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进口SF_6开关在安装调试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如:日本、瑞士产的开关漏气闭锁远方无显示;跳闸位置监视回路与现有回路不对应,造成跳闸位置继电器合闸后励磁不复归;以及瑞士产开关分闸掣子扭簧设计制造不合理,开关操作合闸打滑等,进行了分析验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改进方案,满足了现场运行需要,提高了该型开关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在电气开关控制回路的设计上,对高电压设备一般采用一种相类似的典型控制回路,这种控制回路在设备出现故障,保护实现跳闸时,接通跳闸回路,而并不实现对合闸回路的闭锁,要求运行人员对跳闸设备的故障原因进行检查消除后方可再次合闸。但是生产实际中的情况往往复杂多...  相似文献   

3.
针对750kV隔离开关操作存在的问题,从干扰电压的产生及隔离开关位置不易观测等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改造结果表明:隔离开关电机二次回路中采用屏蔽电缆,有效地减少了干扰电压,避免了隔离开关分/合闸时因电机电源跳闸引起长时间扯弧而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一起110kV线路无故障跳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故障情况 2009年4月10日.04时22分01秒220kV星云站110kV星博线187开关跳闸。保护装置没有保护动作信号和重合闸信号;操作箱“跳闸位置”信号灯亮;同时监控系统显示:110kV星博线控制回路断线动作、187开关分闸位置动作、线路TYD失压动作。现场检查开关场地187开关在分闸位置,开关外观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起220 kV线路试运行前保护传动,模拟开关偷跳重合闸动作这一功能时发现重合闸不动作的情况,分析开关操作机构和重合闸回路,查找出具体原因并成功制定出改进方案,并在现场运行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6.
一起开关偷跳重合闸不动作的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起220 kV线路试运行前保护传动,模拟开关偷跳重合闸动作这一功能时发现重合闸不动作的情况,分析开关操作机构和重合闸回路,查找出具体原因并成功制定出改进方案,并在现场运行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7.
某220 kV线路发生A相永久性接地故障,C相开关经过了跳闸再到合闸的动作过程.通过现场的模拟试验及对开关"防跳"回路的检查,确定了C相开关发生"跳跃"的原因是由于开关常开辅助触点断开时间与"防跳"继电器动作时间失配引起.针对以上原因,现场采取了缩短重合闸脉冲持续时间及改变防跳继电器有关参数等措施,防止开关发生"跳跃"现象.最后提出应对操作箱.防跳"回路进行重新设计,在"防跳"回路中串接TBJI常闭触点,从而缩短整个"防跳"回路动作时间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220 kV线路发生A相永久性接地故障,C相开关经过了跳闸再到合闸的动作过程。通过现场的模拟试验及对开关“防跳”回路的检查,确定了C相开关发生“跳跃”的原因是由于开关常开辅助触点断开时间与“防跳”继电器动作时间失配引起。针对以上原因,现场采取了缩短重合闸脉冲持续时间及改变防跳继电器有关参数等措施,防止开关发生“跳跃”现象。最后提出应对操作箱“防跳”回路进行重新设计,在“防跳”回路中串接TBJI常闭触点,从而缩短整个“防跳”回路动作时间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对应起动重合闸的动作逻辑对跳闸位置开入依赖性强,部分保护装置只判断跳闸位置,不判断合闸位置.运行经验表明,在控制回路断线情况下,满足不对应起动重合闸的动作判据,缺乏相应的闭锁,将会导致重合闸误动作.从保护逻辑和回路接线两方面对一起重合闸误动作实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入控制回路断线闭锁重合闸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少油高压断路器配用CT_2—XG和CT_6—XI型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其二次控制回路的典型结线如图1所示。正常运行时,开关合闸,弹簧机构储能,合闸回路的DT接点闭合。当系统发生故障,开关跳闸且进行重合闸时,弹簧储能机构释放。弹簧机构从刚开始释放至重新储能结束,约需15—20秒时间,在此期间,DT接点处于断开状态。若系统存在着永久性故障,开关重合不成功而重新跳闸时,合闸回路由于DT接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的保护产品在工程现场经常发生开关机构因某种原因而失灵拒动,造成分合闸回路长期保持而烧毁分合闸线圈的问题,分析了典型操作回路,选择小型大容量电磁中间继电器作为操作执行的重动中间,将微机装置出口接点设置为有限延时,通过切断低功耗的分合闸重动回路间接解除操作回路的保持,有效解决了命令保持与开关机构失灵的矛盾,实践表明改造后的方案既有效保证了正常情况下可靠分合闸,又在异常时保证操作回路设备的完好,并能及时上报开关失灵远方信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姿态传感器的隔离开关“双确认”分合闸位置判别技术可实现高压隔离刀闸分合闸动作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及判断,是“一键顺控”操作的重要技术。从现场实用化和安全角度出发,研究了姿态传感器与不同类型隔离开关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从元器件选型、电气回路设计、电气隔离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强电磁场环境下的姿态传感器电磁防护技术,为基于姿态传感器的隔离开关“双确认”分合闸位置判别的现场实用化和推广应用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3.
