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梁思成少年时期、青年求学、巅峰时期学术研究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抽取出重要时期与信息对梁思成的师承关系做出简要分析与阐述。通过对梁思成师承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侧面了解近现代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保护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四)琉璃瓦的尺寸及重量关于琉璃瓦件的规格尺寸,可见于正式出版物的有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参考图集》附的《琉璃瓦简说》(梁思成、刘致平编)、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主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及近期出版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3.
悦读     
正《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建筑之美》作者:梁思成著,林洙编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月1日一本梁思成先生所著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通俗读物,兼备日历和笔记本的功能。书中收录大量古建筑手绘图和老照片,每天看一点关于中国古建的内容,也许是一张古建筑老照片,也许是一幅手绘图,也许是一段文字,从尧舜时期的"堂高三尺,茅茨土阶"开始,直至今日我们能随时去游览的故宫、北海公园,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风格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报》2021,(9):103-107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930-1940年代,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同仁筚路蓝缕,考察了中华大地上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发现、测绘、研究了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建筑,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与山门、应县木塔等辽代建筑,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与转轮藏殿、太原晋祠圣母殿等宋代建筑,以及隋代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等众多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并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具有世界级学术水平的论文.梁思成极为重视古建筑测绘,甚至在1933年9月测绘应县木塔时不顾生命安危徒手攀援铁链测绘塔刹.他与助手莫宗江合作的一系列古建筑测绘图,成为迄今无人超越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梁思成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中指出故宫博物院内"房顶的瓦作,在中国建筑中,尤其是宫殿建筑中,所占的位置最为重要"。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面的形式有很多种,本文以香云亭重檐屋面为例,介绍古建筑复杂屋面施工放线的具体做法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梁思成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中指出故宫博物院内"房顶的瓦作,在中国建筑中,尤其是宫殿建筑中,所占的位置最为重要".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面的形式有很多种,本文以香云亭重檐屋面为例,介绍古建筑复杂屋面施工放线的具体做法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你可曾知道,新中国最早搬家的古建筑是中南海里的清音阁、云绘楼。1953年,北京市建设局打报告说:"云绘楼及清音阁原地基,政府需用甚急。"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建议保留,获周恩来总理首肯。周总理还亲自与梁思成一起到陶然亭选址。次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例被完整搬迁的古建筑,云绘楼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15,(4)
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故宫古建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揭示这种关系,采取文献调研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述梁思成先生在故宫古建筑保护、维修和研究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及其对故宫古建筑的影响,并对梁先生的成就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故宫古建筑在梁先生心中有着极高地位,他曾专门对故宫古建筑开展调查、研究,并在特殊时期捍卫故宫,使其免遭破坏。此外,梁先生的古建筑保护、维修和研究理念对故宫古建筑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故宫古建筑的完整保存和古建保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生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罗哲文,生于1924年,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当时唯一的中国古建筑调查研究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先生等学习并参加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六届全国政协文化组副组长。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王绰 《时代建筑》1992,(2):37-43
梁思成教授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学家,他不但对中国古建筑的整理研究有着不朽的贡献,更揭开了中国民族形式的课题,为中国的近代建筑史写下了第一页。就笔者所知,至今尚未有人为梁先生写传,记述他不平凡的一生。因此利用余暇时间,收集各方资料,访问和梁先生有关的建筑学人,初步完成了梁思成的年谱大纲。本文是依年谱大纲加以润饰而成的梁思成小史。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及建筑教育家 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001年4月在 北京举行了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以缅怀 这位对中国建筑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大 师。 纪念活动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序幕。首 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暨梁思成纪念馆 构思方案于4月18日在这里开幕。参展的 青年建筑师、教师、艺术家和学生们以图 纸、模型和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从多角度 展示了梁思成对于建筑史研究、古建筑保 护等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4月20日,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座谈会暨《梁思成全集》首发式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出…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值此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为彰显这位学术巨匠对中国建筑界做出的卓越贡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多家单位主办并组织了各种纪念活动。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暨梁思成纪念馆构思方案展  4月 8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加展览的青年建筑师、教师、艺术家和学生们以图纸、模型和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和多角度的视点展示了梁思成对于建筑史研究、古建筑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展览共展出 46件方案。于 4月13日结束。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座谈会暨《梁思成全集》首发式  4月 2 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  相似文献   

13.
正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候选人梁思成——被知识分子们请上神坛的悲剧英雄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梁思成这个名字在近年来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梁思成"三个字作为一个词汇,其所涵盖的意义已经远不止那个建筑史大师、名门之后、以及民国女神的老公。更似乎在更广的意义上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典形象。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梁思成,亦不应仅限于其建筑学上的意义,而更在于"梁思成"三字对知识届的意义。提到对梁先生的评价,当代人大多采取这样的模式:1、他是学术上的巨人,不但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还对中国的古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提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中心     
正朱涛首部个人作品《梁思成与他的时代》出版建筑师、建筑评论家朱涛的首部个人作品《梁思成与他的时代》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不同于以往的解读,该书更多地关注一代建筑师乃至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剧性命运,同时揭示了当下中国城市与建筑乱象的制度根源。梁思成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师,无论是他早年和林徽因一起做的古建筑调查,还是他后来提出的京城改造方案,都使他获得了一个不寻常的偶像地位。在过去三年中,朱涛通过各种渠通,陆续搜集到一批梁思成在1949~1 959年间写的思想检讨,并从这些新史料的细节入手,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并勾勒出一个大众所不熟悉的梁思成。  相似文献   

15.
黄勇强 《建筑施工》2009,31(8):698-700
旧公园中多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根据多年修缮的实践经验,叙述了体现“恢复原状”修缮古建筑原则的实施工艺和技术,使古建筑经修缮后“不改变文物原状”,做到修旧如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艺术精华。  相似文献   

16.
钱毅 《建筑史学刊》2021,(2):104-116
1938 年至 1941 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梁思成、林徽因以昆明为基地,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率领中国营造学社复社,继续中国古建筑调查与研究工作。同时,完成了云南大学映秋院、昆明市郊龙泉镇自宅等几处建筑设计实践。 在这些建筑活动中,梁思成、林徽因前所未有地对地方民居建筑投入特别的关注,关注其价值及其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建材》2013,(6):26-31
有相当一批古建筑虽然经受了数百年乃至千余年的风雨袭击和地震劫难,但至今仍岿然挺立甚至完好如初,可谓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建筑结构抗震的奇迹。根据梁思成等专家学者研究,有关建筑结构的抗震方面诸如房屋、佛塔、寺庙、楼台亭阁及桥梁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本刊顾问罗哲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罗哲文,中国古建筑专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曾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古建筑测绘是天津大学建筑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此天大建筑教育80周年的时节,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愿以几十年的测绘历程,献上我们的纪念。先辈的起步——新中国建国前中国近现代建筑学科的古建筑测绘,始于20世纪初。有识之士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学术见识,西方和日本近代学者研究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海外留学归来学子带回的科学方法等因素,一并推进了中国的古建筑测绘实践。朱启钤、刘敦桢、梁思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忆 40 年前初学中国建筑史时,梁思成先生的著述、龙庆忠教授的指导,使笔者克服困难,顺利进入建筑史之门的历程。笔者以梁、龙两先生为榜样,立志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终生,并以此文缅怀梁、龙两先生之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