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建筑学界长期以来对于布扎的误判与偏见限制了对布扎现代性的讨论。为寻找布扎与现代建筑认知长期分离的原因,文章首先通过观察中西语境转译过程中布扎内涵损失的现象,批判地分析中国建筑学界将布扎定义为纯粹美术教育的思想根源,继而立足效率与实用,还原布扎体系的原意,在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理性思想基础上,揭示布扎体系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性,从而提供一个探讨布扎现代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2.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大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的举办,已引起建筑学界学者对于布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历史价值的再度研究,进而也引发我们希望对西方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之关联性的重新认识。文章基于我们是否仍然应该在"规则"与"自由"间的矛盾中定义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不可调和性这一追问,通过对法国布扎教育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回溯,聚焦其代表人物的建筑观念和设计理论的源流关系及其学术争议.展开关于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之复杂关系的重新认识,为重构中国自身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进程的历史叙述,贡献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布扎与现代建筑长期以来都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是人们从事专业讨论的基础。尽管布扎与现代建筑在中国的移植与传播有待更多的深入研究,但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关于布扎更为普遍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与随后崛起的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在上海的建筑实践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布扎对于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并据此反思现代建筑的基本含义,进一步梳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整体发展线索.以期对于如何融入更为广泛的当代建筑实践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2017,(1)
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热潮进入冷却期,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为契机,美国建筑界开始了一场布扎研究的复兴。本文以美国早期建筑教育为切入点,回顾了布扎与现代主义思想交替发展的历程,并以展览为节点分析复兴前后建筑思潮的变革,最后对其历史影响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一战后"现代主义"一词在建筑学中的使用,试图阐明该词的起源并强调"现代"建筑早期观点的地域特性和多元性。文章指出,现代建筑的词汇在使用上的转变,从"新建筑"和"现代运动"等措辞到单一术语"现代主义",反映出现代建筑从一场致力于特定的价值观与愿望的活生生的运动到一种既定的风格和一个过去了的文化时期的演变。文章还指出,"现代主义"一词日益频繁的使用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艺术评论和文化理论对建筑学写作日益增加的影响有关。文章在结论部分反思了近期(学界里)挑战"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内含的普遍主义的诸种尝试,包括建筑史学家和评论家使用"现代性"一词代替"现代主义"。对"现代性"一词不断增长的偏好,可在一定程度上视作拓展现代建筑地理边界及探索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同济大学文远楼是公认的建国初期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文章对其设计者黄毓麟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现代建筑杰作——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二层琴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历史研究。相对于文远楼以功能原则和抽象体块为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文章分析了黄毓麟在琴房设计里探索现代建筑的另一条路径:以场地关系为导向的形体、功能思考.以材料为起点的结构体系、结构逻辑、构造形式与建造性的表达:以及空间原型和形式对传统民居的借鉴和转译。文童总结了黄毓麟"建筑整体完美性"的设计原则对布扎知识体系和现代建筑观念的融合,指出不能以技术进步和西方现代主义为唯一参照来构筑中国现代建筑历史。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术学校及其建筑教育的探讨,首先需要厘清两者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了解布扎的教学体系及其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布扎对建筑教育的贡献和不足之处。作为一座有将近300年历史的艺术机构,美术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分离,也就是学院派教育体系取代了学徒制教育体系,之后其经历了从、皇家建筑学院,法兰西学院到美术学校的转变。虽然曾受制于宫廷和国会,但美术学校在其发展中保留着自由主义传统,其教学既有创新,亦有守旧。文章详细论述了美术学校的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了布扎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并侧重其不足之处来评述布扎建筑教育,旨在为与作者同时代的美国建筑教育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描述建筑构成在设计项目中是如何操作的,从理论层面梳理了布扎建筑构成的具体含义;进而介绍布扎在美国建筑教育与建筑行业中的地位变迁,并与布扎在法国建筑界的地位相比较,指出构成方法与机构体系及行业焦点之间的关联性,由此辨析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力图从更深层面阐释议题;文章最终以堪培拉规划作为案例,考察布扎构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变迁过程,以引发对其在中国实践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温热现代主义是对二战后20 世纪40 年代至70 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建筑实践特征的概括。其以亚热 带气候和文化特征为基础,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地域化改良,发展出具有昆士兰特征的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温热现代主义的特征与建筑实践,并进一步从昆士兰现代建筑教育、昆士兰建筑的亚 热带反思等方面来追溯温热现代主义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温热现代主义置入国际现代主义地域性反思 的语境中,指出其地域化现代建筑的生成路径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并讨论其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布扎传统看中国当前的建筑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筑教育自创办之初就与“布扎”建筑教育体系密不可分,这种联系一直成为影响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长期的传承与改革的过程中,对“布扎”传统的认识越来越模糊,但其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本文从分析布扎传统对我国建筑教育影响的角度,探讨中国建筑审美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浅谈在全球现代主义教育盛行的今天,对传统进行扬弃与发展,去芜存菁,探究我国建筑审美教育的优势与不足,找到一条适合当前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出发,对“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中展出的22件建筑作品展开阅读。基于形式语言、技术表达、功能组织和城市回应这四组主题,文章阐释了这批建筑师是如何通过专业训练、实践经验与国际交流来不断发展每一个作为独特设计问题的建筑项目的。文章认为尽管这批建筑师在宾大接受了美式布扎教育,布扎体系与现代主义建筑知识的构筑均在“成为现代”的过程中不断适配、调节与整合,从而得以回应具体语境中的设计议题。  相似文献   

12.
