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载雷达探测性能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机载脉冲多谱勒雷达探测性能计算机仿真的模型和算法,给出了仿真平台的工作流程及信息流程,并采用功能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出现在杂波区和无杂波区内机载雷达的探测模型,对目标出现在无杂波区内的机载脉冲多谱勒雷达的探测算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及仿真计算,所得计算结果与系统的指标要求相符。 相似文献
2.
机载前视阵雷达下,杂波具有距离依赖性,杂波脊有明显的展宽,这会影响杂波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并降低杂波抑制的效果。自适应角度多普勒补偿(A2DC)算法通过估计训练样本杂波频率特性,对杂波进行自适应补偿,从而改善杂波抑制性能。但是,当天线阵元数与积累脉冲数较少时,该算法有较明显的性能衰减。文中利用平面阵俯仰维的阵元数据信息,对估计得到的杂波频率取统计平均,增加了A2DC算法可用样本数,使得估计的杂波频率信息更精准,杂波补偿效果更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对机载脉冲多普勒相控阵预警雷达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探测距离性能的检飞特点和设计要素。对飞行航线设计、检飞架次计算、数据处理方法做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地面杂波模型的探讨,选取适合工程计算的模型计算杂波功率及信噪比、信杂比,以确定不同的杂波区对信号检测的影响,为雷达探测性能仿真建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再次介绍了一种新的解距离模糊技术——非线性抑制,由Carman Palermo发明并首次发表于1962年。该技术选用一组具有理想的互相扩散的互相关性的M种单一调制,通过用M种调制依次调制每个脉冲来构成发射脉冲链。M个独立的接收通道处理所接收到的数据,每一通道对应一种调制。理论上,接收通道设计为输出响应仅取决于一种调制(相对于M种调制),并可按距离单元原理用Palermo技术一步步删除不需要的距离单元组成来实现有益的扩展。处理过程通过适当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送接收数据,优先剔除每一个非对应调制的数据能量。 相似文献
7.
正侧视阵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双基地雷达系统具有严重的距离依赖问题和杂波谱展宽现象,该文分析其杂波特性,提出了一种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MIMO双基雷达中引入距离相关的相位项,从而提供额外的自由度,通过该相位项的距离信息实现不同距离的杂波分离,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解决了双基地预警雷达大场景下地面杂波距离杂波模糊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和已有的DW(Doppler Warping)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进行比较,使用IF(Improve Factor)谱线对抑制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该方法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补偿的线性预测谱估计方法实现白化滤波和匹配滤波的机载雷达杂波抑制新算法同传统的线性预测方法实现的杂波抑制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改善因子,且几乎不增加运算量。 相似文献
12.
以多载频矩形脉冲信号为发射信号,建立了机载分布式相干MIMO雷达的杂渡模型;给出了经典的杂波功率谱估计方法和杂波自由度估计规则;仿真分析了多载频频率步进和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最小方差(MV,minimum variance)杂波谱和杂波特征谱.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机载分布式相干MIMO雷达的杂波具有空时二维斜对角分布特性;杂波起伏、载机偏航均会使杂波谱展宽及杂波自由度增大;多载频频率步进的增长导致杂波去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机载雷达地杂波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机载预警雷达的地杂波特性 ;针对影响地杂波的参数如载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以及载机飞行方向与雷达天线主波束方向的夹角等 ,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空基双基地雷达系统配置下,建立了空基双基地雷达地杂波的等距离和椭圆环模型,分析了双基地杂波的地面反射特性、杂波的幅度起伏、杂波的频谱分布以及收发载机雷达的系统参数对空基双基地雷达地杂波的影响,导出了空基双基地雷达在指定距离门内地杂渡模型的表达式。仿真分析了空基双基地雷达在不同几何配置下的空时二维杂波谱以及空基双基地雷达地杂波的距离依赖性,为后续有关空基双基地雷达杂波抑制和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针对机载雷达地杂波谱的分布特性,讨论了机载PD和相控阵两种体制雷达的工程可实现的地面目标检测方法,重点研究了空时二维处理技术在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抑制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证明3DT-SAP方法能有效改善杂波抑制性能,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