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利用大麻杆开发黏胶纤维的目的出发,探索了用大麻杆浆粕经浸渍、磺化及纺丝工艺制黏胶纤维的方法,对浸渍时间、磺化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摸索. 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大于60min时可以去除大麻杆浆粕中大量的半纤,磺化反应的最佳时间为100min;上述条件下制得的溶解胶可纺性能较好,纺丝过程顺利,纺制出的黏胶短纤维基本力学性能良好,证实了大麻杆浆粕作为黏胶短纤维原料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大麻落麻制备粘胶纤维浆粕的蒸煮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寻求能替代粘胶纤维浆粕的原料,本文对用大麻落麻制备粘胶纤维用浆粕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了蒸煮工艺中总碱量、硫化度以及蒸煮时间与纤维素含量的关系,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蒸煮后的纤维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含量随总碱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的碱会对纤维造成损伤;扫描电镜(SEM)图片表明大麻落麻经蒸煮后脱除了大量的胶质,其纤维素含量基本上能够达到粘胶纤维生产中对浆粕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小麦麸皮低聚糖的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150℃以上不同温度下的麸皮预处理条件和木聚糖酶添加量、酶解p H、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小麦麸皮中木聚糖溶出量的影响,并研究了糖液脱色工艺中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150℃以上酸性条件蒸煮的最佳工艺为:乙酸添加量为麸皮干重的0.15%、蒸煮温度160℃、蒸煮时间20 min,在此蒸煮条件下,可溶性戊聚糖得率最高,达到麸皮干重的15.5%,色泽较浅,有害物质糠醛含量较少。木聚糖酶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木聚糖酶添加量0.20%、酶解p H值5.0、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45℃,在此酶解条件下,可溶性戊聚糖溶出率为27.70 g/L。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参数为:活性炭添加量6%、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50 min,在此脱色条件下,糖液脱色率达到97%,脱色过的糖液颜色澄清。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成本低、效率高,对小麦麸皮低聚糖的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不同的浸出剂浸出锑化铟时铟的浸出率,找出合适的浸出剂,并对锑化铟的浸渍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HNO3浓度、液固比、浸渍时间及浸渍温度4个因素对铟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锑化铟酸浸提取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NO3浓度8mol/L,液固比3.5∶1,浸渍时间20min,浸渍温度25℃。在此工艺条件下,铟的浸出率能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改性原料,乙酸水溶液为溶剂,配制成壳聚糖乙酸溶液,对腈纶织物进行壳聚糖改性,以2.0%(owf)酸性嫩黄2G为染色剂,确定最佳改性工艺为:壳聚糖质量浓度为4.0%,浸渍时间30 min,浸渍温度88℃,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60 s.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改性腈纶,上染率达到了11.3%,K/S值达到了3.97.分别用酸性红B、酸性嫩黄2G、酸性黑ATT和酸性湖蓝A四种染料对改性腈纶进行的上染性对比实验表明:酸性红B上染效果最佳,其上染率为54.3%,K/S值为7.12.  相似文献   

6.
针对压裂施工过程中破胶过早的问题,以过硫酸铵为芯材,选用适宜的聚合物为囊衣材料,采用分散分相法制备胶囊破胶剂.通过比较,确定了聚乙烯醇(PVA)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较好的囊衣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两种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搅拌速率、温度、衣材与囊芯的质量比、衣材溶液和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对胶囊破胶剂性能有较大影响.制备PVA胶囊破胶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 ℃,搅拌速率270 r/min,衣材与囊芯的质量比2∶ 8,分散剂用量为1%;制备EVA胶囊破胶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 ℃,搅拌速率300 r/min,衣材溶液和分散剂的用量为5%和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棉短绒为原料制取食品级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工艺.通过对棉短绒进行预处理除杂,采用过氧化氢强化的氧碱蒸煮脱除棉短绒中少量的脂类物质和棉籽壳引入的木素,然后通过酸水解制备微晶纤维素.结果表明,试验制取的微晶纤维素符合食品级微晶纤维素的标准,液比、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产品得率的影响较大.棉短绒水解制取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比1:7,水解温度60 ℃,水解时间40 min,5 %稀碱处理温度80~90 ℃,碱处理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8.
本文初步探索了玻璃布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水分散法制备工艺,研究了玻璃布的浸渍工艺,并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探索了最佳模压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浸渍液浓度应较高,浸渍时间为40秒左右,浸渍次数为4~5次;复合材料制备较佳的工艺参数为模压压力12MPa、模压时间6min和模压温度190℃。  相似文献   

9.
以中药提取废渣为原材料通过预炭化、混合施加酚醛树脂和真空烧结等工序制备太阳能集热材料,通过SEM分析对比材料制备前后的微观结构,并以正交试验为基础,分析升温速率、预碳化温度、碳化温度、施胶量和保温时间等5个影响因素对材料碳得率及吸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3℃/min、预碳化温度350℃、碳化温度850℃、施胶量50%、保温时间150 min,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集热材料有良好的吸光性能,吸光率可达87.2%,可用作光热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用地沟油制备肥皂或生物柴油需进行脱色预处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地沟油脱色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90℃,双氧水用量0.12 mL/g,双氧水脱色时间30 min,硅藻土用量10%,硅藻土脱色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9.75%.符合制备肥皂或生物柴油原料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