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20世纪70年代早期,面对“石油危机”日本政府就推出了“阳光计划”,动员工业界、科研和政府的力量开发光伏系统以替代普通能源。目前的计划目标到2010年PV发电容量安装4.82GW(4820MW)。2003年,一个3kV的住宅PV系统的安装成本是45日元/度,约为国家电网电力价格的2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次之。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能源本世纪前十年的使用情况并预测我国能源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不同年代住宅小区能源消费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上海不同年代住宅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分别对20世纪80年代及2000年后两住宅小区的居住建筑概况、生活方式、对热环境的评价及能耗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后小区的能源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从人均能耗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说,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609倍和0.815倍;采用SPSS软件对两个小区住宅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建筑面积和家庭人口数与总能耗密切相关,收入水平对总能耗也有很大影响。各因素对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总能耗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据媒体报导,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认为,当前.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面临六大问题:一是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二是尽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但能源消费总量很大。三是能源消费结构过度依赖煤炭。我国现在的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的40%。四是能源利用率低。虽然我国的GDP单位能耗在过去20年中下降了60%,但若按百万美元的能耗标准来比较.仍比日本高9倍。五是能源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六是能源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5.
期首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居室生活环境及能耗也越来越予以重视。在专家撰文栏目中本刊编委湖南大学李念平教授撰写了一篇关于我国主要城市住宅室内环境与耗能的调查和分析文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环境与能源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洛阳宏力化工厂有两套150m^3/h制氧机,其中1#制氧机是杭州制氧机厂1973年生产的,分馏塔为FON-140/660-Ⅰ型。从1987年开工生产一直到1999年,起动压力为4.5MPa,正常操作压力2.6-2.8MPa,启动时间为24小时。1999年后,我们先后对原有的5L空压机和活塞式膨胀机进行了更新改造,采用新的工艺和操作方案实现了老制氧机的降压操作,正常操作压力降到1.6-1.8MPa,缩短了开车时间,为空分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食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据权威的美国《油气杂志》预测 ,在未来 2 0年内 ,世界对天然气的需求将超过石油。在过去 1 0年 ,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 2 1 .3% ,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到 2 3. 8%。天然气将成为能源主角@林刚  相似文献   

8.
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引进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高效、经济地利用已经成为天然气下游市场开拓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天然气下游市场的消费需求、价格承受能力和由此所决定的天然气下游消费结构走势,指出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应该是我国天然气消费的重要用户和市场开拓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大中小并举和冷热电联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综合性的全球问题。引出全球能源供应将继续以化石燃料为主,概述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由此导致的全球温升预测。从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必须节能减排,合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北京市能源生产结构,并以能源品种和产业结构为依据进行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能源的供需状况,探讨了北京市节能利用水平和节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能源利用现状,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燃气空调--21世纪的住宅空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中国住宅空调的需求量已居世界的首位,且将不断增长。目前,中国住宅空调以电力房间空调器为主,住宅空调间断性负荷是拉大中国电力峰谷差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单一发展电力空调器将危害电力工业发展,使中国经济不堪重负。21世纪初,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大幅提高,发展住宅燃气空调对平衡城市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本文论述了燃气空调应用于住宅的必要性及两个重要应用途径:户式燃气空调和楼宇冷热电联产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2000年至2009年间的电力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科学地研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产业机构、电力价格、技术进步这五个因素对电力能源的影响效果。最后得出结论:第二产业的发展将会降低电力能源效率,电力能源消耗量越大,电力能源的效率将会越低。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出口贸易比重的上升,这些因素将会使电力能源的效率提高。通过对相关电力能源数据的细致研究,分析影响我国电力能源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燃气发动机热泵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高  郭开华  王如竹 《制冷》2006,25(2):30-33
介绍了燃气发动机热泵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说明燃气发动机热泵的使用可减少空调/供热的用电量,缓解由空调/供热引起的电力紧张状况,降低电网的峰谷差,同时可调节燃气消耗量的季节不均衡性,并有利于环境保护。根据空调/供热系统的不同方式,给出了比较这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统一指标——次能源利用率,并利用一次能源利用率分析了六种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分析结果表明燃气发动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节省能源。文章对燃气发动机热泵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1.76。  相似文献   

14.
对长沙市两户住宅从2006年12月1日到2007年2月28日期间的整个冬季建筑能耗进行了详细的逐时测量,对得到的数据按照用途进行了分类与处理,统计处理后得出了住宅能耗的几个特点:(1)冬季住宅能耗中热水与炊事的能耗是最多的,高于空调和照明其他能耗。(2)两户都有因设备的待机而消耗的电量,说明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节能有很大的关系。(3)通过对两户炊事与热水的能耗的详细比较,得出冬季采用燃气热水器比电热水器节能。同时针对能耗特点提出了几点节能建议。为有关部门进行能源的政策调整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能源消耗位居江门市新会区之首.多年来.该公司在江门市质监部门的指导和帮扶下,通过加大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改造和淘汰高能耗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取得了节能降耗的丰硕成果。以下简要介绍江门市质监局指导该公司开展能源计量并取得节能攻关显著成效的例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我国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重庆、长沙、昆明、香港、西安等主要城市住宅为对象进行的冬季室内环境与能耗的问卷调查的内容与特点,并对冬季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环境与能源结构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日,为切实推进河南省节能降耗工作的量化考核,贯彻落实能源计量地方标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本省能源消耗现状.制定了《河南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评定办法》,对本省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检测能力、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能力进行评定,对用能单位在“十一五”期间能源计量达标水平进行评定。另外,河南省地方标准DB/T520—2008《河南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评定准则》已于2008年2月22日正式发布,该标准根据《节约能源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能源节约效果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年均节能率为3.9%。特别是近年来扭转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200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实现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能源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耗也明显下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19.
1引言近年来,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由于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建筑能耗迅速增长,已大大超过了能源增长的速度,能源约束矛盾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0年,近3亿农村地区的人口将迁移到城镇居住,城市规模扩大化,住宅建筑面积总量必然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聚酰亚胺/TiO2 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和气体渗透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藻土-莫来石陶瓷膜管为支撑体,以TiO2为过渡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聚酰亚胺/TiO2复合膜.采用FTIR、NMR、TG/DTA、TEM、BET和气体渗透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TiO2相通过与聚酰亚胺链上羧酸基支链发生键连形成有机无机组分交错分布的网状结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无机兼容性;相对于聚酰亚胺膜,复合膜对H2、CO2、N2和H2O具有较高的分离性;TiO2含量为15wt%的复合膜对H2/N2、C02/N2和H20/N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64.2、42.5和8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