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瞬态瑞雷面波检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土的变形模量同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并对碎石桩的变形模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碎石桩变形模量回归模型。在桩土应力比模量比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瑞雷波和地基土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利用瑞雷波确定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工程实例,将计算值同静载试验值进行对比,证明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从碎石桩的荷载传递和破坏性状出发,建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计算模型。基于半空间轴对称弹性理论及基本假定,考虑散体材料桩在荷载传递过程中的径向膨胀变形,根据桩土变形协调及桩土界面上径向应力平衡条件,得到桩土应力比的表达式。应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给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最后,与碎石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经典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临界荷载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例和瑞雷波检测结果证实,水泥粉体喷射搅拌桩处理的复合地基,除了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外,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加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瑞雷波法对强夯地基进行大面积普查,既能降低成本、扩大检测面,又能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通过对广东惠州某沿海碎石土回填地基上成功实施的国内首次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前后瑞雷波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碎石土地基上10000kN·m强夯的地基承载力等。瑞雷波法检测得到的结论可指导强夯地基处理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瑞雷波法对液化地基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瑞雷波法对碎石桩法加固液化地基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瑞雷波法检测结果与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对比相一致 ,并建立了这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 ,有利于瑞雷波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干振碎石桩的特性和设计计算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的主要原因是桩间土的振密和挤土作用。通过试验还揭示了这种地基的应力传递规律、有效桩长、护桩的作用、复合地基承载力与置换率的关系等。根据干振碎石柱的特性建立了其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相一致,可以在工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7.
瑞雷波法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奕柏 《土工基础》1997,11(4):9-12
对地球物理新技术-瑞雷波法的原理与方法作了简述,介绍了瑞雷法波法在检测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分析和探讨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n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0前言利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碎石桩,依靠碎石桩与桩周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这种人工地基称为碎石桩复合地基。目前,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主要方法有荷载试验法、经验类比法和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确定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分别确定桩体的承载力和桩间土的承载力,再根据一定的原则叠加这两部分承载力,从而获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另一种是将桩与桩周土形成的复合土体作为整体考虑,利用圆弧稳定性分析方法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文献[1~6]也提出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其它一些方法。上述方法要么利用力的极限平衡条件,要么基于摩尔-库仑屈服准则,没有考虑桩周土塑性区  相似文献   

10.
碎石桩复合基地中桩土应力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文惠 《土工基础》2000,14(4):57-60
本文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单桩单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分析和探讨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n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过实践提出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的设计和技术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一、有关基础设计技术参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含义是碎石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的平均值,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12.
二元桩复合地基是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桩体形成的复合地基,可充分发挥不同桩体对地基土的处理效果。论文主要研究在液化场地土中对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采用沉管碎石桩和CFG桩二元桩复合地基处理场地土,使处理后的地基在消除液化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通过对阳煤空分罐区这一工程实例中地基处理选型及二元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的计算,论述了二元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碎石桩施工对桩间土强度的影响,预振效应,适用土质,复合地基承载力,加固效果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期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促进碎石桩加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地基处理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散粒材料桩(如灰土桩、砂桩、砂石桩、碎石桩等),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施工时,常需根据地基土和桩的测试资料,验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作为鉴定加固后的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依据。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f_(sp),k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根据单桩和桩间土的载荷试验按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15.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沉降分析是地基处理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首先结合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通过深入研究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将复合地基划分为碎石桩筋箍段、非筋箍段和下卧层三部分,建立出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型。然后,通过考虑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筋箍段桩土相对滑移和非筋箍段桩土径向变形即“鼓胀效应”特点,引入典型桩土单元分析模型,分别建立出碎石桩筋箍段和非筋箍段压缩变形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柔性基础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新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并与实测值及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更能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克服了现有方法分析结果偏于危险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针对碎石桩容易在桩顶1~3倍桩径高度范围内发生鼓胀破坏现象,提出一种新型碎石桩复合地基:混凝土-碎石散体材料串联组合桩复合地基,并阐述了该新型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基于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采用多滑块破坏模型,建立了混凝土-碎石散体材料串联组合桩深层鼓胀破坏计算模型,通过随机优化算法寻找临界滑动面,计算得到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将该新型组合桩的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传统碎石桩承载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滑块解析计算方法准确性较好;新型桩的承载力比传统碎石桩承载力有了明显提高,相较于传统碎石桩,新型组合桩在混凝土桩段长度1 m时承载力计算值提高了32.76%,在混凝土桩段长度2 m时,承载力计算值提高了54.74%。  相似文献   

17.
贾登圣 《四川建筑》2007,27(6):106-108
详细论述了强夯振冲碎石桩和CFG桩联合加固地基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均匀性,提高地基土承载力,降低地基土液化指数,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多桩型复合地基应用产生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某水库拦河大坝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桩体和桩间土以及桩土应力比等项的检测。最后综合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和土压力盒读数的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抗液化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这种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小地基总沉降,加速地基的固结,具有良好的导水性;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呈上凸抛物线型,其值一般在1-4之间;碎石桩桩身附加应力随深度衰减很快,在接近桩底时,其附加应力几乎为零,所以在用碎石桩处理地基时应注意碎石桩的有效长度。该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地基大面积加固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前斌 《山西建筑》2009,35(19):100-101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对地质条件的分析,介绍了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指出碎石桩减轻液化并提高CFG桩桩间土的承载力,与CFG桩共同作用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规范设计,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往往被过高使用,其设计承载力对应的沉降大于复合地基沉降,而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桩间土承载力并不能按照设计发挥,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关系。为揭示桩、土变形协调的内在本质以及软土承载力被过高使用的问题,采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分别计算桩、土的p-s曲线,然后叠加成复合地基的p-s曲线,建立桩、土变形协调关系,以此分析桩、土荷载分担的情况。分析后发现,按照规范方法设计时,通常软土的承载力使用过高和桩的承载力设计偏低,如单桩承载力或其强度不足,易导致桩及复合地基破坏。针对规范方法的不足,提出合理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应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关系,应根据其p-s曲线按照相应沉降量所对应的荷载确定桩间土承载力,建立的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可为今后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