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动IPv6测试中的层次化协议描述和测试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军  李忠诚 《电子学报》2004,32(F12):30-34
移动IPv6协议是一种庞大的分布式协议,这为协议描述和测试生成带来了困难.提出分层次描述协议的思想,定义了描述协议的有限状态机和多节点有限状态机模型,分四个层次分别对协议运行流程、协议节点类型、内部数据结构处理、离散功能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把描述协议的状态机模型转化为有向图,设计了针对有向图的测试序列集产生算法,最终生成了覆盖整个移动IPv6协议的测试序列集.  相似文献   

2.
EFSM的等价转换和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大多数通信协议是以EFSM(扩展的有限状态机)来描述的。本文首先给出EFSM的形式化定义,然后提出EFSM的一种等价转换算法及其证明。通过协议转换,可以使生成一致性测试集的方法得到简化,并且生成的测试实例具备一定的诊断数据流错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INAP协议一致性测试生成的形式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应用形式化方法对INAP协议进行测试,基于INAP协议描述的I/O FSM模型,应用UIO方法生成一致性测试序列,然后应用中国乡村邮递员算法对测试序列进行优化,生成的测试序列可以覆盖状态机的每个变迁,且生成的测试序列较短。  相似文献   

4.
利用逆向判定性缩短EFSM的测试序列的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以扩展的有限状态机(EFSM)为模型描述的协议测试系统中,测试序列的可执行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测试序列的优化问题。文中以EFSM为协议的描述模型,引入了逆向判定性的概念,并利用这一概念对转换可执行性分析(TEA)方法进行了改进,缩短了生成的测试序列的长度,并且减小了所需的TEA树扩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网络协议中的时间约束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东洛  尹霞  吴建平 《电子学报》2002,30(Z1):1947-1952
对协议实现的时间约束进行测试,是验证协议实现的实时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考查了当前实时系统测试方面的进展,结合路由协议测试的实践,修正了现有方法几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扩展了时间自动机的理论和思路,将时间约束下的状态机转换成非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运用Wp方法生成抽象测试集,讨论将抽象测试集参数化的方法.以路由协议RIP的时间约束为例说明了生成基于TTCN测试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系统实现协议健壮性测试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分析BGP协议状态机的基础上,认为基本FSM对功能部分和健壮性处理部分未能严格区分。要提高FSM的健壮性,就需要通过增加状态、迁移和事件的基础上构造具有健壮性处理过程的RFSM(robustness finite state machines),把RFSM模型应用到BGP健壮性测试当中,文章详细构造了BGP冲击集合和RFSM,生成了反向测试集,并对测试特征序列和测试预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Cisco7200实际测试应用表明,用该方法生成的测试集与一致性测试集相比,其错误处理的覆盖率扩大了54%,检错能力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EPA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状态机与服务的一致性测试原理与测试方法。根据EPA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把状态机一致性测试与服务的一致性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是能用最少的测试案例达到最大的测试完备性,降低测试系统的开发复杂度。最后以系统管理状态机与系统管理服务的测试为例,展示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过程以及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种可变测试集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测试方法是首先对协议规范建模,然后通过模型生成测试集,最后执行测试集.这种方法存在执行效率不高和实际测试范围可能被缩小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可变测试集的方法,通过动态执行测试集提高其执行效率,同时从与协议实现无关的角度扩大协议的实际测试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红霞  叶晓慧  何光进   《电子器件》2008,31(3):904-907
针对时序电路的结构特点,以有限状态机的状态转换和一致性测试分析为依据,通过采用转换故障模型来实现时序电路的功能测试生成.发现使用VHDL语言和EDA工具软件能很快实现由时序电路到有限状态机的转换,同时可得到时序电路的稳定状态及其有效可及状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实现转换故障的测试生成,是一种研究时序电路功能测试生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守宁  郑宝玉  李璟  赵玉娟 《信号处理》2013,29(12):1670-1676
自1998年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下一代互联网标准规范以来,IPv6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现今已有越来越多的IPv6产品被投入到了开发与应用中。而如何提高不同产品间的互通性和可靠性则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是提高IPv6实现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就重点针对IPv6邻居发现协议进行了一致性测试分析。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IPv6邻居发现协议的主要功能及实现原理,并据此抽象出其有限状态机(FSM)模型。进而结合一种现有基于有限状态机(FSM)的一致性测试序列改进算法生成了该协议的抽象测试序列。本文在最后对得到的测试序列进行了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分析表明,使用该算法得到的测试序列不仅在序列长度上较传统UIO序列法有了明显的缩短,同时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输出错误及末状态转换错误也具备良好的检测能力。本文获得的抽象测试序列可对相关IPv6协议开发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于协议一致性测试序列生成的状态规范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群  苏彤 《通信学报》1997,18(2):75-82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方法,把EFSM描述协议的广泛性和FSM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的成熟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较圆满地解决了测试序列的可执行性、观察性、控制性问题,同时兼顾了数据流和控制流的全面测试。这种方法是基于两边靠拢的思想,一方面将非确定性的EFSM向确定性的DFSM规范化,另一方面修改FSM的测试序列生成算法,使之能够同时测试数据流,也即能够处理输入、输出原语的参数问题。在本文中讲述了第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由EFSM到DFSM的规范化算法和其概念的严格定义,建立了用于算法描述和实现的EFSM向图概念。同时选择了一个较能完全体现EFSM特点的Q.921协议讲述了其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半可控接口进行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半可控接口的图转换算法,并应用于某通信产品的H.245协议一致性测试中,不仅增加了可测试转换的数目,还使得变换后的EFSM可以直接应用传统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产生最优的测试序列,错误覆盖率和测试效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楼宇自动化中BACnet协议的实现及协议栈移植的问题,提出了对协议栈交互模型简要的设计方法,介绍了移植到STM32开发板的过程。该方法分析了协议结构中应用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实现过程。移植以BACnet-stack-0.8.2版本源代码为样本,根据标准对象的功能需求和硬件配置对BACnet协议栈进行剪裁和移植。实验结果使STM32开发板成为一个BACnet网络节点设备,能通过RS485与PC机上的虚拟设备进行通信,具有读写属性等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TTCN的测试执行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执行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测试描述语言TTCN的操作语义对标准测试集进行了解释执行的测试执行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所实现的一致性测试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同时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另外,我们还介绍了基于这种测试方法所完成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PCTS)的总体结构,设计思想以及测试配置。  相似文献   

