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速摩擦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速摩擦伺服系统,提出采用指数趋近率的滑模控制方法,以保证运动点在有限时间到达平衡点,缩短了趋近时间.并且通过引入饱和函数以削弱抖振.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线性函数提出了一种新型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实现切换项系数随系统运动点到切换面的距离由大到小非线性变化,使系统运动点到达过程由快到慢的变速控制;设计了基于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的控制器,研究了几种离散趋近律存在的差异和问题,通过与几种离散趋近律在到达时间和抖振幅度的比较,证明非线性指数趋近律不仅缩短了到达时间,加快了趋近过程,间接增强了系统鲁棒性,而且进一步降低了系统抖振,改善了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饱和型标量函数构成非线性滑模建立直流伺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自适应变结构数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方程推导出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律,并通过Lyapunov函数分析,证明了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用Runre-Kuta法对两关节的控制律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稳定地跟踪期望轨迹.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用于电静压伺服系统(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的指数型变阻尼滑模控制算法,滑模面阻尼比在位置误差减小时呈指数函数形式增大,可以兼顾系统在趋近滑模面过程中的快速性和平滑性。同时,考虑系统反馈信号的噪声干扰,采用跟踪微分器获得一阶微分项。在规范化传递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状态方程的系统模型,设计了滑模算法,进行了仿真以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基础开环增益取20 rad/s的情况下,相比于基于前馈的非线性PID算法,指数型变阻尼滑模算法在系统低频段位置跟踪精度提升一倍,-45°相频宽由18.4 rad/s提升至29.6 rad/s,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优化的导弹伺服机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伺服机构,研究了基于最优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首先建立了导弹伺服机构模型,并用优化方式确定切换函数,用到达条件确定滑模变结构控制律。仿真表明:基于最优化方法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对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强的鲁棒性,优于传统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弹伺服机构,研究了基于最优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首先建立了导弹伺服机构模型,并用优化方式确定切换函数,用到达条件确定滑模变结构控制律.仿真表明:基于最优化方法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对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强的鲁棒性,优于传统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舵机加载系统的最优滑模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舵机加载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针对系统中存在的未建模部分、参数时变等不确定因素,在前馈控制补偿舵机运动扰动的基础上,引入伺服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积分策略增广系统,利用带期望衰减度的二次最优化方法产生滑模面,采用具有良好动态品质的趋近律,构造系统的最优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表明,复合控制下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对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学习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在常规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中引入模糊自学习方法,在不影响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性的情况下,有效地削弱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振.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并大大提高了电液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将模糊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综合应用于仅有视线角速度、目标机动且其加速度无法测量的导弹制导系统,推导出模糊自适应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将该制导律与传统的比例导引、自适应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分别应用于电视制导炸弹系统制导,进行比较,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制导律后,视线角速率无抖动,而且脱靶量小,保证了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二阶滑模控制技术, 并将其应用到位置伺服系统中, 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都表明了使用二阶滑模控制器控制直流伺服电机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和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导弹电动舵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在建立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趋近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VSC)算法。通过连续化控制量较好的消除了系统抖振,根据上下界的原理对外部干扰和不确定的影响性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和非线性处理能力。通过对典型导弹电动舵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动舵系统受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非线性干扰的工况下,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能实现快速、准确、无超调地跟踪给定信号。  相似文献   

12.
最优滑模变结构末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于制导律设计可提高制导过程的鲁棒性,但它没有考虑制导过程的最优性指标,如能量最小等。针对此缺陷,在制导律设计时,结合最优控制和滑模变结构的优点,推导出一种新的鲁棒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得制导律具有良好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无人机导引律控制的稳定性,采用滑模变结构导引律控制方法。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无人机三自由度模型,根据运动模型和初始状态得到实际飞行轨迹。由滑模变结构导引律得到无人机的期望轨迹,通过实际轨迹与期望轨迹之间的误差来驱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在导引律控制过程中控制量变化平稳,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变结构理论的导弹舵机伺服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通过对舵机进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改进设计,改善了舵机的性能,特别是舵机的响应时间,并提高其在干扰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通过对舵机进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改进设计,改善了舵机的性能,特别是舵机的响应时间,并提高其在干扰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作战环境下某型发射装置伺服系统控制问题,设计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模糊控制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实现滑模控制中切换增益的自适应调整,在保证控制鲁棒性的同时增强控制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伺服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等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品质,同时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也得到了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7.
滑模控制的模糊趋近律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削弱滑模控制的颤振现象, 提出了模糊趋近律的方法, 即利用模糊控制器实时地调整滑模控制的趋近律参数.该方法既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鲁棒性, 又能够有效地削弱颤振.另外, 控制系统设计简单, 便于工程应用.最后, 以某型导弹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周蒙  钱惟贤  任侃 《兵工学报》2023,(3):799-805
针对末制导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度、落点和落角等多约束问题,研究一种多约束2阶超螺旋滑模制导律。将弹目相对运动方程转化为标准2阶系统模型,基于超螺旋(ST)算法设计2阶滑模制导律,使系统能够快速达到收敛,满足对落角的导引精度需要;采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切换函数,消除滑模变结构算法固有的抖振问题;为解决加速度受限问题,设计带辅助系统(AS)的制导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能以期望的攻击角度和落角精确命中目标,与现有的1阶滑模制导律相比,收敛速度更快,制导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多管火箭炮负载特性,转动惯量变化规律及其燃气流冲击力矩作用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此设计了多管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结构并提出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对其具体控制结构的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一滑模变结构控制和串级滑模变结构控制两种方案。最后给出了两种滑模变结构控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和参数鲁棒性,可以适应多管火箭炮的负载干扰力矩以及转动惯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带积分项的火箭炮最优化滑模伺服控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朱玉川  马大为  李志刚  乐贵高 《兵工学报》2007,28(10):1272-1275
针对某防空火箭炮交流位置伺服系统负载、参数大范围变化以及发射时具有强干扰力矩的特点,提出了带积分项的基于最优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并设计了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消除了经典控制所存在的静差,同时对负载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保证了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