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琳 《中国电力》2000,33(7):42-43,64
从东北、华北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联风效益,论证2电网采用交流联网的可行性,针对联网引起东北电网省间稳定水平下降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利用转动惯量的概念解释联网后稳定水平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东北电力技术》2006,27(11):52-52
2006年11月9日,东北电科院有限公司和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调通部共同完成的东北电网主网稳定水平评价分析通过了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课题组完成了东北电网主网稳定水平评价分析,全面计算和分析了东北电网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问题,对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提出了定量评价,并就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从安全性评价角度对东北电网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东北电网的调度、生产和运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东北电网主网稳定水平评价分析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3.
背靠背直流输电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非同步互联,如不同频率的电网之间或具有相同频率但可借此改善整个系统运行条件的需求。针对东北—华北直流背靠背工程的实施对东北电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了随着背靠背直流潮流的不同对东北主网稳定水平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东北华北联网后东北电网的动态特性恶化,各输电断面稳定极限下降,其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计算模型的有效程度均有赖于实测数据的验证。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有必要在东北电网配量具备实时监测功能的动态监控系统。叙述了分层式电网动态监控系统的构成、各部分装置的功能,并提出了逐步实施该系统的方案,以及实施电网动态监控系统时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北电网在线暂态安全分析──EEAC在东北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东北电网EMS系统中利用EEAC算法实现在线暂态安全分析功能。简述了算法原理、系统环境、软件结构、功能设计和在线运行情况。一年多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EEAC法在线暂态安全分析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操作方便、输出直观等特点,是调度运行人员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东北电网500kV人工三相接地短路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与华北联网后东北电网动态特性明显恶化、稳定水平大幅度下降,不同发电机和负荷模型对稳定计算的结果影响很大。虽然采取了计及励磁系统动态行为的详细发电机 模型的仿真方法、在东北电网重要发电机组上加装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等措施,但PSS参数整定的合理性及整体匹配效果无法得到有效验证,选择电力系统模型尤其是负荷模型还缺乏足够科学依据,对所选模型与电网运行实际的贴近程度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定量甚至定性的分析。为此东北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大区电网联网模式下东北电网稳定水平研究的工作思路,并于2004年3月25日和2005年3月29日在500 kV电压等级运行电网上分别实施了2次人工三相完全金属性接地短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表明根据大扰动试验的实测数据,进行电网负荷模型的校核和修正,建立适用于我国电网的负荷模型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在工程上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东北电网调度自动化EMS支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二期扩散扩建工程采用的支撑系统是由电力部电力科学科研院和东北电业管理局联合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版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面向对象的CC-2000EMS/DMS支撑系统,已于1996年10月10日通过了电力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支撑系统包括四大部分;系统运行管理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和电力系统大对象。开发和运行经验表明该支撑系统功能丰富,性能指标高,运行稳定可靠,具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东北电网多媒体频率监测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过程,简述了该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功能以及数据库部分的开发原理。半年多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是调度运行人员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从东北、华北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联网效益,论证2电网采用交流联网的可行性,针对联网引起东北电网省间稳定水平下降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利用转动惯量的概念解释联网后稳定水平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电网交流互联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高洵  吴涛 《电网技术》2000,24(6):21-26
华北电力设计院和东北电力设计辽帮的《东北、华北电网联网工程系统专题设计》报告中指出,华北、东北电网交流互联后各自电网中一些线路或断面的记稳定极限值下降幅度输送在。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及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工作人员的关注。针对这一现象,从暂态稳定和比对计算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受端系统惯量显增大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指出了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工作中,系统等值和网格化简时对一些小容量机组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面临的智能电网建设,分析其中的自愈性问题。比较网络自愈性同目前稳定控制系统的特点,利用稳定控制系统的运行经验,指出智能电网网络自愈性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面临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网利用系数低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等诸多挑战,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电网的特点、目标和主要组成,引用国外例证,估算了智能电网的投资和效益,指出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应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智能电网发展要求及区域电网规划体系的角度,对现行区域电网规划工作进行分析.把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与电网规划工作相结合,考虑并平衡了电网性能最优、效率最高、社会效益最大和成本最低四大目标因素,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区域电网多适应性规划体系.引入多因素三级生产函数,建立了全系统综合效益指数模型,以指导和评估电网规划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八交八直的受电格局下,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加剧,作为受端电网的广东电网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更加突出,所面临的安全运行局势更加严峻。从交直流联网方式、线路出串、断线和通道电源等四个方面仿真分析网架结构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因素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在电网规划阶段加以考虑,在系统运行阶段合理安排输变电设备和机组的检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张兴  杨莹  赵文广 《电源学报》2017,15(6):10-18
在含有电网电压背景谐波以及电网阻抗变化情况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性能会受到影响。直接电网电压比例前馈因其实现方便且可有效抑制电网背景谐波而获得广泛关注,但其在高电网阻抗的弱电网情况下会降低电流控制的相位裕度,影响并网稳定性。基于加权系数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存在基波增益下降的问题,但是能够大幅提高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首先,对并网逆变器进行数学建模,并结合阻抗稳定性判据全面对比分析了弱电网下基于加权系数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和传统直接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的动、稳态性能,得出了前者在弱电网下具有更好的电网适应性;其次,给出了调整系统闭环增益的方式来提高并网逆变器基波跟踪性能的理论分析;最后,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弱电网下基于加权系数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网脆弱性与均匀性理论,提出了电网全局结构与状态脆弱因子模型,用于衡量不同电网模型的脆弱程度。构建了综合考虑电网全局脆弱性、经济性与电网安全约束集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采用改进混沌交叉变异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规划方案。其中,针对多目标量纲不统一,权重不易定的问题,采用主成分析法对每代种群中个体进行综合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可信。通过对Garver-6节点系统和Garver-18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62,自引:7,他引:55  
电网智能化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电子、IT、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将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首先论证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介绍智能电网的性能要求,包括:自治和自愈能力、防御能力、电网兼容性、高效运营和管理、优质和友好性、电力交易的方便性。指出智能电网的实现需要加强基础技术和功能实现2方面的研发:基础技术主要包括电力设备、量测和通信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决策与控制理论4个方面;功能实现则主要包括智能控制中心、智能变电站、智能线路、智能保护系统、智能需求侧管理5个方面。最后从电网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简要论述智能电网的绩效评价体系。上述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对智能电网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新动向,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为全面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及供电保障能力,实现电网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架构智能电网信息化体系奠定基础。总结了近年来信息化结构发展水平及涉及的相关技术,为研究智能电网信息化结构平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蒙西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内蒙古电力公司规划了涵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检修和设计等各主要专业的一体化电网GIS平台建设方案,实现了基于统一地图信息、统一电网信息、统一服务平台、高精度定位信息、智能化电力专题信息和实时移动巡检信息的系统运营。文章介绍了电网GIS平台的规划依据、思路和建设成果,以期为其他电网公司GIS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网规划的特点出发,综述了电网规划的常规方法、人工智能法和层次分析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层次分析法能解决多准则、多目标问题,在电网规划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