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广东省智能网系统结构和广东省智能网业务管理系统的拓扑结构,探讨了利用国际互连网构造业务管理系统的方法,提出了国家智能网业务管理系统与广东省智能网业务管理系统的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雪丽 《通信世界》2004,(44):39-40
中国的智能网发展是我国电信制造业自主研发与应用最成功的项目之一。目前。电信运营商向用户提供的众多新业务,如记账卡业务.预付费业务等大都是基于智能网开发提供的,许多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业务。此外。智能网是目前电信业务竞争的主要业务支撑手段。因此。智能网在电信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业务创新的利器,对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刊记特别策划了——智能网专题。邀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张雪丽.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叶华和李鹏宇、北京邮电大学廖建新等专家分别就2004年全球智能网最新发展及趋势.智能网业务发展及移动智能网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同时。还聚焦了智能网核心企业。为大家展示最新的智能网技术.智能网业务及智能网的最新发展思路等。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电信的统一安排,各省采用长途接入的方式,利用全国骨干智能网开放覆盖全省范围的300、600、800三种智能网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网业务开放存在以下问题:业务种类少。利用全国智能网骨干网只能开放300、600、800三种智能网业务。随着智能网业务的推广,用户对其他智能网业务的需求也会增加。由于利用骨干网设备只能开通三种智能网业务,用户对其他业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业务量不能满足需采,尤其是电话卡类业务。智能网业务一推出,即得到了广大电信消费者的欢迎,300电话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智能网业务接入点距高用户…  相似文献   

4.
马鲜艳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25-126,130
智能网业务因业务本身性质的不同,要求应用的范围也不相同。实现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对于业务的生存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智能网的基本思想以及智能网的概念模型,详细分析了实现智能网业务的网间互通对业务的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智能网业务网间互通的前提条件,并以被叫集中付费业务为例对实现智能网业务网间互通的方式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述智能网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以及业务生成环境(SCE)3个方面考虑,提出了智能网的建设策略。并从智能网业务的资费、业务的选择以及业务的目标市场3个方面,探讨了智能网业务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际上智能网业务标准化情况,介绍了我国目前开放智能网业务的情况,阐明了智能网业务与目前平台上开放的同类业务的关系,并对发展智能网业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智能网双平面容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刚  羌铃铃 《通信技术》2011,44(4):103-105
数据系统对智能网业务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智能网系统发生设备单元硬件故障等灾难就会导致大量业务数据的丢失,业务功能无法运行。为了全面预防智能网数据容灾,提出了双平面容灾方案。从智能网VPN系统的前台、后台的技术角度探讨了智能网数据系统规避容灾的实现措施:数据同步和业务接管。双平面方案先将业务数据同步备份,在灾难时获取备份数据使智能网业务持续不间断地执行。双平面容灾方案投入现网使用以来,有效解决了智能网数据容灾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智能网随行通业务的概念及呼叫流程,详细分析通过智能网实现随行通业务的具体方法,并总结了业务实现过程中交换侧、智能终端侧和智能网端的配合事项。  相似文献   

9.
智能网的新的应用主要说明了综合智能网的应用以及智能网在网间路由选择中的应用。综合智能网是适应提供综合业务的智能网路,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与固定网、移动网、IP网配合的多协议的功能。因此它可以为固定网提供业务,为GSM网提供业务也可以为CDMA、IP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对于一个同时经营多业务网路的运营公司采用综合智能网还可以提供综合智能网的业务。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的新的应用主要说明了综合智能网的应用以及智能网在网间路由选择中的应用。综合智能网是适应提供综合业务的智能网路,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与固定网、移动网、IP网配合的多协议的功能。因此它可以为固定网提供业务,为GSM网提供业务也可以为CDMA、IP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对于一个同时经营多业务网路的运营公司采用综合智能网还可以提供综合智能网的业务。  相似文献   

