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仔面料因其特有的织造工艺形成了特殊的面料风格,牛仔面料分为原色产品和水洗产品。同一面料的原色工艺与经水洗工艺处理之后耐用性能会发生变化,本文对经两种工艺处理后的面料进行了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半遮盖结构中并列纬纱相互之间同时存在遮盖和不遮盖两种关系的结构特点,提出数码提花织物设计中半遮盖结构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其并列纱线相互之间不同的遮盖和显色关系,研究纬线组数变化时的提花面料设计织造解决方案、单彩灰度层顺序和纬纱排列次序对面料色彩的影响,以及在半遮盖提花面料变化设计中的织造途径。并通过实例表明:半遮盖结构表面独特的纬纱显色特点可使数码提花织物表面颜色效果更加丰富,其中合适的调整单彩灰度层和纬纱次序设计半遮盖效果提花织物,可在织造技术参数不变的前提下获得格子等创新设计的织物表面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纱线选择和制备、织造、后整理、成衣水洗工艺等方面探讨了羊毛牛仔面料的开发,测试分析了羊毛牛仔面料和纯棉牛仔面料的力学指标以及水洗后的织物风格。结果表明,采用32 tex纯棉单纱和32 tex纯毛单纱的合股纱作为经纱和纬纱,选择3/1右斜纹组织,经特殊后整理工艺生产的新型羊毛牛仔面料,其强力及尺寸稳定性与纯棉牛仔面料持平,且水洗后尺寸稳定,既保留了羊毛面料柔软顺滑的手感,又保持了传统牛仔面料的外观风格,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进一步证明了羊毛牛仔面料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肖元元  叶莹洁  周赳 《丝绸》2020,57(1):116-120
为使提花面料具有仿蕾丝浮凸花纹效果,提取蕾丝的视觉风格特征要素(色彩、图案、肌理)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纱线配置来实现提花面料的创新设计。面料设计流程包括蕾丝图案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蕾丝图案设计采用分层组合的图案设计方法;高花结构设计采用纬二重和双层结构相结合的组织结构。通过设计实践织出的仿蕾丝浮凸花纹效果提花面料的表面花纹不仅具有立体浮凸的效果,同时具有影光过渡的色彩效果。文章提出的仿蕾丝浮凸花纹效果提花面料的设计方法,不仅丰富了提花面料的外观效果,也为提花面料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兼具针织和机织牛仔面料优点的新型牛仔面料,从纱线的选择、织造、后整理等方面探讨了仿针织牛仔面料的开发。对比测试了仿针织牛仔面料、针织牛仔面料、纯棉机织牛仔面料等5 种面料的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色牢度等指标,并利用川端织物风格评价系统对牛仔面料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摩擦5 项指标进 行织物风格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精梳纯棉纱作为经纱,涤纶长丝氨纶包芯纱作为纬纱,选择复合右斜纹组织,经特殊后整理工艺后生产的仿针织牛仔面料经向拉伸断裂强力高达685 N,撕破强力达59 N,粗犷挺括,柔软舒适,弹性和保型性俱佳,克服了针织牛仔面料和机织牛仔面料的风格缺陷。  相似文献   

6.
探讨纬二重仿针织牛仔面料的设计生产要点。对该产品的设计过程和生产实施关键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采用涤棉交织单染上色工艺,经纱为纯涤纱,纬纱为粗特转杯纺棉纱和棉氨弹力包芯纱;优选转杯纱的配棉;浆纱重被覆、求渗透、小伸长;采用分区穿综,按照表里层组织区别设置织造工艺参数,最终使织机效率达到90%以上。认为:通过合理设计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以开发出兼具经典外观和柔软触感的纬二重仿针织牛仔面料。  相似文献   

7.
对牛仔面料的经纱染色、上浆及面料织造与后整理工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牛仔面料的织造疵点与质量检测指标,预测了牛仔面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梅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10):16-17
通过对双面小提花面料的织物组织设计,采用不同粗细的经、纬纱进行织造,并改变纬纱密度和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使织物呈现出立体方格和特殊的双面效应,对浆纱工艺和织造工艺进行优选,经纱采用双织轴喂入,克服了由于复杂的织物设计带来的织造难度,成功开发出了纯棉细特高密色织双面小提花面料。  相似文献   

