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针对幕墙玻璃突发性自爆或松动脱落并导致城市灾难事故等问题,将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检测方法应用于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的损伤与老化程度识别中。通过试验,研究了结构胶的界面脱胶和老化对幕墙玻璃板模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胶脱胶位置处的玻璃模态位移振型比未损伤时振幅明显增大,频率随脱胶长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结构胶的老化时间的增长,结构胶对玻璃的粘结作用力不断下降,玻璃的固有频率变化率也不断增大,因而可通过频率变化率来识别结构胶的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鉴于应用曲率模态的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识别研究较少,提出以隐框玻璃幕墙面板单块试件为研究对象,针对四边不同脱胶损伤进行模态试验并获取模态参数,通过模态分析获取模态振型,采用中心差分法获得曲率模态差,并利用Matlab进行绘图,针对不同工况损伤进行了一阶曲率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胶脱胶损伤处的玻璃面板模态振型相比未损失时振幅发生起伏,但很难直接用于判断损伤位置,但损伤处曲率模态差值变化显著,采用曲率模态差法可以对损伤位置进行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3.
蔡饶  高崇亮  程超  曹亚军 《建筑施工》2022,(11):2723-2726
在隐框玻璃幕墙结构中,加载于幕墙面板的各种载荷均由结构胶承担。因此,对结构胶的黏结状态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脱胶以及评估脱胶程度对玻璃幕墙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相控阵技术的结构胶脱胶检测方法,可以识别得到精确的脱胶尺寸。进一步结合相关规范,提出了一种用于脱胶板块风险评判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板块标识系统和结构胶分析计算软件平台,可以实现现场测量的实时分析。  相似文献   

4.
鉴于频率变化平方比仅是与损伤位置有关的量,利用基于频率变化平方比损伤识别方法不能识别网架结构的损伤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网架结构损伤识别模糊推理方法.该方法以网架结构的前6阶频率变化率作为输入变量,以杆件的损伤程度作为输出变量,通过合理的模糊推理规则使频率变化率与损伤程度建立唯一的联系.经过网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该...  相似文献   

5.
孟玉洁  邸小坛  曾兵 《工程质量》2012,30(11):13-1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以下简称结构胶)能将装饰玻璃板受到的荷载、变形等传递到建筑结构上.老化后的结构胶强度及变形性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对8种结构胶试样进行实验室热空气老化和紫外荧光老化试验,考察不同老化方式下结构胶粘结强度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构胶粘结强度的老化速率,并建立相应的老化模型.最后提出具体的应用建议,为判断既有幕墙结构胶老化程度和估算结构胶剩余使用年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支柱类复合电气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损伤对其自振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的影响,并通过预设损伤,运用基于动力特性的识别方法进行损伤识别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子节点发生损伤会导致结构自振频率降低,且节点损伤程度越大,结构自振频率下降幅度也增大。通过损伤前后结构自振频率变化的平方比可快速准确定位绝缘子节点损伤位置,而采用基于振型曲率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不仅可以识别出支柱绝缘子发生损伤的位置,还可以判断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多重分步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多重分步识别方法,建立了用于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高效神经网络。根据构件损伤的多重分步识别思路,把构件损伤识别过程分为:利用神经网络建立损伤异常过滤器对构件损伤进行预警;以频率构造的组合指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对构件损伤进行初步定位;以频率和模态振型构造的组合指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对构件损伤进行具体定位;以频率平方变化率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对构件损伤程度进行识别。最后针对三跨四层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多重分步识别方法简化了网络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对框架结构损伤进行预警、定位和定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ANSYS进行高精度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连接处损伤检测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对损伤进行定位并评估损伤的程度。在识别参数中将动力响应参数传递系数变化率与前三阶振动频率变化率作为输入参数,将损伤率作为输出参数,通过ANSYS的高精度数值模拟,获得大量的训练数据来训练BP神经网络。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单点损伤,损伤定位的准确率达到了96.67%,损伤程度的识别率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准确率;对于两点损伤,也能有较好的损伤定位效果。这些都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幕墙需求量急剧增加,但各种高空坠落事故频发,因此应通过振动检测,及时查找损伤的幕墙玻璃并更换,从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故以5种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态分析,以低阶频率变化率为损伤指标,分析研究其敏感程度;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指标的敏感程度,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仅利用建筑结构少数测点的响应数据就达到对建筑结构是否发生损伤进行初步判断,无疑对实现结构的实时、在线健康监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在将模态频率识别方法和小波包能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小波包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将其应用到一座三层一跨的钢框架结构模型的损伤识别上,进行理论方法有效性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其固有频率变化率指标无法有效识别损伤的情况下,损伤识别指标明显识别出结构发生了损伤,并且还识别出结构损伤的相对程度,具有应用到实际工程结构中进行初步判断结构是否发生损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相容性和粘结性对玻璃幕墙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阐述了各种老化处理对硅酮结构密封胶失效的影响。通过有机硅聚合物总量(硅胶+硅油)来初步分析了热老化-热失重的原因,并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模拟实际高温对硅酮结构胶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老化-热失重对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伸强度和粘结破坏面积影响显著。有机硅聚合物总量(硅胶+硅油)决定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盐雾和建筑物清洁剂对高模量胶影响很大,但基本不影响低模量胶的形变能力。通过构建硅酮结构密封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试验模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衰减率随温度升高和高温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和机械应力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对比了不同厂家的硅酮结构胶老化过程中粘结强度的衰减速率,指出不同种类的硅酮结构胶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衰减速率存在差异,通过考察硅酮结构密封胶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的衰减速率评价其使用寿命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了8种硅酮结构密封胶,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初步提出了结构胶相对粘结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中隐框玻璃幕墙硅酮结构胶厚度计算公式中的不合理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和理论推导,揭示了隐框玻璃幕墙硅酮结构胶在主体结构侧移下的变形机理,将隐框玻璃幕墙硅酮结构胶厚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主体结构发生层间侧移时,玻璃面板在硅酮结构胶的带动作用下会发生转动,硅酮结构胶只承担主体结构层间侧移的一小部分;硅酮结构胶剪切位移折减系数取值应在0.45~0.50之间;所得结论可为中国隐框玻璃幕墙硅酮结构胶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5.
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热老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了4个硅酮结构密封胶企业的单、双组份共8个样品,模拟自然老化,考察了在热处理加速老化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结论,以期为建筑幕墙的耐久性、安全性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与MF881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相配套的MF899单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和MF889单组分硅酮耐候密封胶系列产品的配方研究、基本性能、工艺性能及使用要求等。  相似文献   

17.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性能和质量对于中空玻璃及其工程的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因此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有别于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本文对最新制定的该产品标准进行了介绍,包括制定原则、主要控制指标等等.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热机械分析法(DM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法(DSC)两种热分析方法用于硅酮结构密封胶耐久性研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的综合运用能有效地表征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耐久性,为建立合理的评估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耐久性的测试方法和检测体系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