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的作内力图简捷作图法。在计算四种内力时,不需要用截面法或分段列内力方程,直接应用最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可求出各截面的内力。实质是对计算截面直接应用一系列静止力平衡方程求解,而省略了截面法的截开和代替的两个步骤及梁中分段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的作内力图简捷作图法。在计算四种内力时,不需要用截面法或分段列内力方程,直接应用最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可求出各截面的内力。实质是对计算截面直接应用一系列静力平衡方程求解,而省略了截面法的截开和代替的两个步骤及梁中分段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4.
郭翠芳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23(3):56-59
准确、快捷的绘制内力图是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的课程教与学能够顺利进行到底的一个坚实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整套绘制内力图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以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教与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6.
在梁的荷载、剪力图与弯矩图相互间微分关系的基础上 ,推导出相邻 2截面内力的积分关系式 ,避免了直接用截面法求解控制截面内力的麻烦 ,淡化了力学概念 ,使内力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面积问题 ,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7.
绘制内力图的新方法——看力绘图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廉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1999,11(4)
通过对看外力绘制剪力图,看剪图力绘制弯矩图的绘图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例介绍,较全面地介绍了这种绘图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重点分析了由剪力、弯矩与分布外载荷集度的导数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用代数面积求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即所给出的计算公式仅解决了梁上既无集中外载荷也无集中外力偶作用时梁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的计算问题,而这些公式对梁上既有集中外载荷又有集中外力偶作用时梁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的计算问题不适用.经分析研究,对给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材料力学教科书中 ,对轴力图和扭矩图的画法只介绍了截面法 ,本文推广了微分关系画轴力图和扭矩图的方法和步骤 ,为此 ,材料力学中内力图的画法完全都可以用微分关系来完成 .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呆梁内力计算顺序的讨论。明确了先计算控制截面内力,后进行梁端负弯调幅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对框架梁,柱和节点的抗震力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施工阶段内力与变位叠加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把使用阶段的结构作为受力计算对象是目前空间结构设计的常规做法,结果使得结构的最终内力、变位等与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过程无关,这不符合工程实际,而传统的有限元法并没有提供能解决该问题的相应公式,提出的施工阶段内力与变位叠加法,对传统有限元法作了改进,使计算结果符合空问结构施工的实际工况,同时该计算方法还能全过程跟踪分析结构在施工各阶段以及施工完毕时的内力、节点变位和支座反力,以一座采用移动支架法施工的柱面网壳为例,用该方法计算并通过数据比较说明了常规设计方法误差存在的程度和原因,指出了空间结构设计考虑施工方法及其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异号弯矩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内力重分布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量点法的论述 ,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辅助透视作图理论边长半值量点法 ,就其一般情况下的作图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 ,并对特例时的作图参数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筒形件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筒形件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的影响。依据数值模拟设计了某一型号的机油滤清器壳体正反拉深复合成形模具并进行了工艺调试,既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又将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工艺用于了机油滤清器壳体的实际生产,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梁纵截面单位长度法向内力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福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32(4):89-91,95
用纵截面把梁分成两部分,将梁横截面的内力分解到这两部分的横截面上,同时在纵截面上也得到对两部分的作用力,利用两的平衡条件和纵截面上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求解方程,推导出梁纵截面单位长度法向内力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经例题检验,在狭长矩形截面梁受均布力时,能得到纵截面正应力的精确解;在狭长矩形截面梁受正弦波型分布力时,当载荷集度变化不大或梁足够细长,也能得到足够精确的纵截面正应力。并对No.63c工字钢梁受 相似文献
17.
18.
在综合分析了筒形件少废料深拉延工艺基本特征及力学特性基础上,分析了采用方形坯料深拉延筒形地金属流动规律,提出了一种优化扇形压边力系数的方法。优化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为方形坯料深拉延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桥形电路的特点,联系它在后续的各专业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一种探索性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横向上加深他们对各知识点间的理解和联系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种绘制等值线图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各种网格法的缺点入手,依次介绍了从数据网格可视化,等值面图到等值线图的详细过程.这种等值线绘制的方法综合利用了AutoCAD、Photoshop、Fortran等几种工具,通过逆向思维和转换处理,把一个复杂的等值线绘制问题分解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该法对工程实际而言更简单、方便、易掌握,且从实用的意义上来说,是值得推广并继续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