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铁东单站暗挖大跨段过既有线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地铁5^#线东单站过长安街暗挖大跨段上穿地铁1^#线既有线区间隧道,两结构问土层厚度仅为0.6m左右,现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平顶直墙暗挖下穿地铁车站施工技术,本文以武汉地铁7号线新河街站—螃蟹岬站区间下穿运营2号线螃蟹岬站工程为背景,论述了2号线螃蟹岬站的设计方案比选,详细讲述了平顶直墙密贴下穿地铁车站工程存在的风险、设计方案、处理措施以及平顶直墙暗挖设计中的控制要点,并将工程成功实施的案例结果进行分享,为该类似地铁换乘车站近距离下穿既有线车站工程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磊  万文 《采矿技术》2014,(2):55-56,62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隧道施工下穿既有线路结构的现象越来越多。由于地铁隧道的开挖,会引起附近结构或周边建筑发生变形,对这类工程风险和沉降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武汉地铁6号线下穿2号线常青花园站预埋段工程是在既有地铁车站下方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通过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变形数据和地表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沉降曲线参数的取值,并分别考虑结构刚度、隧道埋深等对既有车站结构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地铁7、10号线福民站换乘通道暗挖段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换乘通道暗挖段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并分析其规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暗挖通道的施工对既有盾构隧道管片的受力影响较小,既有管片的受力不会因为暗挖通道的施工出现较大变化;上覆换乘通道的开挖造成的卸载效应会导致既有盾构隧道出现轻微的隆起变形,其最大变形值为1.66mm,出现在通道开挖完成而底板尚未施作的阶段;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地铁换乘通道暗挖段的施工,不会对既有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及运营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新建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车站及隧道的影响,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穿越既有轨道交通1号线燕庄站及燕庄站~民航路站区间控制保护区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及邻近既有地铁车站进行分析,总结了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车站及隧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的变化特征,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和相关规范,提出工程的施工控制指标,通过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收集的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受新建隧道施工的影响主要为下方土体开挖引起的竖向沉降,施工完成后,既有车站最大沉降量为1.83 mm,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最大沉降量为4.26 mm;既有车站最大水平位移为0.65 mm,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最大水平位移为1.61 mm。本文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京地铁某暗挖车站工程实例,对地铁车站暗挖段过既有车站现场监测及有限元分析,同时阐述监测数据产生异常的原因,对工程建设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或者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工况越来越普遍,如何将新建隧道对既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其结构安全、正常运营,已成为地铁修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以郑州市某新建隧道明挖段和暗挖段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规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明挖段基坑开挖完成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最大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别为0.57、1.21 mm; 2)暗挖段施工完成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最大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别为0.27、0.39 mm; 3)实际监测数据略小于数值计算结果。本文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中,超浅埋段软土地层隧道结构和地表沉降较大,通过对武汉地铁某标段超浅埋段软土地层第三方监测数据分析,得出超浅埋段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隧道结构和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并反馈施工及时调整各项支护参数,有效的控制了地表过度沉降,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任伟明 《工程建设》2022,(12):48-55
近年来,由于地铁车站的施工,出现了大量地铁车站或区间下穿城市立交桥的案例。其中,暗挖法施工导致了大量的桥梁出现纵向不均匀沉降、桥梁梁底出现裂缝等问题,因此研究地铁车站暗挖工法、优化施工工序以减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以地铁车站常用的暗挖施工工法“洞桩法”为基础,利用有限差分计算在摩尔库伦模型基础上引入卸荷模型,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洞桩法施工的最优工序组合,并分析不同加固措施的沉降控制效果。本文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下工程施工对地铁既有线变形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新建地铁工程穿越地铁既有线施工对地铁既有线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布点原则,通过实测监测数据成果分析了地铁隧道结构、轨道结构及隧道结构变形缝开合度随施工进度状况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今后穿越地铁既有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铁建设的加快,地铁既有车站和区间隧道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受到周边施工的影响,对地铁运营安全造成威胁。