15.
郝瑞兵  吴建平 《电子学报》1998,26(11):89-91
协议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是保证不同厂商的ATM产品和服务实现完全的互通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ATM协议的测试需求,提出了适合的测试结构和测试描述技术,并结合适配层协议CPAAL5讨论了协议集成测试系统PTTS在ATM协议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由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PG3项目组提出的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Low-rat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LR-WSN)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规范,搭建LR-WSN多方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对测试系统部分功能与性能进行验证与分析,验证LR-WSN多方测试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姚学礼 《通信技术》2009,42(5):172-173
网络通信协议设计及开发的复杂性导致了协议工程技术的出现。文章主要研究协议测试理论中的一致性测试技术。在深入分析了一致性测试技术的原理及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几种测试方法,分别阐述了它们各自的测试原理,并分析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8.
载波聚合技术MAC层新特性及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朵灏 《电信网技术》2011,(12):59-63
对LTE-A中引入的载波聚合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对协议栈MAC层的新增特性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针对载波聚合MAC层新增特性提出相应的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TD-LTE协议栈,针对RLC层的整体结构,对RLC层协议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RLC层协议一致性测试框架,并在该框架下提出测试方案,根据该方案设计了AM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测试流程。测试的结果证明了该测试流程的合理性,并且符合3GPP协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