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深圳市27栋非政府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数据,从建筑样本基本信息、用能系统形式、总能耗及空调分项能耗等方面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了深圳市非政府办公建筑的能耗特性,并对深圳市大型非政府办公建筑的空调能耗特性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非政府办公建筑能耗较高,空调能耗占较大比例,空调冷站是节能潜力的重点,空调冷冻及冷却水泵是深圳市非政府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型公建节能的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总能耗要下降20%,节约1100~1500万吨标准煤。为实现这一节能目标,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能效测评、用能标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节能服务等各项制度,健全节能监管体系。将逐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为高能耗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市六栋大型办公楼能耗运行数据,对大型办公建筑的用能特点、影响因素和节能改造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该类建筑降低能耗的节能对策,为北京市大型办公建筑节能降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重庆市政府办公类建筑用能现状的调研,对重庆市现有279栋政府办公建筑以节能标准执行时间为界进行了划分,并对其能耗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建筑面积、空调形式、管理体系与政府办公类建筑能耗分布的关系,初步探讨了重庆市政府办公类建筑的用能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为高能耗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政府监管——国家强力推行节能减排;监管政府——机关大楼严控建筑能耗。由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发布。《实施意见》提出,国家将逐步建立以用能标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与超定额加价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的监管。这表明中国强制节能减排将首先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7.
韩星  陈秋火  史婷 《暖通空调》2014,(4):89-91,108
对上海市8栋绿色办公建筑和7栋一般办公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绿色办公建筑平均能耗为36.21kg/(m2·a),低于一般办公建筑平均能耗42.20kg/(m2·a)及上海市市级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标42kg/(m2·a),绿色办公建筑的节能率为14.19%,但也有少数绿色办公建筑的能耗较大。通过对比估算两种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得出上海市绿色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平均能耗约为11.64kg/(m2·a),低于一般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能耗12.83kg/(m2·a),节能率为9.31%,低于建筑的整体节能率。  相似文献   

8.
选取厦门市40栋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能源审计,并通过对40栋公共建筑能耗水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讨厦门市政府办公建筑、非政府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商场建筑和其他建筑等各类公共建筑的能耗和水耗规律。  相似文献   

9.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山东29家省直机关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以及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了该类建筑的基本能耗状况和用能特点,并在分析其节能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节能对策,为机关办公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关办公建筑具有用能总量大、增长快、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的特点,制订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定额有利于提高其节能管理水平,同时对其他类型公共建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效应。基于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统计数据、南京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提供的数据与现场调研成果,收集了256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信息,根据建筑特点进行分类,分析能耗影响因素,对“双碳”目标下机关办公建筑的能耗定额展开研究并给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建筑节能意义重大.本文对严寒地区某市13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用水系统以及其他用能设备等进行能源审计,并对系统的能耗进行分析,审计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机关办公建筑采暖系统、室内设备、空调系统及特殊区域(信息中心、厨房、实验室等)等能耗占总能耗比重较大.根据能耗特点,提出了综合运用节约采暖能耗、电耗等节能措施,严寒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为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为高能耗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寒冷地区是我国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分析和研究寒冷地区建筑能耗特点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eQu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寒冷气候下廊道式办公建筑的能耗特点,分析不同节能措施降低能耗的大小,并对节能措施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寒冷地区廊道式办公建筑中的空调是最大的能耗终端。在该建筑采用的若干节能措施中,外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效率最高,说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系统是寒冷地区廊道式办公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建设目标建立全国联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逐步实现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动态能耗监测;为各级政府实现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提供手段,为制定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政策、节能运行管  相似文献   

15.
要获得建筑能耗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能耗模拟软件进行计算,计算复杂;二是通过得到建筑的能耗情况,而且是建筑的实际运行能耗情况,可信性和准确性都比较高。论文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办公建筑的能耗情况以及节能措施情况,针对上海绿色办公建筑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绿色办公建筑和非绿色办公建筑各自的能耗强度,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影响办公建筑能耗的主要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朱青松 《中外建筑》2010,(7):193-195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近30栋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进行调查统计,得到了长沙市目前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现状。同时对各类公共建筑的能耗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提出下阶段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并对主要耗能设备的节能运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长沙市、以及夏热冬冷地区的其他省市的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办公建筑是城市公共建筑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建筑能耗较大,尤其是大型办公建筑能耗更多。本文通过对西安市5栋大型办公建筑的能耗凋查,分析了其用能特征,得出其能耗主要为采暖和空调能耗,其能源类型主要为电能,其能耗为居住建筑用能的3倍还多的结论,总结得出大型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重庆市某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情况、改造前的能耗状况及用能成本、改造模式、激励政策,对能耗监测系统、供配电系统、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办公电器、其他类型设备等方面用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具体改造技术措施。该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实践表明,在保证建筑使用舒适度条件下项目改造后的节能效益显著,改造效果明显,对重庆市持续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重庆某高校办公建筑进行了实测和模拟分析,发现其存在节能潜力.对影响办公建筑能耗的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建筑窗墙比和室内设定温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根据重庆市的办公建筑和气候特征,分别从节能技术和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节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家和地方已出台各类能耗标准和合理用能指南,大部分针对运行阶段的总能耗进行限额,但运行用能限额无法应用到设计阶段。因此,给出设计阶段用能限额指标,是实现用能限额工作从设计到运营闭环的重要内容。公共建筑作为典型的高耗能建筑,具备很高的节能潜力和压力。选取公共建筑中占比最大的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综合技术定额法和统计定额法,以大量的能耗模拟数据作为统计分析样本,划定办公建筑形体设计阶段能耗限额指标。建立了高层和超高层办公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回归方程,可应用于形体设计初期阶段建筑能耗的快速判断。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节能政策及指导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