安藤忠雄在现代建筑中引入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及传统美学,在异常现代感中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文章论述了安藤将地域主义融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并提出了中国建筑师在面对地域主义和现代主义时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中国正规的大学建筑教育始于1920年代,在这之后,一批留美归国的学生把美国当时盛行的布扎(Beaux-Arts)体系带回中国,并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模式。1930年代,中国也开始受到欧美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但19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后,全国教学再次导向苏联的布扎模式。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影响总体上受到很大抑制。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建筑教育的变革才再次重启。文革封闭环境所形成的人才和资源的断层,导致改革初期中国建筑院校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交流。"构成"教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绘画之间一直以来就存在着联系性,文章以近百年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为线索,分析立体主义对现代主义建筑影响的演变过程,并将其分为理论形成时期、理论实践时期、理论系统化时期以及"透明性"时期。在研究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引述其相应时期中有关的重要理论与文献内容,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从乌托邦回归:现代运动的挑战》一书的结语,指出该书的各位作者如何将建筑中的现代主义运动概念化,以及他们如何评析这场运动对当下的价值。此外,文章讨论了作为分析现代主义建筑运动重要视角的地域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阐释了历史和保护的悖论如何在现代主义建筑的遗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给了我三个题目: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建筑、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和作为文化研究的建筑教育,后两个题目我都曾经讲过:"公共空间"我讲的是"公"与"私"的空间,不完全是"公"和"其"的,"公"和"共"可以是另一个主题,现在比较紧迫的问题是"公私关系";"中国建筑教育"我讲的是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除了中国盛行的布扎-包豪斯体系之外,还有一些潜线索,包括瑞士、奥地利的工艺现代主义和中国园林。我今天讲的是没讲过的题目: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7.
“构图”作为布扎建筑设计的核心,被认为与美院经验主义教育密切相关。随着布扎教育的没落,“构图” 也逐渐让位于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但作为设计方法学的一部分,它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在“布扎”向现代建筑转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构图”的适应性要点,回溯它积极回应中国建筑教育的“适应性”案例, 意图说明重新审视这一设计方法以及布扎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00 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一方面,是由巴黎美术学院毕业的法国青年建筑师路易·马松-德图尔贝将参考图像及其受到的传统布扎体系教育相结合所完成的;另一方面,其参考图大多为近代中国北方传统官式建筑的摄影作品。而这次布扎体系与中国建筑的碰撞出现在布扎建筑师保罗·克瑞与梁思成等中国建筑先驱在美国相遇之前,与其说它是关于中国建筑设计的现代化,不如说它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被观看、研究和再现的全球化与现代化。本文试图就马松-德图尔贝的中国馆设计图进行分析,结合 1900 年巴黎世博会的历史政治背景、19 世纪末巴黎美术学院的折衷主义风潮以及近代西方在中国的摄影史, 还原中国馆设计的方法、折衷主义的参考语料库与构成原则,并寻找此中国馆建筑设计在近代西方对中国建筑景观重塑过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耿涛 《建筑师》2011,(1):45-49
本文从"影像"与"建筑"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试图针对朱利斯·舒尔曼和查尔斯·伊姆斯等人的建筑影像控制"展开分析,并由此扩展为对战后美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与其自身的"影像"之关系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在媒介泛滥的今天重新审视那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帮助人们更加立体地看待美国现代主义成形的历程,从而明晰"影像控制"制造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20世纪建筑学的现代性问题分解为一组组成对的命题。文章第一部分建立了建筑形态化过程中"再现"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讨论了两种再现的模式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其一是抽离式再现,它将导致文化被狭隘化为"技术化";其二是参与式再现,其不可避免的内向性可能导致主观的随意性。这两点都在密斯·凡·德·罗和汉斯·夏隆的思想和作品中有所体现。作者将两位建筑师置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并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裂隙,回应了现代文化的断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