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机油压力不足 柴油机在最低怠速运转时机油压力应不低于49kPa,当柴油机正常工作时机油压力应为196~390kPa。若油压达不到规定值,说明润滑系统有问题。供油量不足就不能很好地润滑和冷却,可能导致机械事故。 当油压表指示的油压不足时,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压力表有问题 在机器上使用的压力表应经过校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油底壳内润滑油不足 在油底壳内应注入足够量的润滑油,油底壳内油量不足将会导致供油压力不足。油量的多少可通过加油通风器上附设的油标尺来检查。但有时,尤其是初次加油后,在…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平台化增压汽油机开发的目的,应用发动机CAE技术对1. 5 L自然吸气汽油机的润滑系统进行建模并与试验数据进行校核,在模型基础上对平台化1. 5 L增压汽油机新润滑系统进行设计;为保持主油道压力不变,根据平台化增压汽油机新增加的增压器、活塞冷却喷嘴、真空泵、机油冷却器等新零件润滑要求,将机油泵排量从10. 4m L/rev提高到14 mL/rev。结果表明:在主油道压力不变时,原润滑零部件所分配的润滑油流量均与原系统一致,满足其润滑需求,而新润滑零部件的入口油压、润滑油流量等也均满足零部件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原地区的低压环境对柴油机润滑系统各关键部位机油压力及流量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某V型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校核,计算分析不同环境压力下润滑系统中机油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各滑动轴承的泄油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润滑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运转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环境压力降低时,润滑系统中机油泵出口、主油道入口、主油道末端及各滑动轴承等位置的机油压力随之线性降低;各滑动轴承的泄油量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略有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原地区的低压环境对柴油机润滑系统各关键部位机油压力及流量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某V型多缸柴油机润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校核,计算分析不同环境压力下润滑系统中机油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各滑动轴承的泄油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润滑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运转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环境压力降低时,润滑系统中机油泵出口、主油道入口、主油道末端及各滑动轴承等位置的机油压力随之线性降低;各滑动轴承的泄油量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略有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汽油机的润滑系统构造,计算分析了该汽油机曲轴主轴承系统、连杆轴承系统、凸轮轴轴承系统、VVT系统等所需求的最小机油流量和最小机油压力,并通过与现有机油泵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现有机油泵的流量和压力远大于理论最小需求流量和压力;可以通过优化机油泵的参数以减少机油泵的功耗,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也为后续其他汽油机的机油泵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机油压力一般要求在怠速时不得低于0.1MPa,高速时不得高于0.4MPa。机油压力若在此范围内,说明润滑系统本身无故障。但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出现机油压力时高时低,报警器报警或指示灯时亮时熄等异常现象,究竟是润滑系统故障使油压失常呢?还是电器元件有故障使指示失准报警呢?为了准确、快速判断故障,现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检验、判断方法。 1.利用气体压力检验 拆下压力传感器,并接好线,用打气泵进行气压检验(管接头自制)。检验时,注意应将压力传感器靠在发动机上以起到良好搭铁的作用。若打气泵气压低于…  相似文献   

7.
正在机械事故中,发动机抱瓦属于较严重的事故。引起发动机抱瓦事故的原因很多,如机油油面过低、机油泵故障、润滑系统堵塞等,但归根结底都是缺少润滑油。为避免发动机抱瓦,笔者发明了一种自动防护装置,该装置对柴油机、汽油机均适用。1.结构避免发动机抱瓦的自动防护装置主要由油压开关K、控制继电器J及导线组成,如附图所示。油压开关K可用机油压力感应器代替,安装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油道上;控制继电器J安装在电器控制板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状态检测系统,依据机油压力、发动机转速,实现了实时监控显示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的机油压力的工作状态,通过报警指示灯以及蜂鸣器的不同状态,指示发动机怠速、低速、中速以上的机油压力和最高机油压力,并根据不同的机油压力和发动机转速采用不同的方式提醒驾驶员,同时具备系统自诊断功能,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及时的发现汽车润滑系统的故障,能够尽早的采取措施,避免了损失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1)发动机异响一台ABG422型摊铺机配装了F16L413型发动机,在摊铺作业时发动机突然出现异响。拆检发现,发动机I缸的轴瓦己被烧损。一般来讲,发动机曲轴烧瓦与此处机油供给不足有关系,此I缸轴瓦处于机油润滑系统的末端,发动机是在高温、高速、正常负荷状态下出现烧瓦故障。应是机油润滑系统压力偏低使末端的机油压力不足所造成。而出现机油压力偏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油泵经典计算法对某自然吸气汽油机的机油泵进行校核计算,计算出润滑系统所需机油量以及该机油泵的理论输油量。结果表明:原自然吸气汽油机的机油泵不能满足新机型的润滑要求。重新开发一款新机油泵,并进行校核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证明:新机油泵的理论输油量和实际输油量均满足润滑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将线接触弹流润滑理论应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计算了某N次谐波凸轮-挺柱副润滑的稳态最小膜厚、膜厚比等参数,分析了凸轮.挺柱副稳态润滑在设计转速下随凸轮转角的变化特征,比较和讨论了发动机转速变化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凸轮桃尖区多为部分弹流润滑状态和边界润滑,工作段其它部分多为部分弹流、完全弹流和动力润滑状态。