为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就要在地铁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地铁运营监测。地铁的运营监测对时效性和监测频率要求都比较高,传统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地铁运营实时监测需求。据此,文章采用测量机器人和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两种不同方法对既有换乘车站进行监测,并将两者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手段能够对既有地铁结构变形实施实时有效监控,相关单位也能够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及措施,保证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王剑  张峰  刘奇  张玉伟 《陕西煤炭》2023,(2):129-133
针对经九路下穿陇海铁路立交工程中复杂既有线架空施工问题,设计了既有线整体架空加固的结构体系。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架空结构体系及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系统介绍了顶进架空的施工工艺流程,对于容易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了阐述。从整体施工流程来看,对既有铁路线的架空加固是顶进架空施工中的重难点,也是顶进架空施工的关键工艺之一。该研究中复杂工况条件下既有线路加固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建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存在着施工安全风险的问题,而自动化监测技术具有能够全天候、实时监测既有线路的优势,可以及时为施工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既有隧道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郑州市在建地铁3号线盾构区间上跨2号线既有线路的施工中,对既有地铁线路进行自动化监测,实时反馈数据,及时调整和优化盾构掘进参数,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暗挖工程施工风险大,既有车站沉降控制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对车站之间密贴下穿工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变形控制措施。本文以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实际工程为例,分析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工程风险;提出在PBA工法施工基础上采取控制措施减小既有车站沉降,达到工程沉降控制要求。控制措施包括:1)PBA工法导洞开挖前分区域深孔注浆加固导洞周围地层;2)既有车站监测数据中部分监测点的沉降累计数值接近预警值时采用注浆抬升工艺控制既有车站沉降;3)下穿段中,与既有车站重复区域采用丝杠支顶工艺。最终通过监控数据进行验证,得出PBA工法结合以上沉降控制措施进行密贴下穿工程施工能够起到良好的沉降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铁地下车站一般采用暗挖法施工。暗挖施工的关键环节是如何保证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初期支护的科学、合理非常关键;本文从车站暗挖初期支护施工组织、导洞及初支扣拱、围护体系、梁柱体系和特殊部位施工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暗挖施工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铁暗挖施工,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影响开挖支护,而且困扰二衬施工。由于地质差别,地下水赋存形式又千变万化。北京地铁16号线某标段,紧邻钓鱼台国宾馆,地理位置特殊,且结构处于富水砂卵石地层。基于该暗挖地铁施工实践,介绍了暗挖竖井、横通道、洞桩法主体结构导洞和区间隧道等不同部位的开挖及二衬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治理关键方法和技术。在富水砂卵石地层,受地下水的影响会给暗挖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诸多困难,造成风险隐患,不仅开挖支护难以正常开展,而且衬砌施工也举步维艰,但利用好现有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再加以优化、调整和创新,就可适应复杂特殊的施工环境,保证施工质量安全。通过本工程掌握了关键技术和积累了经验,可供类似条件下的暗挖地铁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7.
饱和粉砂地层中地铁车站交叉穿越冻结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要介绍了上海地铁明珠线上体场车站穿越原地铁一号线上体馆站段(简称穿越段)冻结施工情况。在穿越段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了水平冻结孔施工技术和地层冻胀融沉控制技术,并采取了在冻结壁易散热界面上现场喷涂聚胺脂泡沫层和敷设冷冻排管等保温与加强冻结措施来保证冻结壁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安全顺利施工,同时确保了穿越段上方地铁一号线车站结构稳定及地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苏州星港街隧道上跨地铁1号线明挖基坑工程实践,分析上跨基坑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保护的重难点,采取了非原位试验、基坑分块开挖优化、隧道内自动化监测等施工关键技术。通过对施工中变形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对此类上跨项目采取门式加固、抗拔控沉桩、地基加固、监控量测、分块开挖、限时回筑等措施,可满足施工中对运营隧道的保护要求,为今后类似上跨基坑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进 《采矿技术》2010,(Z1):188-193
广州地铁三号线天河客运站折返线隧道采用冻结帷幕矿山法暗挖施工,工程特有的浅埋、大断面、长距离、动荷载等技术指标和施工难度均为国内外之最。在施工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冻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工程结构模拟计算研究,并通过试验、研究结果及相似工程类比对原设计方案技术参数进行了部分调整,确保了工程暗挖段地面设施和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进行冻结扩挖施工的可行性,本文以郑州地铁3号线二七广场站暗挖段的盾构隧道扩挖工程为背景进行研究.该段工程埋深浅、断面大、地下水位极低,且位于富水粉细砂层,施工风险和难度极高.本文考虑冻结与不冻结降水等4种工况,采用PLAXIS软件建立车站盾构隧道扩挖模型,对盾构隧道扩挖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