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婷 《建筑与文化》2020,(1):130-131
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文章以耦园东花园中的东西双廊为例,试图探究其作为连接物——又不止为连接物在该园中的尝试与延伸,通过分析廊与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试图说明廊在具体园林环境中的适应性,从而反观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孟丹 《南方建筑》1996,(1):39-42
凡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者,多有言及诗文与园林之相关处,但不如“画与园”那般系统详实。本文试以学习造园史所得,浅析中国诗词艺术与中国造园艺术二者间的发展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园林绿地中园路的规划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杞添 《广东建材》2006,(9):160-162
在园林中常常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园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园路把多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因此说园路是园林的命脉,是划分和组织景区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于佳辰  汪辉  胡运宏 《园林》2020,(8):34-41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的随园继承了隋织造园的前身,于1768年达到其建设活动的巅峰期,如今已无遗址.此前有关随园复原的研究存在着材料和方法上的疏漏,其研究结论在真实性上需要提升.为弥补研究不足,文章通过相关古画的比对和分类分析的复原方法还原随园的各个构成要素,再将各要素叠加成园林总平面图,进而尝试探索出更具参考价值的随园布局...  相似文献   

5.
苏州网师园     
戴松茁  沈益人 《园林》1999,(1):9-10
  相似文献   

6.
郑添允  杨毅 《城市建筑》2021,(8):121-124
霁雪园是云南大理张家花园的园中之园.文章以霁雪园的造园手法为研究对象,从园林背景、造园意境、总体布局、建筑营造、造景方式、空间营建、叠山理水、植被要素与文化韵味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以期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冶园”的构思与布局李菁姜慧敏南京理工大学(210014)【作者简介】李菁工程师1949年生,毕业于云南林学院热带经济林专业。姜慧敏工程师1966年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园艺专业。中图分类号TU986.2一、概况南京理工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8.
岭南园林艺术与粤晖园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规划师》2003,19(4):44-46
介绍岭南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布局手法和艺术特色,并以岭南园林的精品之作—粤晖园为例,从继承和发扬岭南园林艺术的角度,分析其造园的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一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破山寺后禅院在今江苏常熟,属于一般的寺观园林。常建的诗句把这个园林幽深的意境给描画出来了,因而历来广为传诵。欧阳修在《题青州山斋》中说:“吾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他对常建这两句诗的喜爱,是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常建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不同著作加以收录或引录,“竹径”或作“一径”,或作“曲径”。一字之差,却值得作一番美学探索。唐代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总集之一。它首录常建的诗作“竹径”。唐末韦庄的《又玄集》以及后人刻的《常建集》收录此诗,均作“竹径”。据此推测,  相似文献   

10.
谢洋 《山西建筑》2009,35(29):345-346
介绍了宋代司马光独乐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从古籍文献中探寻了独乐园的面貌,分析了其造景手法和艺术特色,望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借鉴,同时积累造园艺术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铎  彭蓉 《华中建筑》2005,23(5):121-123
该文介绍运用接受美学、系统论、控制论美学和信息论、符号学美学理论和方法,规划设计青州偶园。  相似文献   

12.
任磊  陈晓恬 《城市建筑》2008,(11):14-17
本文从历史、政治和商业三个方面分析社会文化对历届奥运场馆总体布局的影响,并以北京奥运场馆总体布局为例作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3.
刘亚松 《城市建筑》2014,(18):331-331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多种地质情况,而且社会经济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给桥梁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架类型。本文主要阐述了桥梁现浇支架施工工艺及桥梁现浇支架铺设。  相似文献   

14.
陈浩  黄宇琼 《山西建筑》2012,38(1):13-15
通过对苏州十中新校址的规划设计,对苏州十中的历史和原校址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将传承文化底蕴融入现代建筑风格,并且如何体现当代师生人性化学习生活,指出苏州十中新校区将"当代书院"的设计目标成功体现出来,并通过理性严谨的设计赋予新校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岭南传统庭园布局与空间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琦 《新建筑》2005,(5):76-79
传统庭园功能是以适应生活起居要求为主,而岭南园林的特色在于以建筑空间为主,通过分析归纳了岭南传统庭园的建筑绕庭、前庭后院、书斋侧庭、前宅后庭等几种主要布局方式,并对庭园的空间艺术处理手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朱辉  朱垚垚  卢臻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362-1366
摘 要:通过全尺寸电缆夹层试验平台,开展了电缆夹层早期(阴燃及初期)火灾探测试验,研究了温度场和CO气体蔓延特性,通过试验及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响应阈值的点型感烟、点型感温、吸气式感烟、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阴燃及初期火灾温度场衰减均呈现指数函数关系;到火源的距离不同,阴燃火灾CO气体传播平均速度基本相同,而初期火灾CO气体传播平均速度随到火源的距离增加而降低;缆式线型探测器报警时间比吸气式探测器提前69%,比点型感烟探测器提前82%;各探测器初期火灾响应时间比阴燃火灾平均提前56%;阴燃火灾条件下点型感温探测器出现漏报现象;高阈值火灾探测器与低阈值探测器相比,响应时间延迟10%~20%。  相似文献   

17.
陈维红  刘剑飞 《山西建筑》2005,31(15):19-20
结合焦作市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从总平面布局、环境景观设计、住宅户型设计、建筑造型等方面.对其规划设计作了介绍,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提升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与形态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关系出发,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基本原则,解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与形态,并对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唐剑 《中国园林》2002,18(4):33-38
结合作者自身的设计项目,对城市滨水景观这一中国现阶段南方城市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做了一番探讨,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景观规划师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和应遵循的7点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田葳 《山西建筑》2004,30(22):14-15
通过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探讨 ,分析了太原市拱极门及城墙修复设计方案中存在着割裂历史信息的一些问题 ,指出对拱极门及城墙保护应以突出历史的真实及延续历史信息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