曲轴转速提高一般情况下对增加稳态最小膜厚有利,但由此导致的载荷波动量增加对最小膜厚的稳定性不利,从而使表面摩擦和磨损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润滑油中出现的气液两相流现象是发动机主轴承工作中较常出现的现象,对发动机工作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基于主轴承中润滑油气液两相均匀流动模型,利用湍流理论和有限差分技术,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获得了润滑油含气率、转子转速以及润滑油入口速度和轴承腔润滑油出口压力和速度的关系。本文的工作对于发动机主轴承润滑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混合润滑是典型零部件主要的润滑状态,根据表面形貌表征方式的不同,混合润滑模型一般分为统计学模型和确定性模型两类.为研究2种模型求解粗糙表面点接触混合润滑性能的差异,通过基于平均流量模型和GW模型的统计模型、基于统一Reynolds方程的确定性模型,分析并比较不同表面粗糙度、卷吸速度、载荷以及润滑油环境黏度时2种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减速器润滑系统应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升机减速器润滑系统出现故障,齿轮轴承将处于无润滑油工作状态,使减速器在短时间内破坏,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直升机减速器润滑系统多种应急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这些方案的优点与缺陷,提出了更为全面更为先进的解决思路,如选用热强度高的材料;对传动元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应急润滑系统;用油气润滑代替油雾润滑;使用硫系与磷系复合添加剂或其他在高速冲击和低速高扭矩条件下均具有良好抗磨性能的复合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乏油条件下偏心凸轮副的润滑状态,基于凸轮-挺杆机构建立时变乏油润滑模型,探究一个周期内6个典型瞬时(60°、120°、180°、240°、300°、360°)的压力和油膜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凸轮旋转角度下转速、初始载荷和润滑油黏度等参数对接触区润滑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凸轮转至180°时,膜厚最小,压力最大,乏油状况最严重;限量供油下最小膜厚出现在凸轮转角为180°时,但是凸轮转角为0°时乏油速度最快,乏油程度更深;增大凸轮旋转速度时乏油速度更快,乏油程度更深;相同供油条件下,润滑油黏度越高使得接触区乏油情况越严重,乏油速度更快,乏油程度更深;载荷对接触区的润滑状态的影响较小,只在凸轮转角为0°接触区卷吸速度最大时,能够体现出载荷对接触区润滑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道路两缸柴油机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多体动力学理论,针对自主研发的非道路2D25卧式两缸柴油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曲轴轴承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探讨柔性整机体模型下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润滑油的黏温及黏压特性、轴瓦及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及热效应等因素,建立轴承的润滑模型并计算不同工况下各轴承的载荷、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和摩擦功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主轴承的总摩擦功耗增加,轴瓦的热负荷增大;高转速下,第一主轴承(MB1)和第三主轴承(MB3)存在轴颈倾斜不对中,出现偏磨现象,导致第二缸爆发时主轴颈振动加剧;连杆轴承油膜压力分布均匀性较好,轴瓦热负荷低,在高转速下润滑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高速滚动轴承油气润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速滚动轴承7006C进行了油气润滑试验研究。测试了油气润滑供油量、润滑油粘度、油气压力和转速对被试轴承温升的影响,确定了高速滚动轴承合理的油气润滑参数。试验表明:随着供油量增大,轴承温度呈现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渐进变化;随着粘度指数的增大,轴承温升同样呈现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在本试验装置额定的油气压力范围内,随着油气压力增加,轴承温升呈单调下降趋势;随着转速的升高,轴承温升相应地增加。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柴油机功率提升后主轴承润滑性能出现恶化的现象,计及表面形貌和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建立12V150柴油机主轴承润滑分析模型。运用弹性流体润滑、轴承动力学及Greenwood-Tripp微凸峰接触理论,分析功率提升后的主轴承润滑性能,提出需要改进的参数。分析表明:主轴承润滑性能变差的原因主要是功率提升后,曲轴和主轴承承受载荷加剧,油膜压力增加,引起轴颈弯曲或倾斜,导致主轴最小油膜度减小。研究曲轴平衡率、轴承宽度和润滑油黏度等参数对主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将曲轴平衡率由70%增大至90%,轴承宽度由46 mm增大至48 mm,并合理增加润滑油黏度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曲轴平衡率能有效地减小主轴颈倾斜角度,而轴承宽度和润滑油黏度对轴颈倾斜几乎没有影响;改进后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提升了16.08%,峰值粗糙接触压力减小了37.11%,平均摩擦损失总功减小了13.08%。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飞机燃油泵径向滑动轴承润滑油黏度极低、润滑油膜形成难、表面易磨损等问题,通过综合考虑紊流、热效应、质量守恒、温黏效应及混合润滑边界等因素,建立轴承的热流体动力学润滑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联立求解雷诺方程、能量方程、接触方程得到轴承的静态特性,研究轴承间隙比、宽径比、转速、载荷、进油温度等对轴承静态润滑性能如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航空煤油动力黏度低,造成轴承的浮起转速高(大于5 500 r/min),极限承载力低(小于37 N)、油膜厚度过低;降低进油温度、适当减小间隙,增加轴瓦宽度有利于增加油膜厚度,提高轴承可靠性。研究结果对飞机燃油泵径向滑动轴承设计与运行维护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凸轮-滚轮型接触副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内燃机凸轮-滚轮型机构,建立相应的接触副弹流润滑数值模型,得到凸轮旋转周期内运动副的完整润滑状态,并分析滚轮凸度、润滑油黏度及凸轮-滚轮间打滑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周期内,凸轮-滚轮接触副的润滑状态可分为波动期和平稳期,与凸轮升程的改变规律相对应;滚轮凸度会影响接触副的润滑状态,且接触区压力分布对其十分敏感;提高润滑油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优化接触区压力分布,改善润滑状态的效果;凸轮-滚轮间打滑现象则会降低接触区成膜厚度,尤其是对润滑油温升和摩擦因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