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载雷达探测性能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机载脉冲多谱勒雷达探测性能计算机仿真的模型和算法,给出了仿真平台的工作流程及信息流程,并采用功能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出现在杂波区和无杂波区内机载雷达的探测模型,对目标出现在无杂波区内的机载脉冲多谱勒雷达的探测算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及仿真计算,所得计算结果与系统的指标要求相符。  相似文献   

2.
机载前视阵雷达下,杂波具有距离依赖性,杂波脊有明显的展宽,这会影响杂波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并降低杂波抑制的效果。自适应角度多普勒补偿(A2DC)算法通过估计训练样本杂波频率特性,对杂波进行自适应补偿,从而改善杂波抑制性能。但是,当天线阵元数与积累脉冲数较少时,该算法有较明显的性能衰减。文中利用平面阵俯仰维的阵元数据信息,对估计得到的杂波频率取统计平均,增加了A2DC算法可用样本数,使得估计的杂波频率信息更精准,杂波补偿效果更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作于中重频(MPRF)模式的机载脉冲多普勒(PD)雷达,提出了一种视频杂波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基于计算出的杂波功率谱,按距离通道进行时域信号重构,能够保留各距离通道内频域信息.仿真结果表明,I/Q两路视频信号进行FFT后能够反映出距离-多普勒通道的杂波二维分布,适用于杂波相干视频仿真.  相似文献   

4.
对机载脉冲多普勒相控阵预警雷达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探测距离性能的检飞特点和设计要素。对飞行航线设计、检飞架次计算、数据处理方法做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地面杂波模型的探讨,选取适合工程计算的模型计算杂波功率及信噪比、信杂比,以确定不同的杂波区对信号检测的影响,为雷达探测性能仿真建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再次介绍了一种新的解距离模糊技术——非线性抑制,由Carman Palermo发明并首次发表于1962年。该技术选用一组具有理想的互相扩散的互相关性的M种单一调制,通过用M种调制依次调制每个脉冲来构成发射脉冲链。M个独立的接收通道处理所接收到的数据,每一通道对应一种调制。理论上,接收通道设计为输出响应仅取决于一种调制(相对于M种调制),并可按距离单元原理用Palermo技术一步步删除不需要的距离单元组成来实现有益的扩展。处理过程通过适当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送接收数据,优先剔除每一个非对应调制的数据能量。  相似文献   

7.
正侧视阵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双基地雷达系统具有严重的距离依赖问题和杂波谱展宽现象,该文分析其杂波特性,提出了一种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MIMO双基雷达中引入距离相关的相位项,从而提供额外的自由度,通过该相位项的距离信息实现不同距离的杂波分离,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解决了双基地预警雷达大场景下地面杂波距离杂波模糊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和已有的DW(Doppler Warping)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进行比较,使用IF(Improve Factor)谱线对抑制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该方法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贲德 《现代雷达》1998,20(5):26-30
在脉冲多普勒体制下,信号检测是在频域进行的。提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较精确地测量目标距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重频PD雷达导引头抗距离遮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彬  夏桂芬 《电讯技术》2008,48(10):41-44
为了解决高重频脉冲多普勒(PD)雷达中存在着严重的距离遮挡问题,采取了多重频方法,对多重频条件下的遮挡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距离解模糊问题,提出基于目标相关性的查表解模糊算法。分析表明,提出的消除距离遮挡方法实时性强,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端射阵天线是指波束指向垂直于阵列法线方向的一类特殊雷达天线,由于其具有低剖面和定向辐射特性,因而特别适合用于机载雷达的补盲。本文基于端射阵机载雷达杂波回波模型,首先分析了端射阵机载雷达杂波谱在距离模糊情况下的杂波特性,并对目前三种存在距离模糊时典型近程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其次基于端射阵机载雷达对典型方法的杂波抑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各种方法在端射阵机载雷达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有益结论,可为端射阵机载雷达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补偿的线性预测谱估计方法实现白化滤波和匹配滤波的机载雷达杂波抑制新算法同传统的线性预测方法实现的杂波抑制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改善因子,且几乎不增加运算量。  相似文献   

