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含铜电镀废水中其它重金属和络合剂的存在,特别是氰根离子的存在,加大了铜的处理难度,导致含铜废水不易达标排放。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等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处理含铜混合电镀废水的关键问题,对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某线路板厂电镀废水综合处理的工程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对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工程实际运行表明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和回用,系统合理、有效、可靠,对电镀企业的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镀工业的不断发展,电镀废水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污染之一。镀镍技术则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电镀技术,也是含镍废水量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含镍废水是一类污染物,对其管理及监控尤严格。文章介绍了镀镍工艺以及含镍废水的特点及危害,综述了镀镍工业含镍废水治理技术,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法等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含镍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如何实现含镍电镀废水零排放,实现镍的回收和废水循环再利用等方面的资源化处理技术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电镀是各种金属加工厂中重要工序之一。在电镀工序中产生有害废水,必须进行回收处理。国外在电镀废水的回收处理方面,过去常用化学法,近年来对于离子交换法、电解法、泡沫分离法、综合处理法等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离子交换法比较成熟,电解法已进入生产性试验阶段,用泡沫分离法处理工业废水尚在开始试验阶段。含铬废水和含氰废水仍是回收处理的主要对象。无氰电镀和钡盐法回收处理含铬废水以及全部电镀废水的综合处理等方面,近期也有发展。国外这些情况,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电镀厂仍采用有氰电镀工艺。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破坏法和回收法。破坏法在处理氰化物后还要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并将造成氰化物损失及二次污染问题。回收法主要有蒸发浓缩法和离子交换法。1968年以来,国外陆续出现使用蒸发法回收处理氰化镀铜、锌、镉、银等废水的报导。国内从1980年开始有这方面的试验工作。北京市环保所与北京市按扣厂曾试验使用减压薄膜蒸发器处理氰化镀铜废水。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排放标准。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氯碱法处理含氰废水是一种古老而应用最广的方法。国外多数工厂采用氯碱法完全氧化工艺(称二级处理)。国内也以氯碱法作为处理氰化电镀废水主要方法之一,但往往停留在局部氧化处理的阶段(称一级处理)。两种工艺相异之处:主要是前者破坏氰化物彻底,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者处理后废水含氰量偏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昆山某机械公司排放的含铬、含镍及综合电镀废水的性质,采用分类收集后,分别以物化法及生物法对上述3种废水进行了处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物化法及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稳定可靠,处理效果较好,系统整体出水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其中氨氮和TP达到了《江苏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某工业区产生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用隔油沉淀法+气浮法+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前处理废水,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芬顿氧化法分别处理含镍废水及含铜、锌的络合废水,再把各股废水汇合后用砂滤和活性炭吸附进行深度处理,最终使出水水质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化学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含镍电镀废水、含氰电镀废水和含铜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化学法的优缺点,并预测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鹏  王玉俊 《广东化工》2011,38(1):160-161
电镀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多种金属离子,适宜采用分类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某电镀厂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废水,将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及酸碱综合废水分类收集,分别加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出水水质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某塑胶电镀企业粗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铬漂洗废水,总量约为25 t/d,主要污染物为六价铬。对原有漂洗及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采用了离子交换?浓缩蒸发联合法进行处理,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了废水回用及铬酸酐回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镀前处理废水的性质,选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处理废水中COD进行了工程设计。对于MBR系统,从系统的角度综合整合了预处理和MBR工艺,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工程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电镀前处理废水是可行的,膜组件清洗周期较长,运行费用较低。当进水COD浓度为1000~1500 mg/L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超过95%,出水COD浓度保持在50 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解-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电镀废水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该方法处理500~20 000 mg/L的高浓度含氰电镀废水,其回收液无CN-和重金属离子,主要成分为H2O,含少量COD和NH3,达到国家二类地区控制标准;每升废水耗能0.17 kW·h,处理成本(不含管理成本)为$1.27元...  相似文献   

15.
锌镍合金电镀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镀技术,由于电镀过程添加了大量配位剂及螯合剂,使废水中的锌和镍离子以络合形式存在,无法采用传统的加碱沉淀方式直接处理。研究了UV/H2O2预氧化对这类合金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UV照射时间、H_2O_2投加量、原水p H以及操作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H_2O_2预氧化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合金电镀废水中的络合物,预处理出水经加碱沉淀后,锌和镍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5.3%、98.7%,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镀前处理废水的前期试验研究结果,采用微电解+改良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广东东莞某电镀城电镀前处理废水。实践结果证明,该技术应用非常成功,从2007年起至今,工程运行结果稳定,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DB44/26-2001)的一级标准及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胡守贤 《当代化工》2011,40(7):743-744,755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镀产品的需求与目俱增,与此同时产生大量含有害物质的电镀废水,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牛严重伤害,因此,电镀废水的治理是一个热点问题。介绍了电镀废水处理的现有方法,阐述了电镀废水的不同处理工艺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18.
李浩  王宇  佘宇翔 《广东化工》2009,36(6):142-143,263,264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电解法、活性炭法、反渗透法等。这些方法在多镀种、大规模、精度高的情况下适用,对于单镀种、建筑用材来说,往往会受到设备投资大、处理成本高、厂房占地等因素限制,起不到既经济,又能达到处理效果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直接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镀锌废水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完全可行,处理出水能够达标排放且运行费用较低,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海云  廖涛  谭飞帆 《广州化工》2012,40(8):140-142
以宜昌某电镀企业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漂白粉处理含氰废水时,当漂白粉∶CN-质量比约11∶1,对CN-去除效果好;用多硫化钙法处理铜、镍电镀重金属废水效果好,上层清液不用再到中和池即可排放,且显碱性的上清液可以回用到除氰装置中,克服了传统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