11.
张立涛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9):84-86,90
基于智能网关的数字家庭网络系统,主要应用于智能网关的管理,能实现内部网络协议转换和QoS(网络服务质量)动态配置。该系统以PLC及UWB技术原理为基础,基于RC32434的MIPS+Linux系统平台,多SSID和VLAN技术,增强型X-10的总线技术及VPN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家庭网关的多业务和多种端口技术、三网合一的内部网络协议转换技术、智能路由技术及网络数据包过滤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玉龙  廖建新 《电信科学》2002,18(10):23-28
本文将PSTN智能网,GSM智能网,CDMA智能网和Internet结合起来,提出了综合智能网的概念,讨论了实现综合智能网业务控制点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综合业务控制功能(ISCF)模型,介绍了以此模型为基础开发的综合智能网产品。  相似文献   

13.
姚惠娟  耿亮 《电信科学》2019,35(9):38-43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促进未来网络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向以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发生转变 。从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趋势分析,推导出未来数据网络需要从计算、网络和存储融合重新设计网络架构,以满足未来新业务和新场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黄韬  刘江  汪硕  张晨  刘韵洁 《通信学报》2021,(1):130-150
对面向2030的未来网络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网络体系架构和试验设施领域的研究进展;其次,从网络控制与编排、网络深度可编程、网络确定性服务、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网络与人工智能、网络与区块链、智能安全网络、网络空天地海一体化8个方面阐述了当前热点网络技术的背景、进展和主要成果;最后,分析了面向2030的未来网络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未来网络将支撑万亿级、人机物、全时空、安全、智能的连接与服务。希望能为未来网络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架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基于物联网的三维概念模型,提出了一个由信息物品、自主网络和智能应用技术构成的物联网技术架构,并且分析了这3类物联网技术的特征,建议物联网研究和开发不仅需要关注信息物品的标识和传感技术,还需要关注自主网络和智能应用中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6.
5G业务呈现形态多样化、需求个性化、体验极致化的特性,要求网络能够高效感知业务特性并满足业务需求;同时,5G切片、边缘计算、多接入协同等复杂技术的引入增加了端到端资源管理和调度的复杂性。5G核心网作为网络的拓扑中心和业务汇聚点,需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网络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首先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5G网络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进展,然后提出了5G网络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架构及特征,最后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大数据智能分析的3项潜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史凡  赵慧玲 《中兴通讯技术》2012,18(4):32-33,50
文章认为智能化云计算承载网应具备高速、快捷、保障、灵活等特性。为支持和实现这些特性,需引入虚拟感知、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互联、IDC集群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技术。基于现有的运营商网络架构,文章认为可通过在不同网络层面和网络单元中新增或升级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设备和系统,调整网络组织和部署,实现网络智能能力的有效增强,从而加速现有网络架构向下一代高智能网络架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杨勇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207-210
网络优化是提高网络质量、改善客户体验、提升现网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传输网络优化主要依赖专家经验,基本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属于被动型网络运维,可以称之为传统网络优化。这种网络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网络隐患,保障通信网络平稳运行,却存在智能化水平较低、效率低下、客户体验较差、安全隐患等问题。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网络容量急剧提升,网络用户规模大幅增加,网络设备多样化,网络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网络优化已不能满足网络健壮运行的要求。在以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与高可靠为典型特征的5G时代,传统网络优化滞后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必须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传输网络优化的灵活性与智能化程度,推动被动型网络运维向主动型网络运维转变、传统网络优化向智能化网络优化切换。文章采用数字技术开展传输网络智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我国传输网络优化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智能化网络的研究早在5G时代就已经展开,面向6G,网络将迎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严苛的性能要求,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方式管理、维护网络的运转。首先介绍了6G网络的形态和新的应用场景,并从6G智能化标准进展方面分析了当前的研究进展,接着剖析了6G网络智能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支撑技术,然后提出了6G网络智能化架构,并结合室内定位场景说明网络智能化的应用流程,最后展望了网络智能化的演进需要边缘数据中心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