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新忠  李峰辉  焦玲 《市政技术》2006,24(5):293-295
指出单向纵坡斜拉桥是区别于双向纵坡斜拉桥的一种新桥型,由于其单向坡度,其力学性能、施工阶段稳定性等和双向纵坡斜拉桥都有所不同。分析了单向坡斜拉桥的特点、优点,对单向坡斜拉桥的最佳坡度选择、最佳体系、索力调整次数、非线性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新忠  周水兴  李峰辉  王为圣 《市政技术》2006,24(6):375-377,431
对于漂浮体系的单向坡斜拉桥,在解除临时约束、体系转换过程中,会释放巨大的势能,使主梁出现单向滑移,影响到桥梁的施工和安全,必须加以控制。分析了单向坡斜拉桥解除临时约束过程中出现的滑移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卢维华  邓海 《四川建筑》2002,22(3):47-48
运用空间建模和向量运算的知识,分析了等高斜交坡桥的台顶横向坡度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在已知设计横坡,设计纵坡和斜交角的条件下计算台顶横向坡度的计算公式,公式可用于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  相似文献   

4.
邬贵全 《四川建筑》2009,39(3):180-182,184
结合重庆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彭溪河特大桥,探讨了单向纵坡双塔漂浮体系斜拉桥的特殊问题,介绍了经过分析计算后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1 交叉口设计应注意的内容 (1)道路等级相同时,一般是在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的前提下来调节它们的横坡.通常是调节纵坡较小道路的横坡,将路拱顶的连线逐渐向纵坡较大道路的车行道边线移动,使其横坡度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尹力 《四川建材》2020,(1):159-160
主要针对我国、美国、日本的高速公路纵坡最大坡度和最大坡长指标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其设计依据,阐述三国标准之间的不同。通过对中、美、日三国公路纵坡设计方面的分析,探寻我国六轴货车在高速上爬坡速度过低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 要:为研究倾斜隧道内可燃液体泄漏漫流引发的潜在火灾危险性,建立了双向坡度可调试验平台,对连续泄漏漫流形态、宽度、面积等特征随隧道坡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开展火灾试验,研究燃料厚度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隧道仅存在纵坡时,随着坡度的增加,液体漫流宽度及面积缩小;当同时存在横坡和纵坡时,液体流向隧道侧墙,漫流长度及面积缩小。液体漫流平均厚度为2 mm,该厚度下可燃液体热释放速率为经典模型计算值的30%~50%。结合上述试验研究,可对隧道内可燃液体连续泄漏漫流潜在火灾热释放速率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横坡由1%增加至2%,液体漫流面积可减少约50%,大幅降低潜在的热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8.
邹贤文 《山西建筑》2010,36(8):285-286
首先通过汽车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根据车辆在山区高速长大纵坡上运行车速的连续性要求,对纵坡进行分单元分析,确定了陡坡坡顶车速,计算出陡坡坡底的车速,得到了缓坡上坡度与坡长的关系,并给出缓坡段坡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9.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宏根  胡良红 《安徽建筑》2012,19(4):136-136,145
我国地域广阔,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由于长大纵坡段坡度陡、坡段长,车辆在该段行驶时速度较低,加上高温、多雨气候条件的影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非常严重。鉴于此,文章在调查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形式的基础上,对病害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为后期延长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雨水口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设情况对周边小区及道路积水的消除至关重要。为此,利用耦合了水文和水动力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雨水口在不同道路纵坡坡度、布设数量和径流流量条件下的泄流能力。结果表明,道路纵坡坡度越大,雨水口的泄流能力越差,在小流量、雨水口数量为5个(间距为20 m)的条件下,当道路纵坡坡度从0.3%增至8%时,雨水口泄水率从55.64%降至21.05%;雨水口数量越多,其泄流能力越强,在小流量、道路纵坡坡度为0.3%的条件下,当雨水口数量从2个增至5个(间距由50 m降至20 m)时,雨水口泄水率由25.60%增至55.64%;径流流量越大,雨水口的泄流能力越差,在道路纵坡坡度为0.3%且布设5个雨水口的条件下,小、中、大3种流量下雨水口泄水率分别为55.64%、46.92%、37.28%。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系统研究并设计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宽幅主梁的合理截面形式,总结了大悬臂加劲隔板箱形截面主梁的受力性能,针对性地提出了宽幅主梁耐久性防裂措施;研发了部分斜拉桥新型单侧双向抗滑锚固系统,模拟实桥进行了单根钢绞线抽换试验,可以使部分斜拉桥的斜拉索真正做到可更换、可检测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recent trend in the design of long-span bridges is multi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three or more towers. A critical problem of multi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is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central tower(s), which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stabilizing cables. The Ting Kau Bridge in Hong Kong is one of a few multi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adopting stabilizing cables ever built. In this article,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multi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stabilizing cables and the effect of stabilizing cables on bridge seismic response are studied by referring to the Ting Kau Bridge. Based on a validated 3D finite-element model, mod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which shows that the longitudinal stabilizing cables bring about a number of global modes with strong modal interaction among the deck, towers, and cables. The seismic response and internal force in the central tower are found to b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side towers. The longitudinal stabilizing cables are very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internal force in the central tower generated by longitudinal earthquake excitation, but in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eismic response in the bridge deck and side towers. As a whole, the stabilizing cables act favorably in the reduc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相似文献   

