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考察生物沥浸法对常规脱水污泥(指在浓缩污泥中加PAM等高分子絮凝剂并经带式或离心脱水后获得的含水率在80%左右的脱水污泥)进一步深度脱水的效果,将常规脱水污泥用中水稀释成含水率为97%左右的液态污泥后,采用批式运行模式进行生产性生物沥浸法调理(每批次处理污泥为60 m3),然后在不加任何化学絮凝剂的情况下直接用隔膜厢式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结果表明,以浓缩池含水率为97%的浓缩污泥作为对照,在上批次沥浸污泥(接种物)与待处理的液态污泥体积比为1∶1时,生物沥浸过程可在24 h内完成,污泥比阻由沥浸初期的3.56×1012m/kg降低至0.43×1012m/kg。生物沥浸后的污泥通过150 m2的隔膜厢式压滤机,在1.2~1.5 MPa压力下压滤1.5 h,泥饼含水率可稳定地降低到60%以下,外观呈土黄色块状,无臭味。经检测,泥饼有机质和高位热值在生物沥浸处理前后没有降低,且压滤液清澈,无色无味,COD为120~170 mg/L,总氮为40~60 mg/L,总磷在0.5 mg/L以下。可见,常规脱水污泥经稀释后进行生物沥浸法深度脱水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溶性有机物对硫杆菌的毒害作用导致生物沥浸效率降低的问题,开展了耐酸性酵母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并验证了其强化污泥生物沥浸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菌株BJ-1属于红酵母菌属,其适宜的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28~30℃和3.0~7.0,说明酵母菌BJ-1为中温耐酸性菌。当酵母菌BJ-1初始接入浓度为1×106个/mL时,能够较好地加速生物沥浸进程,并使沥浸污泥的脱水性能提升5~6倍,经过其处理后污泥的沉降率提高3.1倍,毛细吸水时间缩短51%,污泥比阻降至1.0×1012m/kg以下。脱水效果最佳时间是沥浸2 d。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污水总处理规模将达到72×104 m3/d,预计污泥产量为500 t/d(含水率为80%)。为进一步推动污泥的处理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并为稳定化和资源化创造良好的条件,该污水处理厂新建了污泥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沥浸深度脱水工艺,产出泥饼不再黑臭,含水率降至60%以下,体积比浓缩污泥减少90%~95%。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营,在75%的生产负荷下,可稳定产出含水率约60%的泥饼约80 t/d,基本实现设计目标。总结了生物沥浸深度脱水工艺的中试、工程建设以及调试运行的主要内容,列出了较为详尽的试验数据及工艺参数,对其他类似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利用生物沥浸改性后污泥基生物炭去除废水中Pb^2+和Cd^2+的可行性,以生物沥浸改性后污泥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测定了该材料的性能和吸附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值、生物炭投加量对吸附Pb^2+、Cd^2+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来揭示吸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沥浸改性后污泥基生物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吸附Pb^2+和Cd^2+的最佳pH值分别为5、6,最佳生物炭投加量均为2 g/L;其对Pb^2+和Cd^2+的吸附均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在25、35、45℃三种温度下对Pb^2+、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0.68、39.95、43.93 mg/g和19.82、28.58、32.29 mg/g,吸附过程均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为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温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城市污泥作为处理介质、单质硫为能量底物、土著硫杆菌为主要的沥滤微生物,对10~40℃下生物沥滤的酸化效果、沥滤微生物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质硫的投配量为3 g/L、曝气强度为1.0 L/min的条件下,当温度为10~30℃时,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污泥酸化速度和微生物活性.为缩短生物沥滤时间和提高酸化效果,沥滤体系的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温度为28.9℃时沥滤微生物的活性最强,此时硫酸根的产率为461.66 mg/(L·d).从达标处理和低能耗运行的工程角度考虑,生物沥滤温度可控制在20℃.5 d后对Cu、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47.45%、77.07%和80.57%,残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污泥农用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6.
7.
污泥中金属的生物沥滤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后产生大量污泥 ,如何对其加以处理利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众多研究表明 :污泥农用是实现污泥资源化、解决污泥出路的上策 ,但污泥中常含有较多的重金属 ,若在农田加以施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积累 ,使农作物遭受污染 ,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因此污泥在农用前必须去除或降低其重金属含量。 1975年以来 ,国外学者尝试用酸、离子交换、氯化、添加化学试剂等方法均存在成本过高、操作复杂、效果不稳定等系列问题。近年来用生物法沥滤污泥中重金属 ,效果较为明显。1 生物法沥滤重金属的机理及优点活性污泥中存在Thi… 相似文献
8.
9.
生物污泥的电渗透脱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生物污泥电渗透脱水的原理、发展状况以及发达国家较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分析了污泥电渗透脱水中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其解决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废弃物与沥浸污泥的好氧堆肥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沥浸污泥为原料,开展了污泥堆肥配方研究;同时结合某污水厂污泥处理案例,比较分析了不同污泥处理工艺的成本与效益,以探讨沥浸污泥堆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来源广泛、发酵效果较好、适宜本地的原则,沥浸污泥堆肥原料的最佳配方为污泥∶蘑菇渣=4∶1(质量比),其次是污泥∶鸡粪∶草炭=2∶1∶1(质量比);沥浸污泥静态好氧堆肥的产品为有机肥,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采用"生物沥浸干化+条垛静态好氧发酵"工艺处理某污水厂污泥,与现有的"污泥脱水+槽式好氧发酵"工艺相比,可使占地减少一半,并且投资少、处理成本低、产值高、处理过程对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降低城镇生活污泥中重金属含量,采用三槽型电解槽研究了反应时间和NaClO预处理对未脱水污泥中重金属Zn、Cu、Cr和Ni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未脱水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电渗析反应时间为14 h时,污泥中Zn、Cu、Cr和Ni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52. 08%、27. 24%、31. 66%和46. 42%。污泥中重金属的初始非稳定态比例越大,电渗析反应后的去除率越高。NaClO/HNO3组合预处理的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最高,对Zn、Cu、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 32%、35. 39%、36. 80%和56. 78%。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各种实用的污泥管理办法,包括消化和未消化污泥中金属的生物溶解法及传统的污泥管理方法都进行了经济性的评价。生物溶解法亦称细菌沥滤法,包括石灰中和与土地撒布法,用于未消化污泥比用于消化污泥费用更省。这种办法对于规模在38.8万m^3/日的污水厂来说,与未经除污处理的脱水污泥用地撒布法具有同样的竞争力。这两种管理办法大致相同,并且都比所考虑其它方案成本更为低廉。尽管如此,对于一座日处理量为2万m^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在模拟雨水、酸雨淋溶条件下重金属迁移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堆肥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化处理使重金属的不稳定形态含量降低,原污泥在酸雨淋溶下重金属已经迁移到约16厘米深的土柱中,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淋出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仅有少量污泥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向土柱深层迁移。迁移量及深度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原污泥。实验及理论分析均证明了堆肥化处理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使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污泥生物淋滤过程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借助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规律,间接判断污泥重金属生物淋滤的转化机制。试验结果显示,Cu、Ni、Cd的生物淋滤是以直接机制为主的,Zn的生物淋滤过程是以间接机制为主的,Cr、Pb的生物淋滤过程属于混合机制,但其混合机理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