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根据四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特点,对土坝高喷防渗墙设计中控制性指标(渗透系数、厚度、允许比降和强度)的确定进行了科学论证,可供同类型工程高喷防渗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在荆南干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施工新技术的原理、施工设备、工艺流程特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防渗墙墙体整体质量评价等角度,介绍了水泥土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在荆南长江干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具有施工质量优良、防治效果明显、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堤防工程透水地基的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实论述了黑洼水库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设计,以及防渗墙渗透性、水泥土抗压强度、墙体外观质量、最小厚度等参数检测结果,取得的经验可提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谈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著建 《人民长江》2007,38(8):106-107
搅拌桩防渗墙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深层搅拌桩机在地基一定深度范围内把水泥浆喷入土体,使水泥和土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凝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一定强度和防渗能力的水泥土桩体防渗墙.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中,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技术得到蓬勃发展,施工设备由起初的单头、两头和3头搅拌机发展为4、5头和6头搅拌机,施工工法、质量控制手段也通过不断改进,日臻成熟.对质量控制方法和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施工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奕  冯文正 《河北水利》2004,(12):39-40
一、工程概况和技术原理 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是由水泥土搅拌桩多桩搭接形成的连续密实的墙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截渗和增加渗径,提高堤防的抗渗能力。滹沱河北大堤吕汉段存在基础渗漏问题,险工工程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进行堤身、基础的防渗。防渗墙总长度600m、面积1.17万m2,防渗墙轴线基本位于北大堤前戗台顶中心线。  相似文献   

6.
深搅水泥土防渗墙在堤防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锋 《人民长江》2009,40(6):72-74
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是利用水泥类浆液与原土通过深层搅拌桩机叶片强制搅拌成桩相继搭接连续成墙的。应用深搅技术成功地处理了黄冈赤东支堤堤基垂直防渗问题。介绍了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要求、质量控制、问题处理等控制环节以及在堤防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薄墙技术(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截渗技术的简称)因具有施工简便、工效高、造价低、防渗效果好等优点,已在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等流域大江大河堤防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根据10多个堤防防渗工程的实践经验,对水泥土薄墙技术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方法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工程中多项试验成果,时影响防渗墙质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实体质量检测中的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连续性三个检测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室内系列正交试验,建立了两种常见的圆柱体试件与立方体标准试件之间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换算关系。假设了原位注水试验简化的模型,推导了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原位常水头和降水头注水试验的计算公式,研制了基于围压密封的水泥土圆柱体芯样室内渗透试验的仪器,通过工程实例的应用验证了原位注水试验推导公式计算的渗透系数与现场取样室内试验计算的渗透系数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根据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边界和缺陷的形成机理,建立其均匀性和连续性探地雷达法探测的边界模型和缺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工艺、检测方法评价介绍了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在堤防防渗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振动、污染少的特点,是堤防防渗墙施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新材料在赣抚大堤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晨  刘仁德 《人民长江》2010,41(1):44-45
长江赣抚大堤在加固过程中,针对不同堤段的生态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堤型结构。在防渗墙设计中,首次采用了堤基混凝土防渗墙与堤身土工膜斜墙结合等4项创新的设计方案,施工时根据防渗墙类型、防渗墙深度、地层结构等实际条件,采用不同的成墙工法进行施工。对于水泥土防渗墙,可采用高喷或深层搅拌法施工;对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可采用射水、抓斗、振动切槽等工法成墙;防渗墙深度较深时,也可采用射水法施工;当地层中含块石时,一般采用高喷法成墙。根据地层结构,可采用多种工法联合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坡面植被分布对降雨侵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约15°的自然荒草坡面上,对两个坡面小区进行野外模拟降雨实验,其中一个从坡顶向坡底逐渐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另一个从坡底向坡顶逐渐破坏地表植被和结皮,分别对破坏过程中各种植被面积下的降雨产流产沙量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在相同面积条件下,位于坡底的植被比位于坡顶的植被保水作用高2.4倍,保土作用高2.8倍;随着植被面积的减少,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呈不均匀的增加趋势,在不同的植被面积变化范围,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增幅不同。  相似文献   

13.
涵洞由于结构设计缺乏较合理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导致了高填方涵洞结构不安全或过分保守浪费,本文主要介绍了沟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为基础,通过掺入橡胶,研究橡胶粒径、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UHPC中分别掺入8目、16目和40目的橡胶,随着橡胶粒径的减小,混凝土的抗压、抗冲磨强度降低,掺入8目橡胶时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率最小;随着UHPC中橡胶掺量的不断增大,其抗压强度呈现降低趋势,抗冲磨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通过微观试验发现,橡胶与胶凝材料的界面存在孔隙,且在孔隙中未发现水化产物;通过低温氮吸附试验发现,掺入橡胶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孔数量减少,介孔数量增多,该介孔主要为水泥石与橡胶的界面孔隙,这也是掺入橡胶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维江  李娟  马轶 《人民黄河》2013,35(2):64-66
为了探究好水川流域坡面产流产沙规律,以该流域11个观测点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渗透系数和土壤容重数据为基础,通过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对坡面11个土壤观测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土壤观测点可分为7个种类,聚类分析可直观地再现流域坡面土壤的差异性,有效提高坡面土壤的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致毒效应,微囊藻毒素不仅损害肝脏,还可导致其他组织(肾脏、心脏、脑、腮等)病变。另外还能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和血清酶的改变。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致毒机理可能是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和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变压器保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软件设计方面2种常见的算法——半波差分积分算法和半波付氏及差分算法,给出了保护软件的设计框图。介绍了硬件设计方面各种硬件插件,讨论了保护CPU插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粉沙质海岸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沙质海岸的定义、特点、成因、粉沙的基本特性、粉沙的运移形态、粉沙的运动规律、航道淤积、港口航道布局、建筑物附近的冲刷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求解带有交叉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分析问题,导出了能够反映不同类型施工缝传力特征的物理方程式,提出了以空间接触面单元为基础的“变增量搜索法”迭代方案。所提出的分析方案能够考虑接缝面上不同方向的抗剪能力,考虑缝隙随接缝位置、高程和荷载施加而变化的情况以及不同接缝间的相互影响。文中提供的两个算例表明,该分析方案能够正确有效地解决带交叉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0.
In the Ganges-Brahmaputra-Meghna (GBM) basin in south Asia, the Himalayan rivers offer a large number of site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orage dams to collect part of their very large monsoon run-off and generate a good amount of hydropower. A series of large dams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s are facing strong opposition o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grounds. Additional water and hydropower supplies are needed badly to ens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basin, where poverty is a widespread problem. The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 (WCD) has been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how much it can provide a new framework for decision making for these dam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technical gaps in the WCD report, as a result of which it cannot help in answering some crucial technical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debate on dams on the Himalayan rivers of the GBM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