13.
王运航  李娜 《城市建筑》2014,(17):326-326
斜塔无背索斜拉桥受力特性与常规的直塔斜拉桥有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其设计以及施工的特殊性。本文以长沙洪山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无背索斜拉桥的受力特性、施工以及桥塔的重量分布和倾角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同类桥梁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田波  王戈  文凯  周霆 《预应力技术》2024,2(1):27-40
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管混凝土主纵肋的斜拉桥主梁结构,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该结构的合理性,并和同级别跨径的其他类型主梁结构的斜拉桥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结构合理、造价经济、抗震性能优越,特别适用于我国西部高烈度复杂山区地形。  相似文献   

15.
潮白河大桥为三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桥的结构体系和结构特点,并结合本桥的特性闸述了部分斜拉桥的结构优势、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静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斜拉桥作为研究对象,对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讨论了斜拉桥非线性分析的几种基本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几座典型的实桥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拉桥这种柔性结构在恒载作用下是高度非线性的,跨径越大,几何非线性表现得越突出,结构分析与设计中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卢继明  刘瑜 《中国市政工程》2020,(2):108-111,136,137
钢混组合索塔斜拉桥在景观桥梁及大跨度桥梁中运用非常广泛,而钢混结合段作为索塔传力的核心构件,其结构设计及连接方式对全桥结构安全极为重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府保黄河三桥为例,针对景观斜拉桥钢混组合索塔的构造及性能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淮安大桥是宿淮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其宽度在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中位居第一.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淮安大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空间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淮安大桥在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式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大桥主桥关键截面的地震响应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琦彦 《山西建筑》2010,36(27):323-324
简述了部分斜拉桥兼有梁桥和一般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并以联台大桥为例,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联台部分斜拉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该桥箱梁结构设计合理,有限元计算模型正确,边界模拟条件符合工程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大跨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阻尼低以及空间尺度大,其地震响应受桩基础、场地土特性和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目前尚缺乏相关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主跨1400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和制作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括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场地土等在内的试验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多点激励对桩-土-斜拉桥全模型地震响应的影响及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纵向多点激励使一侧主塔的纵向位移、一侧主塔和桥墩的纵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以及主跨一侧竖向位移增大,而另一侧减小;横向多点激励使一侧主塔的横向位移和一侧桥墩的横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增大,另一侧减小,但使两侧主塔的横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和主跨两侧横向位移响应均增大;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的加速度响应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大跨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或性能评估应考虑多点激励和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