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是江苏省的旅游文化之宝。其坐落于江苏省江阴县,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黄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周庄的山水风情,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厚重之美,还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别致的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2.
初夏、带着考察住宅民居及小城镇的题目自上海前往已久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仅仅一昼夜的游览已使人放不下周庄了,同行的人们纷纷议论着、我们真是不虚此行!是啊,站在波光粼粼的河畔,听着咿呀唱歌儿的桨声,看参差错落的酒旗,还有那依河而建的古色古香的茶楼和民居,使我顿生画中人的感觉。倘徉在周庄的土地上,使  相似文献   

3.
通过上海里弄及周庄张厅建筑的现场风速及温湿度测试,分析传统建筑的室内外风环境状况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研究城市传统民居是否与当代建筑所需要的节能或气候适应性要求相吻合,在挖掘合理性成份,保持文化延续性的同时,使其更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4.
刘金玲 《城建档案》2007,(10):24-28
周庄是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在苏州老城和杭州西湖之间的一座古镇。“镇为泽国,四面环水“,被誉为“梦里水乡“,金秋的周庄,更是如此。走进周庄,首先要了解的是它的历史。据史  相似文献   

5.
以苏州古镇周庄中典型传统民居"张厅"为案例,分析华东地区"江南民居"中基于朴素生态思想的环境设计策略,从而对当地传统建筑太阳辐射控制、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保温隔热、雨水策略、结构与装饰一体化、自然材料运用、建筑绿化等生态设计进行了归纳;对"张厅"的核心空间——主厅"玉燕堂"及其前院和后天井的采光数据实测、模型测试与计算机模拟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江南民居运用"蟹眼天井"营造高质量光环境的设计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赠我一本刚出版的《余春明中国民居绘画精品选》,并嘱我写出读后感。我既非画家,更不是美术评论者,本写不出什么感想的,只因为我与余春明先生一样,下农村去认识、研究、感悟民居十多年,同样在头脑中装满了民居的鲜活形象,厚积了民居所记载的历史与文化,所以才答应冒昧地写一点感想。我细读余先生的画集,深感余先生画笔下的民居形象生动而且准确。中国的民居都是各地区的工匠充分应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工艺,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建造起来适应当地百姓居住的建筑,因此它们各具特色,极富个性。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80余幅民居绘画,从鱼米之乡到黄土高原,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徽派建筑、丽江束河古镇、楚雄彝族古镇、大理白族民居的学习借鉴,结合施甸县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提出依山水建房、建房造城、造城留人、留人聚财、聚财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通过特色民居的规划设计衬托,打造一个山映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山水田园一幅画的宜居城镇。本文以施甸县城特色民居规划设计为案例,对小城镇特色民居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注湘西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等要素,并通过现今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此来推动湘西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论文通过解析湘西传统民居“窨子屋”的结构、造型、空间形态等要素,力促湘西传统民居实现新的转变。从湘西民居的适用性、宜居性、舒适性的现状与问题出发,在建筑遗产保护原则下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周庄,环境幽雅,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当您坐船穿越座座小桥.领略碧波倒影中的青墙瓦舍,感受中国水乡古镇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幽谧的街巷中秀美的田野上清澄的河水  相似文献   

10.
古镇、廊棚、老街、小桥、流水、人家……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再加上九百年的悠远历史、九百年的文化底蕴,于是,中国人有了这样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外国人有了这样一句话:水乡周庄——“东方的威尼斯”……1998年,周庄被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1.
周卫  汪原 《新建筑》1997,(2):52-53
在传统民居向新民居转化的过程中,“家”的意象的延续不容忽视,对于传统民居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良居住模式,更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弘扬,而不应加以扼制。  相似文献   

12.
侯继尧  王军 《地下空间》2000,20(3):176-181
改变大地景观,在大城市里创造乡村景色。在现代建筑的屋顶上填土绿化,造景创造山水城市。一幅将在首都北京拟模山寨,进行造山理水、填土绿化,“移植”黄土窑洞庄园的图景,奇迹般的展现,以陕北米脂县刘家峁村姜耀祖窑洞庄园的典型守落为被移值的原型,创造出北京中华民族园内的汉族民居景区一窑洞民居,为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提供实物样板,同时也是对这座优秀的“绿色建筑”杰作一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扬。因其原生  相似文献   

13.
王东涛 《中华民居》2012,(10):30-37
沈厅——江南首富的栖居之所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雒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堪称经典。在这些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建设》2006,(8):45-46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江苏昆山市西南隅,东连上海,西邻苏州,北通沪苏机场路、沪宁高速公路,南接沪青平高速公路,境内的急水港是苏沪水路通衢,交通便利。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之美誉。周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北宋元庆元年(公元1086年)就已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水乡集镇,历经九百余年的沧桑,其“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水乡风貌依然保存完整,令人叹为观止,可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国画大师吴冠中称赞:“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挥毫:“周庄是国宝”。今…  相似文献   

15.
以青海河涅地区乡土民居调研与设计实践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差异性和共性,并归纳其本土语言,尝试从传统民居营建智慧延续、新技术与本土技艺融合、多元民族文化传承3个方面,建立“河湟特色民居”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邬帆  刘飞鸣 《园林》2005,(2):12-13
“周庄”这个地名是在大学课堂上知道的,即将毕业的那个黄梅天,我们忽然决定去周庄。  相似文献   

17.
马寿涛 《云南建筑》2014,(5):125-127
民族特色村落的旅游开发带来了的传统民居的传承和改造契机,传统民居作为重要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旅游业的收入进一步推进传统民居的传承和改造,使之与村落旅游开发结合。传统民居不适宜现代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使得传统民居逐渐消失,以怒江滴水河村的旅游开发为背景研究傈僳族特色民居“千脚落地”的基本特征和改造做法。当然传统民居的传承并不是要阻挡社会的发展,更不是阻止新建筑的产生,所以,研究试图得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改造的重要方面和做法,以期促进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彬 《城乡建设》2005,(9):14-15
十几年的时间,周庄从一个破败的村镇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点之一,成为旅游、经济、古镇保护结合的典范。许多人把周庄的兴起,概括为“周庄模式”。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是矛盾的,也是辩证的。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旅游收入,这个古镇也许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人多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什么商业化啊,污染啊……这是不可避免的。“我的这个店面一年的租金是2.4万元,加上税收等其它费用,一年的总支出大约为3万元。”苏绣周庄直销店的何建芬笑吟吟地向记者介绍,由于游人多,生意好做,她每年的收入超过两万,“这比在工厂工作可好多了”。何建芬的这个店面大约…  相似文献   

19.
绿菖茗茶业     
《景观设计》2006,(F05):26-27
设计构思 川西民居,建筑的方言,浓缩了一个地区的地理风貌与历史文化,川西民居,如同川西坝子上和煦的阳光,肥沃的紫色土,与这方水土上的人早已形成了融洽亲密的关系,青瓦白墙,飞檐斗角,清丽雅致,川西民居在绿树和翠竹的掩映中,古朴又富有生机,宛如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田园风景画,在钢筋水泥的时代重现,它很容易让人亲近,产生好感。  相似文献   

20.
我看周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周庄发生了变化;专家们对于这座水乡古镇的“新貌”评价不一。周庄应当走向何方?本文阐述了作者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