12.
吴建新  王彤  索志勇  保铮 《电子学报》2009,37(6):1329-1333
 该文主要分析远场条件下机载正侧阵雷达任意波束宽度杂波在各种阵元间距情况下的自由度.首先从距离波数域出发分析任意波束宽度的杂波在各种阵元间距情况下的空间自由度,然后通过空时等效原理将二维空时杂波转化为一维空间杂波,得到不同系统参数情况下的空时杂波自由度,给出了适用范围广的杂波自由度确定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雷达杂波是影响雷达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同时雷达杂波量化也是雷达性能验证评估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应用中,基于种种考虑,对试飞环境下的杂波测量需利用本机雷达来测量杂波.然而由于其非杂波测量专用雷达,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和难度,在杂波测量方案中要统筹考虑.文中将结合机载雷达工程杂波测量,介绍雷达杂波测量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杂波测量系统校准方法,并给出部分典型杂波测量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多载频矩形脉冲信号为发射信号,建立了机载分布式相干MIMO雷达的杂渡模型;给出了经典的杂波功率谱估计方法和杂波自由度估计规则;仿真分析了多载频频率步进和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最小方差(MV,minimum variance)杂波谱和杂波特征谱.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机载分布式相干MIMO雷达的杂波具有空时二维斜对角分布特性;杂波起伏、载机偏航均会使杂波谱展宽及杂波自由度增大;多载频频率步进的增长导致杂波去相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维GIS的机载雷达杂波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地杂波特性与相对应的具体地形起伏和地物特征息息相关,将二者以数据库的形式相结合,这对于地杂波特性的分析、研究和应用带来很大的便利。文中主要研究机载雷达杂波和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G IS)结合技术,并建立基于G IS杂波特性应用数据库。该数据库无论是从数据的组织结构和库的建立,还是从面向实际应用分析的方面来说,都比传统的杂波数据库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机载雷达地杂波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机载预警雷达的地杂波特性 ;针对影响地杂波的参数如载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以及载机飞行方向与雷达天线主波束方向的夹角等 ,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机载雷达多杂波分布类型的恒虚警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检验杂波分布类型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概率密度变换方法对被检验的杂波序列进行变换,再应用简单的正态分布检验方法检验变换后的序列,以此来检验原杂波序列的分布类型.针对常用的瑞利、韦布尔、对数正态杂波类型,与χ2和KS拟合检验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检验精度高,计算简单,并且通用性强,克服了经典检验方法受区间划分影响大,对参数估计精度要求高,计算复杂的缺点.在杂波检验的基础上,根据OS-CFAR和log-t CFAR检测方法设计了适应于多杂波分布类型的CFAR处理器,对特定杂波类型CFAR检测器与背景杂波类型失配的各种情况的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首先,建立了任意机载双基地雷达配置情况下的杂波回波模型;然后,分析了双基地机载雷达主杂波多普勒频率展宽与发射和接收平台配置的定量关系,推导了在不同情况下使主杂波频谱展宽最小需要满足的数学条件,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文中对主杂波频谱宽度与双基地配置关系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毅  刘国岁 《电子学报》2000,28(9):117-119
本文用随机积分的方法引入一种合理的机载预警雷达的地(海)杂波模型.由此得出正侧面阵阵元上的时空快拍是对一低通平稳随机过程的采样.在距离环上杂波散射呈Gauss白噪声时,可知杂波过程为低通Gauss平稳随机过程.此外,还讨论了一般的杂波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并利用一组Mountain Top 数据对本文建立的杂波模型做了相应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空基双基地雷达系统配置下,建立了空基双基地雷达地杂波的等距离和椭圆环模型,分析了双基地杂波的地面反射特性、杂波的幅度起伏、杂波的频谱分布以及收发载机雷达的系统参数对空基双基地雷达地杂波的影响,导出了空基双基地雷达在指定距离门内地杂渡模型的表达式。仿真分析了空基双基地雷达在不同几何配置下的空时二维杂波谱以及空基双基地雷达地杂波的距离依赖性,为后续有关空基双基地雷达杂波抑制和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