发电机出口开关控制回路的一种特殊故障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浮发电厂1号发电机出口开关控制回路出现一种特殊的故障现象,自动准同期合闸有时失败且合闸失败时在某些继电器接点上产生强烈的电弧。为此,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设计原理和逻辑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和电压录波测量,查找出故障原因是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DCS)逻辑设置不合理,造成DCS与传统的电气控制回路不配合。最后提出了整改措施:加装防跳继电器增强断路器的防跳跃功能,在DCS手动跳闸逻辑出口中引入发电机同期开关退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1故障现象在对某220 kV变电站Ⅱ期扩建工程进行验收时,笔者发现该批次母线隔离开关存在合闸运行状态不具备过死点自锁功能的问题。察看该型号隔离开关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调整章节中明确要求合闸状态隔离开关的传动拐臂必须过死点,以实现隔离开关合闸运行状态的过死点自锁功能。经过现场反复调试,隔离开关虽然能够顺利进行分、合闸操作,合闸完毕后隔离开关触头的接触位置也能到位,但是始终不能实现合闸运行状态的过死点自锁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电厂GIS升压站一起500 kV线路开关误动事故的概况.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及深入的技术分析,指出跳闸回路中各个跳闸元件动作时序的配合关系不恰当及跳闸出口继电器动作特性欠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避免相同事故的再次发生.结合此次事故原因对现有跳闸回路的构成及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以期对继电保护的设计及调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电厂GIS升压站一起500 kV线路开关误动事故的概况。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及深入的技术分析,指出跳闸回路中各个跳闸元件动作时序的配合关系不恰当及跳闸出口继电器动作特性欠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避免相同事故的再次发生。结合此次事故原因对现有跳闸回路的构成及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以期对继电保护的设计及调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起220 k V线路A相瞬时性接地故障,通过对操作箱至开关就地控制柜的重合闸回路、重合闸自保持回路、开关本体重合闸回路进行检查,分析了故障后开关重合闸不成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谢楷成  刘建荣 《电工技术》2023,(13):172-174
针对一起某110 kV变电站380 V站用交流电源系统馈线开关多次跳闸故障,通过现场排查及计算分析故障原因,即分列运行的#1、#2交流系统的多个环网馈线开关错误地同时合上,导致交流系统C相三路环网故障,当环网电流达到主馈开关的不平衡电流保护整定值时,主馈开关正确跳闸,切除故障。为此提出了需核查交流系统的所有回路,并对形成的开关投退表、级差配合表逐个核对,对于环网馈线开关,需调整指示灯至负载相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工技术》2022,(18):86-88
首先总结了某换流站内线路开关控制回路中三相不一致回路及防跳回路的特点,并分析出三相不一致回路存在单元件故障造成开关误动作以及防跳回路中防跳继电器常开常闭节点时序配合问题造成合闸回路闭锁的设计缺陷,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开关控制回路改造方案,以此优化开关控制逻辑,从而提升开关的运行可靠性.该改造方案对所有同类型开关控制回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断路器因故障跳闸后,合闸回路的完整性缺少有效的监测手段,这给自动重合闸功能的可靠性带来挑战,使断路器可能因临时性故障跳闸后无法实现重合。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造成开关重合闸失败的原因,设计一种带有合闸闭锁自检功能的指示仪。通过指示面板上的按钮,接通断路器分合闸辅助开关常开触头,进而接通断路器合闸闭锁回路,合闸闭锁电磁铁得电吸合,再通过安装于合闸闭锁电磁铁上的行程触头接通合闸闭锁状态指示灯,从而可在断路器运行的情况下,检测合闸闭锁回路的完好性,为保护装置实现自动重合闸功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