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环保、高效、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协同整个汽车工业转型发展,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自主创新,需要企业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产品开发能力,需要掌握整车和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并努力掌握新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市场是无情的,世界近100年的工业实践证明,在设备市场上,如果你想适应市场,最好的方式是适应单个用户,否则你就会没有方向。如果你想着随大流,那么你就会被价格淹没,市场总是在改变你,如果你不改变,市场就会把用户叫走。——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目前国内锻造行业的大环境受上下游挤压和总体需求的减少,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增大,传统燃油汽车需求量逐步减少的趋势已经确立。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实力上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的实力有赖于积累与创新两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要”敢为天下先”进行积极创新.敢从客户需要但还未意识到的新领域人手;另一方面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一日的积累.积累意味着宝贵的经验与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企业采取的是三步走的竞争策略:首先在本国市场站稳脚跟,然后积极开拓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新兴国家市场,待企业实力逐渐赶上欧美等顶级汽车制造商之后.中国汽车将会攻占难度最大的欧美成熟市场。用不了几年,也许5年到10年以后中国汽车企业将成为国际市场上十分重要的竞争对手。——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马蒂亚斯·维斯曼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面对一个特殊的市场.让我们有了飞速发展的机会.在这么一个成熟的行业里突然冒出了中国自主品牌这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面对未来,这样的机会已经很少.在这样的态势下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不仅仅是补哪块短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提升我们整体体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利用此,我们用较低的投入换回多倍于他国的发展速度,但这种机会已经过去。未来.本土汽车企业仍应该继续加码研发。因为现在的汽车市场格局已经改变.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7.
工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等不得、坐不住、误不起。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制造业还只是停留在工业20之上,在汽车制造行业的研发、产权方面远不如发达国家,尽管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汽车但也改变不了我国汽车制造落后的现实.从传统思维到现代化工业思维,我们才在要模仿、要学习、要探索、要研究、要开发的远征路上起步。工业4.0除了要有能够融合的智能设备外,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这也意味着汽车行业在工业40的进程中并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9.
我国锻造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大、中型锻件生产要想走向国际化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行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减排、向低成本高附加值转型,就必须在锻压设备和锻造技术上下功夫。锻压设备要适应“柔性生产”的要求,液压机和操作机联动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想.如果国家要富强的话,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和汽车品牌,更应该有一个汽车梦。 相似文献
11.
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装备发展是必然趋势,装备制造业只有通过智能化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物联网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之一,装备制造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物联网的运作, 相似文献
13.
锻造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汽车工业的发展。本文以大量的实例,从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汽车工业锻造技术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并不在意企业是否能够快速长大.而是关注企业是否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是否在这个狭窄的市场细分领域里是最强的.企业是否能够存活得时间更长。对于暂时和短期的效益.这些都是可以舍弃的.惟一不能舍弃的便是把现有的产品做到极致。 相似文献
15.
今年前9月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700万辆。毫无疑问,虽然增速下滑.但是我国依然是一个汽车大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由大变强的根本转变.则是我们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中国梦众多构成单元的未来体现.更是化梦想为现实的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未来.汽车企业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期要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企业应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从基础技术、工程技术到产品技术实现全方位的突破。应考虑利用国际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去采取合资、合作、并购的方式.提升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主品牌汽配企业重构优势最好也是惟一的办法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坚定地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到每个企业.就是要在中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工艺上找到突破口.做到技术上的独树一帜、制造上的高人一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否则,只能被淘汰出局。——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超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环境形势深刻变化为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充分认识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9.
采购成本在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以上,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成为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当前一些企业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抓紧促改革、调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