺乏紊流理论依据。为此,依据紊流理论,基于群体平衡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絮凝反应模型(Floc-SMEDI)。通过非定常湍流模型、多相流模型、群体平衡模型以及絮凝反应模型的耦合,模拟水处理絮凝阶段絮体的变化过程。经过多种池型的测试,该模型能有效模拟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变化情况,为絮凝池的优化设计以及新池型的研发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6.
普通的机械搅拌絮凝池各级絮凝时间相同,搅拌强度逐级减弱,称为梯级絮凝。为了探讨各级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提高絮体的沉降性能,将各级絮凝时间设计为各不相同的形式,并将此种改变絮凝时间的梯级絮凝定义为梯级调时絮凝。基于此絮凝设计思想,以天津市某再生水厂的混凝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絮体分形结构理论对梯级调时絮凝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梯度G逐级减小的常规控制指标基础上,要为各级絮凝阶段配置合理的絮凝时间才能使整个絮凝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阳衡定 《中外建筑》2009,(8):199-200
本文分析介绍了折板絮凝池的设计原理,并从絮凝时间、单池设计流量与折板间距、GT值和流速的选取等方面对具体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莱水厂扩建工程取水泵站吸水管的改造,絮凝池型式的选择,絮凝池与平流沉淀池过渡区的设计,滤池的平面布置,污泥处理工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流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从流场的水力特性角度解释了往复式隔板絮凝池无效能量消耗大、絮凝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宁夏某水厂采用传统的折板絮凝池工艺,在夏季面临大水量运行的要求,但大水量运行会影响折板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折板间水流速度,从而影响到水厂出水水质。为此,水厂进行了微涡旋升级改造,但改造后仍然面临出水水质不理想的问题。调查发现水厂现有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过短,原水在絮凝池中得不到有效絮凝,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水厂的升级改造,进行了微涡旋絮凝池改造中试研究。向中试装置中添加直板对絮凝池进行分格可以缓解短流现象,这对于提能改造具有重要影响。在第一絮凝区微涡旋球高度占有效水深的55%左右、第二絮凝区微涡旋球高度占有效水深的25%左右的最佳条件下,中试装置提能15%,连续运行24 h,出水水质相对折板絮凝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上海竹园污水一厂混合反应沉淀池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海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了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新工艺,针对其混合池、化学生物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等主要构筑物以及主要设备、参数控制的设计方法、设计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影响絮凝过程的主要参量出发,通过试验资料分析,提出以GTR_e 0.5作为絮凝池的综合指标。该指标较好地描述了几何相似系列絮凝池的絮凝效率与包含絮凝池边界因素在内的诸参量之间的关系,有可能作为小型试验结果推广放大和搅拌试验控制的依据。这一指标的适用性已在几种流型的小型设备上得到证实,但如何用于工程实际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水力絮凝池与机械絮凝池的介绍和比较,初步了解两类絮凝方式的原理及絮凝池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一直是我国饮用水水源的重要用水。但是地表水处理工艺较复杂,水质变化较大等特点也十分突出。常规地表水处理工艺大体包括混合、絮凝、沉淀、过滤等,每一道工序都有各自的作用及选择方式。而本文将针对絮凝工艺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水利絮凝池与机械絮凝池的絮凝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论述,进行比较,为工艺选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许昌县污水厂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与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昌县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型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絮凝沉淀/V型滤池过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对氨氮和磷的处理、二沉池的设计负荷、絮凝沉沉池的设计形式及设计参数、是否需要设置过滤系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设计及实际运行经验,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周园清 《福建建筑》2011,(3):112-113
Z县自来水厂设计的几点体会:1.城镇中小型水厂采用网格絮凝池,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安装.2.为避免絮凝池形成的矾花被打碎,穿孔花墙设计采用低流速;3.平流沉淀池池长度方向采用转折布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为提高出水水质,减少平流沉淀池积泥的影响,平流沉淀池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池底积泥状况;5.集水槽设计...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第四净水厂絮凝池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净水厂絮凝池效率低、投药量大的问题,对絮凝池的过孔流速进行了调整,合理设置了速度梯度.实施上述改造后,絮凝池的效率得以提高,沉淀池的出水浊度<3.0 NTU,滤后水浊度<1.0 NTU,药耗降低26%.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多道并联、单通道3级串联竖流式折板絮凝池在吴江净水厂工程中的设计应用,并对该厂一、二期的运行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二期工程中在反应池至沉淀池之间设置了过渡区,实现了絮凝G值的平稳过渡,从而有效提高了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某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提标改造工程,采用改良AAO及机械絮凝斜管沉淀池/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设计新建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等二级处理构筑物,以及机械絮凝斜管沉淀池、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等深度处理车间。原一期工程建成后,厂内剩余建设用地面积较小,故设计采用组合式处理构筑物,将所有新建构筑物组合成为二级处理构筑物和深度处理车间两个单元,有效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水头损失。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中山市南头一水厂改造工程为例,将现有合建的"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升级改造成"新网格絮凝池+上向与下向流斜板浮沉池+单阀滤池",创新地设计了斜板浮沉池的进水口,采用可移动闸板阀灵活切换进水口,形成"上向流斜板沉淀池"或"下向流斜板气浮池",以达到一池两用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由于现有工艺不能适应当前源水水质所导致的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制革园区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的问题,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体改造。改造方案统筹布置事故水处理、混合水处理系统及中水回用系统,其中事故水处理系统采用粗格栅+提升泵站+事故水调节池+絮凝沉淀池+事故水储池;混合水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絮凝初沉池+缺氧池+MBBR与PACT组合好氧池+二沉池+絮凝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中水回用系统对处理后达标水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出水水质满足制革企业生产用水要求。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项目的现状、设计水质、工艺设计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调试运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