9.
为使牛仔面料兼具传统牛仔面料的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和针织牛仔面料的弹性,本文从纱线的选择、织造、后整理等方面探讨了仿针织弹力牛仔面料的开发。对纱线和仿针织牛仔面料的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色牢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精梳纯棉纱作为经纱,T/C10SOE+C21S/40D莱卡作为纬纱,经织造和后整理工艺后,生产的仿针织牛仔面料力学性能良好,经向拉伸断裂强力高达835N,纬向高达536N,经向撕破强力达到40N,纬向高于36N。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KSJ3/1型特里科贾卡经编机上,采用真丝原料生产经编真丝提花面料的提花原理及产品设计思路。介绍产品开发的生产工艺,包括设备参数、原料、织造、后整理等。详细分析开发经编真丝提花面料的工艺要点:合理设定织物送经量、巧妙应用花纹效应、注意花边边缘孔洞等。该经编真丝提花面料花纹效应丰富,立体感强,适合制作高档男性及女性服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牛仔原料的创新发展和牛仔用纱的科技进步,并着重介绍了针织风格、花式及复合等新式风格的牛仔面料,以期为牛仔面料从业人员的产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牛仔布与牛仔服饰长盛不衰的原因以及随着人们对穿着服饰观念的变化,开发新型牛仔布及牛仔服饰的必要性。根据人们对穿着牛仔服饰要求时尚化、舒适化及健康卫生的诉求,促进生产企业加快新型牛仔布及牛仔用纱的开发步伐,先后开发出弹力牛仔布、功能性牛仔布、轻薄型牛仔布、针织牛仔布及仿针织牛仔布等新品种,改变了传统牛仔布使用原料单一(棉花)、织物厚重(粗支纱生产)及色泽单调(靛蓝色)的格局。文章还对新型牛仔布与牛仔用纱在开发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相关工艺技术措施作了简要分析,使开发的牛仔布及牛仔用纱符合生产高端牛仔服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冯麟 《印染》2004,30(12):15-16
具体介绍牛仔布成衣染色的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诸如小样染色测试、衣物分类、用水、染缸水位控制等方面的操作步骤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苎麻/棉牛仔布纤维素酶处理工艺.探讨了纤维素酶的浓度、处理温度、pH值、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苎麻/棉牛仔布纤维素酶处理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桂萍  文水平  郭黎霞 《印染》2006,32(2):33-34
介绍了丝光牛仔的面料特点和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整个丝光牛仔布的加工工艺过程,即采用淀粉酶退浆,烧碱浓度240g/L,定形温度100℃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浆染联合机上应用预湿上浆原理进行上浆的试验对比,取得了浆纱质量指标提高和节省浆料、能源等艮好效果,提出并分析了“内湿外干”对经纱上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引入了嵌入式纺纱技术在原料和结构上的创新理念,对嵌入式纺纱在棉纺和牛仔面料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了适合夏季穿着的吸湿快干牛仔面料,面料风格独特,功能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刘柳  甘厚磊  田磊等 《印染》2013,39(19):25-27
采用常见普洗、酵洗、石磨洗等方法对退浆后的牛仔服装进行洗水处理,探讨了洗水前后牛仔面料的面积缩率、厚度、透气率等物理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洗水工艺均使织物的透气率下降,其中酵素洗对织物的透气率影响最大,石磨方法次之。  相似文献   

19.
牛仔服装的洗水是牛仔服新风格形成的关键工序,水洗方法的选择和水洗工艺的制定决定了牛仔服装的风格和产品档次。详细地介绍了牛仔成衣后整理洗水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喷砂、猫须、退浆、酵洗、酵石磨、漂洗及解漂、双氧水煮漂、高锰酸钾漂等,并具体分析了各工艺流程、工艺处方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余刚  甘厚磊  田磊等 《印染》2013,39(1):27-29
采用双氧水水洗(氧漂)、次氯酸钠水洗(氯漂)、高锰酸钾水洗(锰漂)及纤维素酶水洗(酵素漂)四种方法对涂料色织牛仔布进行水洗处理。探讨不同水洗方法对涂料色织牛仔布的K/S值、透气性能、断裂强力、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锰漂外,其它三种水洗方法对涂料色织牛仔布水洗褪色效果不明显,水洗后牛仔布的透气率下降,氧漂、氯漂、锰漂的下降幅度为25%左右,而酵素漂的下降幅度为8%;四种水洗方法处理后,涂料色织牛仔布的断裂伸长率变化不大,锰漂的则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